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英(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宁波国际物流产业长期以来以港口物流为主要增长极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世界上许多跨国公司都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寻求建立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分销中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结合自身特点,适时抢占先机,谋求建设全球跨国公司货物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物流分销中心,是宁波早日实现由“世界大港”向“世界强港”转变的理想途径。
物流分销是以分销为目的,以物流及其增值服务为支撑的产业模式。其直接目标是:通过优化运输和提高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通过更有效的存货管理、更短的产品周转时间和更快的交货时间提供对最终用户更细致的服务;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存货、仓储和人员成本,使整体销售成本减少以及降低流动资金需求,是继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
国际物流分销中心的业务范畴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指国内的企业将货物集中到某一分销中心,由该分销中心经过不同的增值服务后提供到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手中;另一部分是指全球各地的企业将其产品根据该地区的销售预测集中发送到某一分销中心,由分销中心进行装配、包装、贴标等增值服务后再提供到该国及其周边国家消费者手中的一系列服务。
宁波港是单港吞吐量居世界第四的大港,具有建设全球物流分销中心的优越条件,尤其是其突出的区位优势、精良的海港条件、灵活高效的商业团队。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和问题,需要去除、贯通、解决,尤其是交通的“堰塞湖”、产业链不均衡、大型网络化“龙头”企业缺失,这些都将成为宁波建设国际物流分销中心的严重障碍。
交通网络是物流分销的经脉,是货物得以高效“流”与“销”的基本保障。一个成功的物流分销中心,集疏运系统承担着前港、后市的连接作用。集疏运系统不畅,港、市无法连接,货物只能处于港口范围内的接驳状态,无法真正“落地”,最终只会停留于一个纯粹的港口物流阶段,这就是宁波目前的状态。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分销,必须让货物“落地”、“成市”、“增值”,这就需要强大的集疏运系统来保障“落地”以后的“集”、“疏”、“运”。所以,一个成功的物流分销中心必须具备完善的海运、内河、公路、铁路、空中“三位一体”的立体集疏运网络体系,水路与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形成方便、快捷的多式联运的综合运输网络,是物流分销功能得以发挥的关键。
宁波长期以来“大海港、小空港”的局面将无法支撑国际物流分销中心“大吞大吐”的建设需要。宁波—舟山一体港目前是世界第一大港,宁波单体港也已经跻身世界第四大港,而宁波的栎社国际机场在国内机场中不管是从客运量、货运量还是起降架次都排在30名前后,更没法与国际上的大机场相提并论。一个成功的国际物流分销中心不但有大量附加值比较高、时效要求高的产品需要通过空运进出港,更有数量众多的国际、国内厂商因展览、商务洽谈等需要,要求选择快捷、方便的航空进出。宁波这种“大海港、小空港”局面的存在,是建设国际物流分销中心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瓶颈问题。
宁波铁路接驳能力近年来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宁波的港口吞吐能力以及建设全球物流分销中心的条件相比,差距仍然非常大。根据国际上各物流分销中心的海、铁接驳比例,不管是美国的芝加哥,还是荷兰的鹿特丹等物流分销中心的港口,其直接从港区对驳的铁路集装箱一般要占到港口吞吐量的5%~8%,而且这个5%~8%的货物要做到海铁两部门海关监管上的无缝对接,以加快物流分销速度。目前,宁波铁路集装箱对接港区的运输还不到宁波港吞吐量的0.5%,海、铁监管上也没有真正做到无缝对接。参照国际经验,海、铁联运的快速无缝对接是建设国际物流分销中心的必备条件。
现代国际物流分销有别于传统的简单物流,它强调的是物流功能与商贸功能的统一。除了发挥传统的储存、装卸、运输等功能以外,在外延上向上扩展至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装配、包装、配送、金融、保险等增值服务。所以,参与国际物流分销的商业群体除了传统物流要求的灵活、高效的特征以外,更要具有集中性、专业性且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新的因素往往成为跨国企业在选择分销中心时考虑最多的柔性指标。因为具有专业化、一体化并能以其雄厚的实力向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多功能服务的企业能充分赢得生产厂商的信任,使这些跨国企业有足够的安全感。
宁波物流产业整体发展时间不长,而且过去一直围绕港口物流发展,所以从数量上来看足够庞大,但从单体实力去衡量,目前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单链条”的运作状态,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链体系。广大货运公司基本上致力于日常揽货、代理操作等货运代理环节,即使往下延伸,也只限于代理运输与报关;仓储企业基本上没有实质性业务延伸;运输配送企业目前有一定的延伸意愿,但受人才配备、管理理念、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的约束,与国际物流分销中心的建设需求存在较大的距离;装配、咨询、物流金融等相关行业也同样处于各自操作的状态。整个物流产业相关群体单体实力不足,产业链条短,需要进一步的整合和提升才能适应全球物流分销中心的建设。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分销行业发展的灵魂。现代物流分销行业,尤其是国际物流分销行业讲究的是物流的快速、分销的高效、信息的精准。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要做到生产信息、供应链信息、物流信息的无缝对接,实现从需求到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实现多节点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真正达到物畅其流的效果。除此以外,国际物流分销行业的各个环节的作业已逐渐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主的方向发展,先进的物流信息平台是物流分销行业发展的中枢神经。
目前,宁波物流相关产业内的企业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目前企业中利用信息化管理的作业主要集中在基本的订单管理和财务管理,而建有对外信息服务窗口的企业不到现有企业总数的10%。同时,宁波现有的针对物流系统的功能完整的公共信息共享平台缺失,仅有的几个公共服务平台中,除了宁波EDI中心的查询功能较受货代、集装箱运输企业、外贸企业欢迎,利用率较高以外,其它的平台基本上是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平台的功能建设上没有紧贴企业的实际需要,没有充分考虑现有相关企业的真正需求。针对宁波物流企业“散、小、弱”的特点,信息平台的缺失是宁波进行物流产业整合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宁波发展国际物流分销产业虽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外贸依存度高,港口物流体系比较健全而且发展条件较好,国际社会对宁波的总体认同度比较高。加上最近几年来,以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和化纤为代表的临港工业发展迅速;以石化产品、有色金属、进口酒类、国际船舶及配件等四大进口商品交易市场为代表的国际商贸区的陆续启动;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宁波(镇海)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物产钢材商城、宁波保税区进口葡萄酒市场、宁波航运交易所、中国镍金属交易市场、华东物资城钢材交易中心等国际商品交易市场的组建和运行,使宁波的专业市场集散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当前产业发展形势下,最关键的问题是政府的相关政策要引导众多的中小物流、分销企业进行功能创新整合。保留原有灵活、高效的特点,克服各子行业链条分割、孤军作战的劣势,以物流分销中心的产业链为目标,引导原来相关的各子行业构建集包装、运输、仓储、推广、展览、咨询、金融服务、贸易代理等一体化的产业链模式。在构建这个模式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大集团战略,引导和扶持形成几个具有产业特色、实力雄厚且具有前瞻性的网络化运营的大型产业链物流集团。以这些集团为核心,经过几年的政策引导和产业链的整合,使目前数量众多的中小物流、营销、装配、包装、咨询、展览、代理等企业逐渐围绕这些核心企业为中心运作,在这些企业的榜样作用下,推动各子行业间的整合,形成不同模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物流分销企业。在这些大物流分销企业的合力作用下,宁波的物流分销中心地位才会最终得到确立。
物流分销产业除了物流、分销两个基本功能以及会展、咨询、金融等辅助功能外,更需要装配、包装等与产品成型完全相关的产业配套功能,所以,宁波建设国际物流分销中心应根据宁波市整体发展规划和各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各区域目前本身的产业优势和区块优势以及不同商品的不同要求,探索建立基于区位分工的不同商品的国际物流分销中心,扬长避短,错位发展。
3.2.1 镇海、北仑一线,建设大工业物流分销中心
这一线,原来的临港工业发展基础较好,已经集结了镇海炼化、LG甬兴、台塑化工、烟台万华等为代表的石化产业;以北仑发电厂为代表的能源产业;以浙江造船厂、三星重工等为代表的船舶产业以及机械工业、造纸工业等优势产业。而且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矿石中转基地、原油转运基地、国内沿海最大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转运基地。这些现有的临港大工业、大基地不但要让其在宁波“落地”,还要在宁波“成长”,通过集、疏、运、展、销等环节,大幅度地增加价值。与此同时,通过这些企业和基地的“落地”、“成长”,充分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国际临港大工业、大基地集聚镇海、北仑沿线,加快形成销售、展览、网络交易、金融服务、物流集疏运于一体的港、工、贸一体化的物流分销中心。
3.2.2 梅山保税港区建设高端化工产品及金属类大宗商品物流分销中心
高端化工产品及金属产品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大进小出,而且涉及到的货物金额庞大,所以除了需要良好的港口码头条件以外,更需要足够的具有保税功能的存储空间。宁波三大保税区域中,梅山保税港面积最大、临港的地理条件最优越,关键的是目前可规划的土地面积大,所以不管从地理条件、区域产业功能定位还是目前可规划的土地情况,都是最适合建设高端化工产品和金属类大宗商品物流分销中心的区域。梅山保税港区的大面积和保税两大自身优势是其它区域无法比拟的。
3.2.3 宁波保税区建设高档消费品、奢侈品物流分销中心
高档消费品、奢侈品不但是典型的大进小出商品,而且要根据不同的规格进行精细的分拣、贴标、包装、展览等工序,在分销环节更需要精致,所以需要配以管理上乘、技术熟练、服务精细的管理和服务人员,还要交通运输方便,尤其是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要方便、快捷,做到即订、即配、即送。同时,由于高档消费品及奢侈品往往关税税率较高,进口关税占商品整体价值比重过大,所以为了减少资金占用,对售前商品的保税要求更高。在这一点上,宁波保税区国际葡萄酒交易市场已经提供了典型的成功案列。在这个成功案例的引导下,可以逐步向化妆品等高档奢侈品展销、交易市场扩展,将宁波保税区逐渐打造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进口高档消费品、奢侈品分销中心。
3.2.4 国家高新区建设IT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物流分销中心
这两大产业科技含量高,对相关服务人员的技术要求也高。根据国际惯例,这两大产业发送到物流分销中心的货物中,核心零部件与简单外设往往是从不同地区通过不同渠道发送过来的。在分销中心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安装、包装、贴标、装箱甚至宣传、展览等程序。由于该类产品的高科技特性,对相关程序的操作人员在技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宁波国家高新区是宁波地区企业群体中研发实力最强的,而且该区集中了研发园、软件园等相关园区,为高技术产品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国家高新区交通非常便捷,不管是通向北仑港区、宁波栎社机场还是高速公路进出口,在宁波几大区域中都是最方便的。结合上述原因,国家高新区是建设IT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物流分销中心最理想的区域。
3.2.5 杭州湾新区建设日用家电产业、汽车产业的物流分销中心
杭州湾新区周边最近辐射余姚、慈溪,余慈两地小家电、汽车零配件非常发达。家电、汽车比电子信息产业更讲究“零进整出”,尤其是汽车产业,考虑到运输空间成本,基本上是零部件进口,物流分销中心整装,甚至有些简单的零部件需要直接在当地采购。这就需要物流分销中心周边不但要有大量的技术熟练人员,还要有具备简单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同时,杭州湾新区通过高速公路向周边的配送能力得天独厚,尤其是往杭州、嘉兴、湖州、上海、江苏的高速公路配送非常方便。再加上杭州湾新区目前土地规划相对空间较大,是宁波几大区域中最能规划出大面积的适合日用家电、汽车产业进行物流分销的区域,所以,日用家电和汽车产业物流分销中心的位置非杭州湾新区莫属。
以上是五个区位优势比较突出的适合建立各自物流分销中心的区域,除此以外,其它各个区域也都应该根据各个区位的优劣势,找准适合自身的商品,突出自身优势,与其他区域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
物流分销中心强调“流”与“销”两个特性,发挥这两个基本特性的前提都是广阔的空间腹地,所以,在建设国际物流分销中心时应充分考虑到流的腹地和销的客体。要保证足够大的腹地和足够多的客体,除了自身各方面条件的优越以外,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错位建设、避免不必要的内耗性竞争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务院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立了宁波作为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地位,但如果与周边的关系处理不当,宁波可能会陷入上海港与舟山港双边挤压的尴尬局面。如何避开上海港“两个中心”建设优惠政策以及自贸区建设的虹吸效应和舟山港对大宗商品物流的激烈竞争,谋求与这些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对宁波的物流业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3.3.1 避开上海“两个中心”和“自贸区”建设的虹吸漩涡,错位发展
国务院赋予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以及“上海自贸区”建设很多优惠的政策,这些优惠政策的逐渐实施必将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的虹吸效应,尤其是对宁波的航运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产业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就当前的国际地位以及国内政策优势,宁波与上海都不能相提并论。在这种情况下,宁波与上海只能谋求错位发展,克服上海土地资源稀缺、仓储成本过高的缺点,逐渐将自己打造成为上海的“后花园”,成为上海各类进口商品的仓储中心、配送中心,使上海和宁波的关系从港口、腹地的“竞争者”转变为“相互依赖者”。在整个国际物流分销中心的建设过程中,让上海成为宁波的“巴黎”,宁波依靠上海强大的消费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宁波的国际物流分销水平;让宁波成为上海的“鹿特丹”,依靠宁波的深水良港和物流配送,解决上海本港“港浅地贵”的弊端,相辅相成、错位发展。
3.3.2 携手杭州湾产业带其它地区,共同发展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将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定位为浙江海洋经济大平台的核心区,并要求环杭州湾产业带成为引领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这个指示为宁波建设国际物流分销中心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隐含着巨大的挑战。作为计划单列市的宁波,既要用好用足计划单列市的政策优势,又要争取浙江省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争取省里在建设杭州湾产业带过程中对宁波的整体支持和政策倾斜。要得到这个支持和倾斜,宁波必须谋求与杭州湾产业带上的其它地区共同建设。尤其是在建设国际物流分销中心的过程中,要谋求与杭州、嘉兴等地区的共同发展。
3.3.3 宁波与舟山各自扬长避短,争取双赢发展
舟山毕竟是岛链城市,除了具备强大的海运物流功能以外,相对的空运物流功能和陆运物流功能薄弱,尤其是陆运物流功能的薄弱是其先天的不足。就如新加坡,不管其政策如何优异,都是没法与后端物流分销条件优异的荷兰相提并论的。所以,宁波在建设国际物流分销中心的过程中,可以与舟山找到一个双赢的平衡点,各自扬长避短、相互补充,避免在海运物流,尤其在大宗货物物流分销方面产生不必要的竞争。随着宁波——舟山一体港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宁波现代物流建设政策的逐渐清晰,可以考虑逐渐将落地能力相对差,对后端物流要求相对偏少的海运大宗货物的物流逐渐向舟山转移,而将对后端服务需求相对较多、物流分销要求高的产品向宁波转移,毕竟舟山的陆上物流分销能力非常有限,经过这种“交互”式的转移和协作以后,使双方都发挥出自身的长处,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
3.3.4 优化杭台温物流节点空间布局,共同建设全球物流分销中心
在上海、杭州、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等周边的城市和地区中,宁波处于扇形的中心点,如何让宁波的辐射力能像荷兰那样发挥出来,周边物流节点的空间布局优化很重要。在这个优化过程中,既要强化自身中心位置的优势,更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物流节点的合理分布,逐步形成以宁波为核心,杭州、温州为两翼,构建面向整个长三角以及整个长江沿线的公路、铁路、水路集运疏体系。这个集运疏体系的架构,要充分考虑并优化杭州、台州、温州在宁波整个物流分销中心建设中的重要节点地位。在宁波建设国际物流分销中心的过程中,这三个地区是宁波最近的腹地,也是宁波港口物流建设过程中最大的“支持者”。经过最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强的协作关系,而且整个交通网络基本上是无缝对接,所以必须充分优化这三个地区在宁波国际物流分销中心建设中的物流节点布局,谋求共同建设国际物流分销中心。
宁波一直将物流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纳入各个时期的产业发展规划中,但长期以来,物流各个环节分头管理,条块分割现象严重。而国际物流分销中心除了强大的集疏运功能以外,还需要商贸、展览、咨询、装配等其它功能的配合,是商贸、仓储、包装、展览、咨询、金融、公运、铁路、航空、港口、海关等有关部门和企业协调运作、高度配合的结果。所以,宁波市建设国际物流分销中心过程中,首先必须贯通原来条块分割状态下的关系,成立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权威性物流管理机构,统一规划、指挥和管理物流分销中心的建设与协调工作。该管理机构可以考虑由市政府相关主管领导负责,以原来交通委、港口局为核心,设立由交通、海关、土管、工商、财税、金融、保险、通讯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协调机构,统一规划和协调物流分销中心的建设及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土地、财税、园区整体规划的问题。
宁波原有的产业集群基础不错,物流区块功能也相对比较明显,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产业集群层次较低,物流分销手段和模式相对粗放,对国际企业的吸引力明显不足。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在对原有物流功能区块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区块现有的软硬件条件以及宁波整体规划,充分分析各自周边的产业集群优势、人才优势、产业文化,进而对全市物流体系进行一个整体的具有前瞻性地规划和设计,建设一个高效率、一体化、开放式、各层次物流分销功能有机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科学定位、合理确定不同类别产品的物流分销中心的地理布局,明确各物流分销节点区的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集装配、包装、仓储、转运、配送、批发、购物、展示等相互配合的国际物流分销中心。
物流分销中心的基础是交通系统,一个四通八达、畅通快捷、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的综合运输网是建立物流分销中心的前提。针对宁波目前海运港口的强势地位,空运和铁路运输与海港运输无法匹配,导致在物流分销过程中的“堰塞湖”现象。在政策上应全面规划运输网络并适当向空、铁倾斜,借助此次铁路体制改革的有利条件,宁波市政府应适时抓住机会,从近期目标的简单增加货运班列到中远期目标的铁路线路规划和建设,都必须尽快、尽早、尽最大努力争取。短时间内大幅度改变铁路运输能力会有一定难度,但在宁波目前的定期班列的基础上增加班列密度,增加当前运力,以及增加中长期的铁路延伸到港,增加出港能力建设,操作起来的难度相对偏小,必须高度重视。相对袖珍的空港也严重制约了国际物流分销中心的形成,从体制上来说,宁波空港建设相比铁路难度略小,反倒在基础建设完成后,引入国际定期货、客运航班和组织货源相对难度较大,但任何时候经济的发展,交通先行是必须的,国际物流分销中心的必备条件之一的空运是不可忽略的。所以,尽快加强宁波机场的改扩建工程,尽快打造海铁、海空、海公四位一体的强势运输网络势在必行。
宁波的物流企业、分销企业众多,但基本上处于分散的“单链”操作状态,没有形成综合性的“链条”体系,整体实力弱,无法承担国际物流分销的任务。在这个“多”而“散”且整体大环境倒逼企业整合转型的关键时刻,政府应灵活运用一系列导向型的政策手段,包括用地立项、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引导企业向综合性的物流分销企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物流用地方面,政府在城市功能规划和产业布局调整中,根据各区块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定位,留足物流分销用地;二是在税收政策方面,对致力于打造国际物流分销产业的企业,在宁波作为计划单列市可使用的税收减免权利范围内给予最大幅度的优惠,旨在逐渐“扶木成林”;三是在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面,政府牵头协调,打通物流、分销系统各个环节的信息孤岛状态,建立物流云共享平台,使大、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走出目前对信息平台的“渴望却无奈”状态,使物流、信息流达到基本同步。
[1] 国家商务部.关于加快国际货运代理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Z].2013.
[2] 宁波市人民政府.宁波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2011~2015)[Z].2011.
[3] 姚文斌.国际物流产业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市场,2012(28):22-23.
[4] 张春颖,张卫红.国际物流运输发展新趋势[J].中国商贸,2014(7):96-97.
[5] 李作聚.美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与启示[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