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新
1.注重课前调研
由于每个学生的背景不同,并且学习情况也在不断变化,教师仅凭经验教学很难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而课前调研,可以帮助教师找准教学的起点,是强化教学效果的一个好方法。
对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调查,包括知识技能和方法,可以通过前测法了解,即根据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编制成测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掌握,可以用前测法,也可以用访谈法。一般情况下,访谈不要集中几个学生一起,而要一个一个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或学困生个别访谈。想要知道学生学习时可能存在的困难,一般要采取过程观察或访谈的方式,若有特殊需要则可以做问卷调查。
一般来说,新知识如果和前面的学习联系比较密切,就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前一节课观察到的情况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发现问题。但如果是一节起始课,而其中的部分基础知识又很长时间都没有应用过,就需要做好调研。
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可以通过分析典型错例进行判断。如果想深入了解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则还可以进行小组观察。教师可以在旁边观察学生,对学生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数据时,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掌握哪些学生是因为不会而出错,哪些是因为粗心而出错。教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减少对学生的误读。
2.教学设计生活化
2.1导入设计生活化、大众化。导入是一堂精彩课的开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的确如此,如果一堂课,从一开始学生就不喜欢,可想,学生接下来会认真倾听吗?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事实上,世界上任何一个空间和任何时间里都有数学的影子。如果能从某些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利用,就能使学生化难为易地接受数学知识,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2.2教学例题设计生活化。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用理论指导实践,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次质的飞跃。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实践第一”的观点,让学生用数学观点和方法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如教学数学例题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不一定照搬书上例子,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中找相关的事例,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情。
2.3教学练习设计生活化。教学内容和练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系,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把练习设计成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学生愉悦地练习和学习。如:把数学练习设计成动画形象或笑话故事等。
3.在实践反思中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一是来自于教师有意识的渗透和训练,二是靠学生自身反思过程中的领悟。反思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重要内容之一,反思并不是以“答案”为唯一的标准。在教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思维活动,也可在学生产生答案后进行反思,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想方法、技能和技巧,走过哪些弯路,有哪些容易发生(或发生过)的错误,原因何在,该记住哪些经验教训等。只有这样,才能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所认识,由此对数学的理解一定会由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
4.教学评价要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设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要解决这一矛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采用一些能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策略。把个别参与为主的组织形式,转变为由全体学生参与为主的组织形式。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确定组织形式的基本要求,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一问一答等“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形式。把“一刀切,齐步走”的组织形式转变为因材施教、分层达成的组织形式。评价中主要观测:①是否力求改革单一的课堂交往形式,建立多向的课堂交往形式?②是否采用小组讨论,同桌合作,提高单位时间的受益面,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③是否注重练习的层次性,设计一些“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开放题?④是否注意到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表现自己,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没有特殊政策?
5.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性
科学实验证明,人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如果教师总是用一种很高的声调讲课,想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听后就会非常疲惫,觉得枯燥乏味,以致影响数学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总是用一种语速,一种语气讲课,就会像催眠曲那样引得学生昏昏欲睡。而教师适时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短小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发人深省的典故,成语内容等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会使讲课富有趣味性,使课堂充满笑声,使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6.教师要系统学习数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论文、论著
教师要把握数学的思维特征和数学抽象的核心特征,对于核心数学思想,如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建模,要真正理解并用典型事例加以解读。
为此,一方面,教学中需要细心收集现代数学的基本思想在中小学教学中具体体现的范例。例如,对于现代数学中的统筹优化思想,可以借助恰当的现实事例加以理解和学习:3位顾客同时来到一个油条摊点购买刚出锅的热油条,顾客甲是“单身贵族”,买一个人吃的油条,全程需要2分钟;顾客乙是“二人世界”,买两个人吃的油条,全程需要4分钟;顾客丙是“三口之家”,买3人吃的油条,全程需要6分钟。3位谁先买、谁后买,才能让大家等的时间总和最少?
这个事例体现了现代数学的分支领域“排队论”的核心结论——买得多的后买,买得少的先买,大家等的时间总和最少。如果仅仅将其理解为一次加法运算、一次游戏活动,计算一下、比较一下,就此结束,其数学含义很有可能被埋没。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只需要了解“任何事情经过精心安排、统筹考虑,常常能找到最优方案”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如果需要开展相对系统的学习,就需要借助一定的书籍,系统地学习数学思想方法,这对于提高数学素养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