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庄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被实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布置学习任务,构建任务型教学课堂,不仅是对“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实践,更是对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略。作者根据多年语文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小学语文任务型教学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任务型教学 以生为本
新课标强调,小学语文教学,除了促使小学生习得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素养外,更需要通過语文教育,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综合性、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采取任务型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有效发展综合能力和素质。
一、任务型教学方法的涵义
所谓“任务型教学方法”,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在课堂上设置各种各样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探索和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既可以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热情与兴趣,又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小学语文任务型课堂构建策略
教师在构建小学语文任务型课堂时,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一)结合学生实际,精心准备任务。
任务型课堂强调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在设置任务时,首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语文学习和掌握的一些情况,进行任务的创设,让学生在探究任务过程中,既不会感觉难以入手,又能够提高学习能力,积累学习经验。比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日月潭》时,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之前,向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日月潭在什么地方?日月潭因什么而得名?日月潭的风景是什么样子的?三个问题逐一递进,难易结合,符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一是明确了学生阅读的重点和目的,二是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便有意识地带着问题,当读到文章涉及问题的部分,他们就格外注意,最终了解了日月潭是台湾的风景名胜,湖水碧绿、群山环绕,因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而得名。
(二)优化课堂结构,合理规划任务。
我曾观摩过一节语文课,教学课文《农夫与蛇》,教师采用的就是任务型教学方法。然而在上课过程中,由于课堂设计工作混乱,导致所设置的问题与课堂环节完全不符,教师在一开始就提出了很难的问题进行导入,而在之后的深入阶段,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反而被学生轻而易举地解答。这样混乱的课堂结构安排,不仅未能发挥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优势,反而有弊无利。由此可见,无论多好的任务设计,多创新的问题引入,如果未能有效结合课堂教学环节和内容设置,就是做“无用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设置好每一个环节所配合的任务,并将教学任务与环节设置完美结合,以此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顶端。比如在学习《游子吟》时,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导读,先熟悉诗中的字句,关注那些自己不甚理解的字、词,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全诗。教师在学生基本熟悉古诗后,引导学生认识全诗的写作背景、诗人的身份等,并详细解读全诗。在此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该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感受到的诗歌意境是什么?并在学生思考过程中加以引导。最后,在学完全诗后,教师可以围绕古诗设计一些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比如:诗中哪一句写了儿子的心声?对这一句如何翻译?通过合理的课堂设置和结构优化,让学生更加明确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依托教学内容,设置适合的教学任务。
任务型教学所依托的主体是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以上两者,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推进任务型课堂的展开。比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我先问学生:你们喜欢翠鸟吗?为什么?以这样简单的问题激问引思。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并带着问题“翠鸟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文介绍了翠鸟哪些知识?”边读边思考。类似这样的问题设置不仅富有层次性,而且形式新颖,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兴趣,一举多得。
三、结语
任务型课堂与传统语文课堂不同,教师不再“霸占”整个课堂教学,而从原先的知识灌输者和传授者变成了辅助学生自主探索的指导者和帮助者,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由教师变成了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型课堂构建过程中,尤其要做到“以生为本”,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设置多种形式的课堂任务,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课堂教学,营造善于思考、勤于探索、乐于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东兴.课堂教学中的“抓大”与“放小”——对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07.
[2]张雪琼.论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课程教育研究,2012-07.
[3]秦雪琴.以学生为本,构建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0.
[4]侯斌.走向有效的语文课堂.学周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