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的经济效益审计

2014-12-23 08:17:07高殿海
中国经贸 2014年19期
关键词:医疗设备审计经济效益

【摘 要】通过对医院经济效益审计必要性的论述,再次强调进行医院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和意义。当前医院经济效益审计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文章从医疗服务成本、设备购进和使用、药品购销管理、执行财经法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财务比率等方面来论述如何降低医疗服务成本、降低药品采购成本,使后勤投入最小化、货币资金发挥资金效益最大化等。对医院的各项工作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将促进医院发展。

【关键词】医院;经济效益;审计;医疗设备;技术含量经济积累

医院的经济效益审计,指的是由国家审计机关(审计中介机构)或卫生各级行政机关及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审计评价分析,得出医院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即经济效益。医院经济效益的审计对医院的未来发展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开展医院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1.经济效益审计是一项经营管理工作。医院的经济效益审计,能够促进管理,扩大医院的经济总量;增强医院的发展势头;也可以考核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和业绩,从而完善了医院用人制度。

2.进行同一规模、同一地区医院的经济效益审计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及比较,有利于各级各类医院找到差距、找出解决办法,达到审计的目的。

二、经济效益审计内容的确定

现在,医院经济效益审计未有统一的项目指标,迫切需要制定相同性质、相同地区、相同规模等相同条件下可供考核的标准。

1.医院设备经济效益审计

医院是科技含量非常高的单位,为了更好地诊断和医治疾病,需不断增加、更新大型的贵重的医疗设备。为了给医疗提供后勤保障,仍需要大型的一般设备等,这些设购进时要对可行性、科学性进行研究论证。还要进行实地考察,杜绝投资上的盲目性,减少损失。平时加强设备的维修保护,建立维修保养档案。财务审计部门要测算其经济效益:医疗专家对医疗设备的评价如何;患者对设备感受如何等等。

2.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

医疗成本是指医疗活动过程中,转移的资料价值和医务人员为自己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价值表现,也就是医院在医疗业务活动中耗费的资金总和。根据医疗业务服务特点,其形式表现为:

(1)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医院以木医疗服务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反映在这一项医疗服务中成本费用消耗的形式;

(2)病种成本。以某疾病治疗过程中的耗费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反映这一病种医疗过程中费用消耗的成本形式;

(3)门诊成本和住院成本。以门诊部和医院部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反映门诊部和住院部各种消耗费用总和;

(4)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指标是按医疗机构在医疗业务中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检验、特验、手术等治疗成本及药品、血液、氧气等其他成本。收入的利润和成本应该是正确配比,一般情况下三级甲等医院医疗收入毛利润(不含人员工资、水电费)在70%左右。

3.强化药械购销等各环节管理,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

药械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活动,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占用了医院资金的大部分。加强药品管理与核算,尤其是加强招标采购工作的监管,是杜绝药械购消活动中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医院和患者的利益,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方法。本着这个原则,医院和社会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关,加强管理。

4.医院后勤经济效益分析

后勤经济效益问题目前还没有人给它一个统一的审计评价标准,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说到后勤许多人就知道它只是为医疗各项工作服务,它是非创收科室,也有人说它是消耗科室。其实并非是这样,后勤在减少支出的同时,也就实现了为医院创收。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对日常材料、水电等消耗进行绩效管理,将节约大量资金。尤其是有的医院实行了后勤社会化,对各种承包协议、招标过程等的经济效益性、合规性等,都要进行审计。

5.工程基建项目的审计

基建工程必须遵循国家《建筑法》和《招投标法》。从工程立项到开工建设,严抓工程变更,工程造价、隐弊工程;聘请工程质量监理公司,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督、招标、采购等关键性环节工作进行监管,增大工作透明度。即使一些基建工程细节,仍要立会研究,听取专家意见,使决策更加科学,做到既节约资金,又打造精品样板工程。

6.医院在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方面的审计

对医院财经法规的审计,主要看其“内部控制”制度是如何建立的,是否符合我国“会计法”和财经法规的要求。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单位内部的管理监督控制体系,即,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不仅包括单位领导层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法措施,还包括会计核算、审计分析各种手段。

7.医院金融性资产和经济效益性审计

医院的金融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专项存款以及有价证券等。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是医院流动资金占有资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了金融资产的安全。有条件可以通过投资或融资,实现货币资金收益最大化。对于应收应付款项要按规定提取“坏帐准备金”,加强责任心,及时进行会计处理。会减少损失。对应付款项按财经法规及时处理,认真执行协议或合同约定,不需要支付的要做冲消转收入处理。

8.通过对财务比率进行审计,确定经济状况

通过对医院资金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医疗服务成本利润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药品加成率、药品实现进销差价率等财务指标和临床材料消耗比率,患者床位周转次数等指标的审计,财务部门每月写出财务分析报告,医院的经营者要熟悉这方面知识。才能够对单位经济状况始终有个良好的把握,在经营管理上准确地作出决策。

三、加强收支效益审计,采取绩效考核等相应的管理制约措施

1.加强收入管理

坚持合理用药、简化治疗,降低药品在收入的比例。做到认真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和物价政策,不错收和漏收,积极向物价部门反映医院服务价格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收费标准进行调整。根据医疗市场需求,调整内部服务项目,充分挖掘人力、设备和技术条件的潜力,扩大服务项目范围。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健康上的需求。

2.完善内部稽核和费用支出审批制度

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费用审批制度,是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使各项费用开支结构合理,增长适度,资金投向正确,发挥最大效益。

3.加强医疗成本管理

医疗成本高低是影响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降低成本是提高两个基本点效益的重要途径。 要应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搞好成本预测、节支目标控及考核分析,以便有效地减少能源耗费。

4.规范经济合同管理

医院势必与周围进行着广泛的经济联系,签定一些经济性的合同,通过审计可以看出是否按照“经济法”的原则和要求签定,其运作的效果如何,同时医院经营活动与单位之间发生的重要经济来往需要以合同协议方式来确认,必须由财会部门参与管理并监督执行。

对医院经济效益审计是多方面的、通过审计将有效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改善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经济法.2007年全国注册资产评估考试用书,经济科学出版社

[2]黄志强,李盛军.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牛彦秀,刘媛媛.财务管理.现代远程教育系列教材,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高殿海(1966-),男,籍贯:辽宁省朝阳市,最高学历:本科,目前职称:副高,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研究。

猜你喜欢
医疗设备审计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9
浅谈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工作思路构架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19:07:01
医院大型设备的运营管理(pet—ct)
财险公司核心业务系统内部控制审计重点和方法浅析
浅析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8:55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