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荣
摘 要:历史作为人文学科,是人文性与社会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贯穿古代和现代。对学生人文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无论是从深度和广度,都有其独特的魅力。然而,如何利用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1B-0053-01
一、历史思维能力及其培养意义
所谓的历史思维能力,就是通过一定的历史知识去再现历史的原貌,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养成用历史的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方法,提高中学生的历史素养;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用历史思考的思维意识,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再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中学生建立对待历史的正确观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站在某个历史事件的层面来看,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汲取历史智慧,从而用来判断和分析生活中的事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实践以及思考
新课程标准提倡,课堂教学应该营造一种开放的、活跃的氛围及情境。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主体。事实上,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究解决一些教材的难点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分组探究的学习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同学们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和看待人物,以自己的理解评价其功过得失,进而深入到对历史事件、历史背景的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学习,让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真相,培养学生们用历史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和建立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他们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学习互助关系,帮助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所有的同学能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教师营造开放、积极、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三、历史教学要由浅入深有厚度深度广度
有一定知识深度的老师注重为学生打好基础,同时更关注为学生奠定历史思维能力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历史教学理念,注重准确表达历史的概念,准确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由于历史概念是抽象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概括,必须体现其本质特征。要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教学的理念,大到一个阶段一段时间,培养学生对历史的事实、特点和规律的概括能力,小到一个历史情况和后果。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教学是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的结合,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形成的能力是知识体系的升华。
历史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知识达到一定深度,才能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历史教学的理念,注重对历史概念准确科学的表达,并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如讲世界历史《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我第一次给学生讲,这一时期的历史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然后介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分为三个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建立于17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在北美和欧洲;19世纪中叶的胜利,在世界确定资本主义体系。资本主义方式的转变有三个: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的改革;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这样解释就为学生提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整体概念,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因此,历史教学必须有一定的深度,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历史材料,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进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总结历史的规律,而对历史事件客观评价是重点。其中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就要求教师注重个性化的教学。如“三次工业革命”一章中,根据教材演示,可以归纳为三大功能。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西方社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古老的东方。在深入挖掘和分析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导致上层建筑的急剧变化,从而导致了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因为英国和法国殖民掠夺,引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这就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经过挖掘和整理,世界近代史的三条线索清楚地凸显,教学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总之,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将为学生一生受益,在今后学生的人生发展中学以致用,历史教学的这一点社会功能是历史独有而其他任何学科无法企及的。因此,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是我们历史教师的永恒责任。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