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国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取得了新发展。但是客观来说,电算化产业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我们在提到电算化产业所取得的成就时,不能掩盖其问题,对问题的忽视只会阻碍行业的整体发展。本文探究了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一、前言
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以及企业经济效益诸方面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实体获得较为广泛地应用,它的使用及推广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为企业节省了生产成本,从根本上提高了经济效益。当然,会计电算化发展中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正视了这一点,才能把握整个行业的现状,从而找到企业发展的新出路。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会计电算化发展不成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产业的崛起,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会计信息处理网络逐步趋向完善。而目前应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主要是大中型企业,还有一定比例的小型企业仍然是手工操作,会计软件还未实现普及。
三、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遇到的问题
1.软件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企业的业务范围拓展到了国外,这就要求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除了基本的功能外具有税法处理、币别转换、报表合并等新增的业务功能,服务于国外的客户。而事实上我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还未具备这些功能。。
2.会计电算化发展不平衡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发展缺乏平衡,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以及沿海大中型企业发展较为普遍快速,而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单位、小型企业发展相对缓慢。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地区差异。不同企业应用的会计软件在模式、特点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造成大部分会计软件相互不能兼容,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这不仅会阻碍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电算化在全国的普及。
3.对会计电算化认识不足
电算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许多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表面上。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作为核算的工具,它还能为企业的结构优化和深化改革提供参考。会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有所减少,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节省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企业职能的转变上。
4.会计电算化相关制度不完善
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应该与时俱进,但有的单位仍然沿袭原来的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有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不具备相关的素质与能力,在工作管理中容易出差错,导致密码公开、财务数据保密性差、安全性差。管理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与病毒防范意识薄弱,会导致机密档案的泄漏、重要数据的遗失甚至系统的瘫痪,给企业带来莫大的损失。
5.会计电算化人才匮乏
会计电算化需要大批专业人员,而人才的匮乏也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巨大挑战。目前,我国企业中的劳动者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不能满足企业转型的要求。在工作中,机械地使用财务软件,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一知半解,缺乏专业的素养。当工作出错时不懂补救的方法,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如数据流失等。
四、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有效措施
1.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
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计算机的硬件。购买正版标准化的商品软件,了解行业先进的计算机软件,主要考虑软件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不能贪图一时的便宜而使用低劣软件,盗版软件往往不具有稳定性,很容易被黑客攻击或者病毒入侵,以免造成系统崩溃。在当今的企业财务管理当中,有一大部分的企业出于节省资金的考虑,仍然采用较为落后的软件,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设备经常出现故障,严重地影响了工作的进度。与此相反,有些企业盲目追求硬件的超前性而忽略软件的实用性,脱离企业自身特点与需求,造成了实际应用的铺张浪费,得不偿失。因此,购买技术有保障的硬件,使用行业中先进的财务软件,设置防火墙,对病毒实施严格防范,是十分必要的。
2.统一规范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
目前会计电算化市场还存在许多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政府可以有针对性采取行政干预,例如:统一调控市场的资源,强制使用统一的某种财务软件,形成会计电算化市场的行业标准。这样,既有利于国家对会计电算化行业实施经济监控,也能使各地区的资源分布较为均衡,这对会计电算化行业的规划化以及会计电算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来说有着重大的作用。
3.转变观念,加深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的掌舵人,应该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注重观念的转变,重视电算化在企业当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切实有效地落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推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而观念的转变不应只是“纸上谈兵”,企业应当认真贯彻其经营理念,付出具体的行动。
企业的管理者需具有与时俱进的眼光,及时地摒弃陈旧的思想,注重员工观念的重塑。企业可以通过课程培训与经验交流会,安排员工对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组织工作人员针对电算化的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学习和交流,以增强员工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同时提高其专业技能,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
观念的转变是企业转型的重要前提,只有企业管理者对这一问题足够重视,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脱胎换骨”。落后的观念会使企业走向没落,只有先进的理念才能促进企业的飞跃发展。
4.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建立健全的会计电算化制度。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会计电算化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系统的安全与有序。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实际的结合,做到赏罚分明,同时,制度不是一层不变的,应当根据情况而不断调整与完善,使制度更符合实际,更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把会计电算化工作列入各自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统一的规划、逐步实施、注重效率的原则,有重点有层次地加大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推广。
5.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会计电算化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养,不但能够使用财务软件完成相应的工作,还要求其对计算机有足够的了解,能够独立恢复在软件出错时遗失的数据。
但是目前的行业中,这一类综合性人才是极其匮乏的,这就要求企业要独具慧眼,能够发现基础知识较好的员工,并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成为企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会计人员自身要自觉加强对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工作的效率;自觉学习电算化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工作责任心。
五、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企业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势在必行。在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探索,并寻找相关的解决方案,就成为会计会计电算化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而易见的成果,但它的发展存在着诸多挑战,这就需要企业做好应对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韩佳佳.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水利,2010,8(02):182-183
[2]胡蔚婷.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3(01):131-133
[3]张兰英.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11,7(0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