潘 智,杨枝煌
(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北京 100010)
甜菜是世界第二大制糖原料。世界食糖中,甜菜糖约占总糖量的20%。我国于1906年开始在东北试种甜菜,1908年建立第一座机制甜菜糖厂后渐向其他地区推广。100多年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甜菜产业经历了风雨并取得了一定发展。甜菜糖占国内糖总产量的10%~20%,最好时期曾占到30%。入世以来更是在国际市场冲击中蹒跚前行,全球排名稳定在前10名,大约在全球第7名左右上下浮动。2012/2013榨季全国甜菜糖为108.5万t,约占世界3%。
我国甜菜现主要分布于北纬40°以北,包括东北、华北、西北三个产区,新疆、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甘肃、宁夏为主要产地。西南部地区,如贵州省的毕节、威宁,四川省的阿坝高原,湖北省的恩施和云南省的曲靖等地,虽纬度较低,但由于海拔高、气候垂直变化大,也均属春播甜菜区。近年来黄淮流域开发种植了夏播甜菜,但面积仍然偏小,仅占全国甜菜总面积的5.5%。新疆、黑龙江、内蒙古是全国前三大甜菜产区,甜菜种植面积占全国甜菜面积的90%以上,甜菜总产量占全国甜菜的近90%。新疆甜菜种植面积仅占全国25%,但甜菜糖产量则超过全国50%。我国甜菜颇像翻滚过山车,1949—1998年甜菜种植面积呈增长趋势,1998年创历史记录达到78.35万hm2,然后逐年下降或有所起伏,2012年降至约15万hm2。因此,全国甜菜糖产量也出现 1951—1957年、1958—1977年、1978—1990年、1991—2001年、2002—2012年(见表 1)5个周期,2013年将可能是一个拐点。全国甜菜产区现有甜菜糖厂47家,分别归属洋浦南华(8家)、英糖博天(11家)、中粮集团(9家)、新疆兵团(4家),包头华资(1家)和地方自主经营企业(14家);全国甜菜日加工能力达到11.61万t,其中以西部甜菜产区加工能力最大为5.01万t,东北甜菜产区为3.45万t,华北产区为2.70万t。种植甜菜不仅关系到我国食糖供给问题,更关系到三北地区的2000多万农民的经济利益以及该地区甜菜加工企业50多万人的就业,影响甜菜种植区的财政收支平衡[1]。
表1 入世以来新疆、黑龙江、内蒙古各榨季甜菜糖产量 万t
总体来说,我国农业发展有一个通病,就是时好时坏,发展道路曲折。因为农业往往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而国家又缺乏应对这两种风险的有力措施或者相关机制不够健全。具体而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1 区域内经济作物之间的竞争 要不要种植甜菜成为农民每年纠结的问题。由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此农民种植什么有自己的自由。农户往往根据经济作物的性价比来选择,例如新疆伊犁地区,2012年玉米价格上升,本来种植甜菜的农户便想着种植玉米,这样中粮屯河糖厂就得挨家挨户讲故事做工作签订单,工作效率低下成本又非常高。但是如果不保持一定的收购量,糖厂损失可能更大,因为糖厂没有开工或者开工不足,将导致规模经济受到影响,亏损更加严重。可以说在新疆,经常存在棉花、番茄、玉米、甜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竞争。其他甜菜产区肯定也存在种植替代,例如2008年甜菜价格是300元/t,而黄豆价格由2007年的2400元/t涨到5500元/t,大豆、油料、玉米等农作物相比收益也明显比甜菜高。
2.1.2 工农业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严格划分工业和农业,利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长期实行军事、重化工业赶超战略,忽视了农业技术的提升,时至今天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农业仍然受到农药、化肥、工业品价格飙升的冲击。就甜菜产业来说,由于没有稳定策略和行之有效的经济措施,甜菜农也不愿意种出优质原料,甚至把低糖的饲料甜菜当成制糖甜菜卖给糖厂,致使工业与农业之间形成恶性循环。例如,新疆甜菜含糖率曾高达17.88%,是全国的甜菜高糖区,但近些年甜菜含糖率却一路滑坡,下降至14.56%左右。含糖率为14.56%的甜菜,生产1t白砂糖平均要用8.13t,而新榨季含糖率创历史新低降至13.65%,这就意味着生产1t砂糖平均要用9.12t甜菜才行,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
2.1.3 全国范围内四大糖类存在竞争 北糖主要以甜菜为原料,南糖主要以甘蔗为原料,近几年由于甜菜糖成本高于甘蔗糖,导致甜菜种植生产规模下降。但是甜菜糖采用双碳法工艺,农残少纯度高,而蔗糖虽然也有碳酸法、膜过滤和离子交换技术等无硫生产工艺,却大部分仍采取亚硫酸法制取,生产出来的白砂糖含少量硫,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但因为蔗糖成本较低,导致竞争力较强,从而挤占了甜菜糖市场份额。另外,近年来甜叶菊糖、淀粉糖以及阿斯巴甜、糖精等化工代糖产品纷纷兴起,甜菜糖的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2.1.4 计划糖和市场糖的竞争 新疆是我国甜菜糖主产区,幅员辽阔,形成兵团和地方两套机构。兵团仍然实行计划经济的统购统销,而地方则实行市场经济。兵团范围内,农户必须按照每年的计划来保证种植数量,而地方则无法规定农户种植什么和种植多少。因而地方糖厂有时候“吃不饱”就得千方百计请兵团支援,这就存在一些歪风邪气。全国各地方制糖企业与甜菜种植者之间只是通过合同订单约定双方的买卖关系,难以机械化耕种和收获,而且造成的塑料污染无法统一处理。
2.1.5 国内外糖业的竞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提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甜菜种子培育、甜菜种植采收、甜菜糖生产等方面都坚持自我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市场经济理解不深了解不透,导致放开了很多应该牢牢把握的环节。特别是在种子产业和销售渠道方面严重吃亏。1959年我国育成第一个甜菜品种双丰一号,结束了我国甜菜品种依靠进口的历史。此后每隔几年都能有所突破,例如1969年育成第一个多倍体品种双丰303号,1975年育成第一对雄性不育品种工农19A,1987年育成第一个多粒二倍体雄性不育杂交种甜研201,1989年育成第一个甜菜单粒型品种双丰单粒一号,1994年育成第一个单粒雄性不育杂交种双吉单粒一号。到2010年,我国已培育出多种类型、适应不同区域的甜菜品种200多个。其中,有普通二倍体品种和多倍体品种,普通品种和杂交种,普通杂交种和雄性不育杂交种,单粒种和多粒种,一般品种和抗(耐)病品种,丰产型品种、高糖型和标准型品种等类型。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甜菜品种已占我国甜菜种植面积的80%以上。其中,推广面积大、适应性广、经济效益显著的品种主要有吉甜系列、双丰系列、甜研系列和工农系列等品种。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甜菜育种技术相对比较落后,致使国外品种大量进入中国,国产品种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2]。我国自主开发的甜菜种子抗逆性强、含糖率高,但是平均单产不高;而国外种子虽然含糖率低,但是单产高,综合性价比优于国产,更有甚者国外种子公司为了占领我国市场,先低价兜售种子,然后等农户习惯了并认可新品种以后,开始搭售农药、化肥等农资,或者开始逐年提价,而我国种子研发公司纷纷倒闭不得不退出市场,这就使得国外种子公司通过倾销而垄断。就新疆而言,新疆自治区以进口的德国KWS系列为主,约占全区种植面积的70%,美国的Beta218、华丹2号等,国产的新甜12、15号则占很少一部分。由于少数几家大公司占有绝大多数市场份额,逐步形成了垄断经营的态势,种子价格越来越高,占甜菜生产成本比重加大,成为推高甜菜生产总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向推广自主研发的新品种,但是推广应用率仅为30%,低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40%标准。而且品种更新期较长,一般为8~10年,导致国内种子公司经营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国外糖业生产成本较低使得售价低于国内,因而国内糖厂运营举步维艰,时常处于连年亏损状态!作为一个市场化的主体,糖厂都无法应对,更何况个体的农户,农户种植甜菜时常遭遇市场风险,因而有时候种植积极性不高。但是一旦某些年比较景气,又会出现一窝蜂积极种植,最后导致过剩现象。
2.1.6 气候、病虫害、土地、栽培技术、基础设施等外部因素影响种植成效 新疆甜菜糖含糖率下降,除了品种原因,还在于气候因素和病虫害。在四五月间的播种期,新疆大部地区干旱低温,抑制了甜菜早期生长发育,九十月间气温高且多阴雨、光照不足,导致甜菜褐斑病、黄化病、丛根病多有发生,而病虫害又主要以药物防治为主,缺少生物防治等多种防治措施,这些极大制约了甜菜糖分的生成和积累。土地贫瘠、施肥不当、种植模式的落后也是影响甜菜质量的另一原因。很多农民把甜菜种在了盐碱地和新开荒地上,同时在甜菜栽培的密度、施肥、田间管理方面缺少科学性。例如,新疆平均每亩(667m2)密度4000株左右,而国际标准是5000株;耕深为20cm,低于国际标准的40~50cm;肥料利用率低,目前利用率仅为20%~30%。有机肥施用少,化肥施用过量,导致土壤板结,降低土壤生产力。好多农民注重追氮肥,且追施时间偏晚,这些对于甜菜糖分的积累都十分不利。另外,全国普遍开始缺水,再加上主要甜菜产区灌溉设施年久失修,新的基础设施少,造成综合抗灾能力下降,影响了甜菜生产持续稳产高产。还有,我国甜菜在整地、压地、播种、采收等方面仍然是使用钉齿耙、镇压器、畜力播种机等简单低效机械,而美国、德国、法国等甜菜大国则采用联合整地机、旋耕机、气吸式精密播种机等可以一次完成深施肥、开沟、播种、覆土、施肥及镇压等作业的先进大型器械,大大提高了耕种现代化水平。由于以上这些落后原因,我国甜菜单产水平仅占世界平均值的60%,亟待迅速提升。
制糖企业作为菜糖产业的龙头、产业链的关键,其效益大小既与原料供给程度密切相关,也与内部技术、经济条件密切相关。从产业发展视角观察,制糖加工存在成本偏高和损耗较大的问题。
2.2.1 技术水平低 首先是生产设备陈旧老化。黑龙江绝大多数制糖厂家的设备是国际上20世纪60—70年代的水平,甚至还有1950年代的。新疆虽然已进口了部分国际上1990年代水平的关键设备,但是还是与其他国家差距十几年。其次是技术人才短缺。随着甜菜制糖经济的滑坡,人才培养停止了,科研经费逐年萎缩甚至几近于无。目前,不要说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创技术和装备,就是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装备和技术也有些力不从心。黑龙江省海伦糖厂是1990年代初期建成投产的大型甜菜糖厂,设备全部是引进的,代表着国际80年代中后期的技术水平,当时黑龙江省曾准备对其技术装备进行消化吸收,但由于组织协调和资金等种种原因,最终主要技术装备一件也没能消化吸收掉,白白浪费了资源。第三是科研十分有限。由于缺乏科研经费,甜菜制糖的技术创新研究几乎停顿,近几年已没有足以引起行业震动的科研成果出现。既无巧妇又无好米,导致甜菜糖生产的品种、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2.2.2 食糖质量差 全国制糖企业大部分使用国产设备,机器陈旧,工艺落后,加之企业对国产设备的挖潜、维护不够,忽视科技投入致使国产设备的有效利用率低,又加上资金短缺影响设备更新换代,所生产的食糖在感观上、理化指标上与其它地区的糖相比还存在差距,商品包装也显粗糙和原始,整体产品档次总体不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2.2.3 糖分损失大 在制糖工艺方面,制糖企业经过多年改革、改造,特别是近些年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使制糖工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在制糖损耗上平均约达2.64%,与先进国家不到2%相比,还处于损耗较高的水平,特别是糖分留在废粕、滤泥、废蜜等物质中一起作为残渣处理,造成甜菜糖分损失大,这成为影响行业效益的因素之一。
2.2.4 成本控制弱 部分制糖企业虽然引进了一些先进设备,但受进口设备价格和后续维护费用等方面的制约影响,糖企生产运营成本远高于国外同类企业。在制糖生产中,每加工吨甜菜平均耗水约10t,又因为水的循环利用率低,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有些地区甚至出现生态用水与制糖用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制糖企业的发展。
2.3.1 国内外糖价竞争 国内而言,菜糖价格高于蔗糖价格。2013年甘蔗糖生产成本为4800~5100元/t,甜菜糖生产成本则大大超过5100元/t(引进德国1990年代生产线的中粮屯河糖业公司吨糖成本仍高达5172.38元);甘蔗糖价格在5275~5525元/t之间波动,甜菜糖则在5300~5900元/t之间,相较而言,甜菜糖明显处于劣势。另外,除了蔗糖,甜菊糖也开始被广泛接受,糖精、淀粉糖等其他糖代品也强烈地冲击甜菜糖市场。相较国外甜菜糖价格,我国甜菜糖由于种植成本、生产工艺、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糖价高于国际糖价。而这导致了糖走私,走私糖大量涌入,更造成国产糖价格下滑。也就是说我国甜菜糖的定价得依据国际糖价和国内蔗糖价格的变化。
2.3.2 国家食糖储备缺乏对国产糖的支持 国家储备糖竟然成为入市承诺的践行者,每年按照入市承诺进口一定配额的糖制品,具有国储糖资格的商家因为国内外价格差大发横财,这是一种典型的与民争利。国储糖应该支持国货,购买国产糖作为储备,而入市承诺则应该由市场化的民营公司根据市场运行情况来完成。更有甚者,就连产糖大省黑龙江都通过进口外国糖来平抑市面价格。例如,2010年一方面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以及糖产量剧降,另一方面国储糖储量不足等信息被国际炒家获悉,导致下半年出现“糖高宗”现象。黑龙江在2011年1—7月进口食糖137t来保障省内的市场供应。新疆自治区的中粮屯河糖业公司竟然要求商务厅将每年5000t的进口配额提高到2万t。
2.3.3 原有出口市场被占领或者被关停 1993年新疆曾经向独联体出口过29万t食糖,但是后来由于国内缺糖,对糖出口采取配额制,原来的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食糖加工企业的利益及稳定的食糖来源,对成品白砂糖实施了高额关税进口政策,如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对进口的白砂糖定以高达100%综合关税,这样我国食糖出口就逐渐失去了周边市场。2003年看到中亚五国每年进口食糖巨量,仅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每年进口食糖在50~60万t,超过新疆1年的甜菜糖产量,相关部门和企业试图再次打开这些市场,但因为关税壁垒和价格波动而限于停滞。因此,我国食糖1996年以后,向独联体出口的数量不断减少,从年1万t减少至1千t以内,到2005年以后到100t左右,而且均是通过边境贸易的形式出口。当然,中粮屯河伊犁糖业公司的颗粒粕产品还有部分出口韩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
2.3.4 国内销售成本太高 首先,甜菜糖与蔗糖等其他糖存在竞争。甜菜和甘蔗生产出的糖制品本身就没有多大区别,内地及沿海等食糖主要消费区也习惯了食用蔗糖,因此甜菜糖很难打入这些地区,特别是生产蔗糖的广西、云南、广东、福建等省份。其次,运输成本高。甜菜糖大都在边疆,特别是新疆要将产品运送到内地及沿海地区,再加上每吨几百元的铁路运费或上千元的汽车运费,销售成本非常高。不仅由于路途遥远,还要找关系租火车车皮。虽然铁道部被撤销成立铁路总公司,糖企不必再找黄牛中介要运输车皮而减少了中介费,但是成本仍然远远高于南方蔗糖和国外糖。物资发运困难,导致无法把握销售的好时机。
2.3.5 分销渠道不完善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消费心理和不同的消费习惯,需要对各地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解,同时也需对当地的政治、政策,以及政府环境等有所了解,我国糖企对各方面的信息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分销渠道,使得产品不能及时销售。目前糖企仍然是通过火车或汽车运输到国内目标市场采取单一分销方式,导致了食糖销售价格偏低、净利润减少,直接影响企业发展。
2.3.6 营销观念比较落后 现在我们大多数的糖厂和经销商的营销观念停留在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之间,还存在严重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落后观念,认为只要有质量好的糖和一些销售渠道,甚至不用太多的销售手段,即可经营。但实际上,市场上内有其他糖的竞争,外有国际糖的压力,甜菜糖面临的是供给充分而又竞争激烈的市场。而且甜菜糖销售信息相对滞后,使企业的市场预测能力差。大多企业没有对自己所面对的顾客进行细致的分析,没能采取合适的促销方式。加之消费者对甜菜糖了解甚少,对蔗糖的消费较多,使得甜菜糖更鲜为人知,竞争力大打折扣。
我国农业发展经常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双重风险,这一方面是我国没有健全的农业金融保险制度,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发展思维。因为,只要有健全的保险、期货等金融制度,农民的损失就不会颗粒无收;只要健全产业链,甜菜不仅可以生产糖,过剩糖料或者废渣都可以生产酒精或者纤维食品,就可以避免所谓的丰收成灾现象。当前,我们应该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全国对口援疆、支持发展农业的良机,加快甜菜生产现代化建设步伐;加速实现甜菜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把甜菜制糖工业建立在牢固的现代化农业基础之上。
3.1.1 培育适合我国土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对市场经济认识不够,盲目放开了一些战略产业,例如物流、销售渠道,以至于我国原有的供销社系统和物资系统受到家乐福、沃尔玛等超级零售商的冲击,定价权牢牢掌握在这些跨国公司手中。在农业方面,我们放开了种子产业,导致原有的育种技术和人才流失,如今种子产业几乎被美国的先锋、孟山都,法国的利马格兰,德国的KWS AG等国际十大跨国种子公司垄断。因此,我们应该尽快设立国有种子公司,联合全国科研院所、制糖企业等产学研部门,建立科学的良种繁育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全面跟踪和赶超国外育种技术,牢牢把握我国在甜菜、粮食等经济作物的优良种子培育自主性和先进技术。对甜菜而言,要加快培育和推广含糖高、成长快、丰产性好、抗病能力强等特点的优良品种。
3.1.2 在优势地区建立甜菜产业集群 国家糖业发展应该分门别类,并根据传统优势和地理气候条件建立相关基地,同时建立高产高糖标准化示范体系,从而能够真正通过“农业学大寨”式的活动提高甜菜产业效益。至于甜菜糖产业,应该保障新疆、内蒙古以及东北三省为国家基地。而在省和自治区内,也应该因地制宜地向某些县区集中集聚。例如,新疆甜菜产业的发展,应该坚持自然条件有利、种植结构合理、产业资本密集的原则,做好甜菜与其他经济作物的协调,加强战略规划、调整和布局,进一步向伊犁、塔城、博尔塔拉、昌吉、巴音郭楞等区域的制糖产业资本覆盖的地区集中,这些地区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可轮作的土地充裕,甜菜生产技术比较成熟,甜菜单产较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具备甜菜生产布局的必要条件。应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改善市场结构,根据原料发展规划,适度提高制糖企业甜菜日加工量,扩大年加工生产能力,把中粮集团和生产建设兵团旗下的制糖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增强市场势力,推动甜菜产业向强势地区发展。
3.1.3 全面推进规模化种植规模化收获 现有的订单农业模式还存在一个弊端,就是农民可能因为经济作物价格波动而纠结于是否种植甜菜,还有播种、收获的时候由于田块分割无法机械化。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需要改革,农业种植基地运作需要改革订单农业模式,推行农业农民合作社,这样有利于集体耕作有利于种植收割机械化,降低甜菜种植成本,最大的好处是维持甜菜种植的稳定,避免因价格因素引起的甜菜种植面积大起大落的局面,以及避免造成厌倦甜菜种植的心理障碍,建立一批忠实于甜菜种植的种植者队伍,使甜菜生产保持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规模。
3.1.4 探索推行农户入股甜菜基地或者制糖企业的模式 推行“农户+基地+公司”的模式,绑定甜菜种植者与制糖企业的利益连带关系,积极推进甜菜种植者入股制糖企业,可以采取资金、设施、劳动等多种形式的入股方式,绑定双方的利益连带关系。也就是将企业和甜菜种植者利益统一起来考虑,农户和基地或者厂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协调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这样就会实现一种良性循环,即制糖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必须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甜菜种植者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也必然要增加甜菜产值、减少投入,从而也就将产业链的上下游无缝链接起来,实现成本和收益内部化。
3.1.5 发展甜菜糖业与畜牧业有效连接的循环经济 甜菜有糖用甜菜、叶用甜菜、根用甜菜和饲用甜菜4个变种,而且甜菜榨糖后的残渣可以制造饲料,因此甜菜可以为畜牧业提供饲料,而畜牧业又可以反过来提供肥料。因此,可以建设肉、乳、糖联合基地,积极向农民(甜菜农),特别是城、镇郊区的农民,按销售成本价提供优质饲料,发展奶牛养殖业,发展肉、乳、糖生产,形成以糖业为主,综合利用产品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把发展甜菜糖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膳食结构、丰富人民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甜菜糖业成为农业结构、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甜菜糖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打下牢固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
3.2.1 形成收购以质定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机制 首先,推进制糖企业统一采购种子,这样可以提高种子价格谈判能力,降低甜菜农成本,又可以较好地控制质量;其次,采购先进、适用、快捷、公开的测糖仪器设备,利用高效的含糖检测方式,配备高素质的检测队伍,严格保障采购质量。再次,根据不同含糖率给予甜菜农不同的采购价格,同时奖励优质种植户,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3.2.2 创造条件推进甜菜糖生产全程机械化 甜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包括整地、播种、育苗移栽及收获等环节的机械化。政府应该坚持自主研制开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相结合的方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打破外国甜菜种子和技术的垄断地位,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中心,产、学、研联合的甜菜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研发推广融合现代微电子技术、仪器与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智能化、高效率和大型化农业机械;应该出台补贴政策鼓励购买甜菜采收机械,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制糖企业可对甜菜收获机械实行统一购置、委托管理、租赁使用等方式,扶持甜菜生产基地的机械作业;具备条件的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合作组织等甜菜种植者亦应合股购买甜菜收获机械,统一管理,收费使用;应鼓励制糖企业购置先进生产线或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动员多方面的资源,发挥多层次的积极作用,提高机械化水平;建立起一个包括甜菜种植、制糖加工、综合利用、设备设计制造、土建安装、科学研究及教育在内的完整的制糖工业体系,加大投入,研发推广品种培育、丰产栽培、植物保护、产品检测等甜菜制糖产业各个环节的科研成果。
3.2.3 实行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发展战略 我国各大产业竞争力不强,最大的原因在于“粗制滥造”。中国制造享誉世界,但是我们只是世界加工车间,外国品牌的服装、箱包、鞋袜、手机等在中国生产,高价出售给世界各地,而我国自己生产的类似产品则低价出货甚至被告为倾销、假冒伪劣或者不够环保。中国市场世界最大,但是我们却没有市场定价权。中国还只是世界车间,而不是世界市场。这是我国产业一直以来缺乏整体发展思路使然。甜菜产业上游主要是肥料和农药,上面已经讲到畜牧业和甜菜业循环发展;下游则具有更广阔的空间。甜菜榨糖残渣可以用作酵母,可以生产酒精,可以用于生产饲料,可以开发膳食纤维。因此,甜菜产业应该充分挖掘潜力,实施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发展战略。
3.2.4 提升甜菜糖产品质量标准 我国是重要的既有甘蔗糖又有甜菜糖的国家,而且拥有世界第一的甜菊糖产业,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糖组织(International Sugar Organization,ISO),并且占领关键核心岗位,从而为我国糖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另外,我们必须居高临下,按照国际标准提升种植生产质量,从而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以我为主的国际标准,进而掌握国家甜菜糖生产销售的主动权主导权。
3.3.1 加快建立国内分销体系 甜菜糖主要在北方广袤的土地上,先保证本地区的市场供应,再做好外地销售。借助网络计算机技术,加快建立糖制品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国家物流仓储体系效率,因地制宜考虑恢复供销社系统,推广连锁、代理、直营等多种经营模式,做大做强销售网点,强化销售监管力度,提高市场预测能力。
3.3.2 加快打通国外销售市场 推进拓展边境贸易。与我国甜菜糖产区接壤的国家全都是食糖短缺国家。许多是内陆国家:要充分利用我国北方周边省区甜菜资源丰富、加工能力强、地理交通条件优越的有利条件,发展边境食糖贸易,开拓境外市场。利用地缘优势打开中亚市场。中亚市场食糖主要依靠俄罗斯进口,其中仅乌兹别克斯坦每年食糖消费量就在60万t,哈萨克斯坦等国需求量更大。开拓中亚这个新兴的潜力巨大的市场,对我国企业既是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机遇是市场大,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开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挑战是中亚国家处于转轨阶段,市场目前还很不成熟和稳定,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除吉尔吉斯斯坦以外的其他中亚四国至今还没有加入WTO,国内市场开放程度不高也不够规范。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上海合作组织”这个通道,通过高层会晤和两国换文来推进甜菜糖贸易,或者建立中国与上合组织自由贸易区,因为上合组织恰好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组成的一个国际组织。该组织另有五个观察员国: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和印度,中亚五国和巴基斯坦均与我国有互利共赢的贸易往来。
3.3.3 积极利用时间优势促进销售 甜菜糖榨季一般在每年9月,比甘蔗糖榨季早近两个月,这使得甜菜糖可以打时间差、打擦边球,提前占领市场,特别北京、天津等北方市场。
3.3.4 维护国内市场秩序 国储糖必须首先考虑国内糖。除非国内无糖,否则国储糖必须采购国内糖。今后食糖收储的对象仅限于国内以甜菜和甘蔗为原料生产食糖的国内食糖生产企业,将过去的商业、进口原料加工的企业排除在外,以支持国内制糖企业渡过难关。严厉打击食糖走私。加大打击走私食糖的力度,保护国家税收和国产食糖的生产。建立食糖期货市场。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际期货市场的经验,在郑州、大连等几大商品交易所的基础上,密切跟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做好食糖期货、期权交易,防范食糖价格波动风险,防止套取大宗商品交易金融化的高额利润。
坚持“食糖立足本国”的思想,确保中国未来食糖安全,并在目前世界食糖产量高峰、价格低谷周期之际,建立扶持甜菜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政策体系。
3.4.1 实行财政直接补贴制度 补助农业研发,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补助种植优良糖料品种,提高甜菜质量和加工效率;补助甜菜农,参考补助小麦种植的扶持政策,对农民种植甜菜进行直接财政补助,提高农民种植糖料的积极性;补助糖料种植收获机械,推进全程机械化,提高经济效益;补贴甜菜糖铁路公路运输,特别是支持新疆甜菜糖企,以提高新疆甜菜糖的竞争力。
3.4.2 减少或免除制糖企业相关税收 借助“营改增”契机,全面推进税收减免改革,建议免除制糖企业的增值税,另外,对于其它税费尽量减免,以降低制糖企业的成本。
3.4.3 加大对甜菜糖业支持力度 做好各类糖业均衡发展,实现甘蔗糖、甜菜糖、甜菊糖和淀粉糖四类糖业的共存共荣。另外,要积极鼓励创新,对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糖品专利要实行国家战略收购,创造甜菜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环境。
3.4.4 提高食糖进口门槛和关税水平 按照入世承诺,每年进口一定配额的食糖,但必须坚决控制食糖进口的数量,减少对国产糖的冲击。另外,我国现有食糖进口政策是194.5万t配额内进口征收15%关税,配额外为50%关税,现在国际惯例是征收125%高关税。因此,应立即将一般贸易进口食糖的关税由目前的50%提高到国际惯例的125%,最大限度地保护国产糖。
[1]高宝军.内蒙古甜菜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2]倪洪涛,吴则东.甜菜品种及其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