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
【摘 要】追求有创意的教学设计,联系生活,解决化学问题,有利用于学生对知识的储存,提取和迁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后透析教学过程与效果。
【关键词】知识迁移 自主合作 教学透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0.057
2014年9月初,铜仁市教育局联合松桃民族中学举办了全市2014年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经验交流暨高考总结会。笔者非常荣幸地收到邀请,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中有一环节是组织者让笔者上一节化学展示课,以供参会者研讨。课题是“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本节课实授效果好,学生参与的热情高,也得到了观课专家与听课教师的好评。现呈现本节课的课题实录以及笔者对各个环节的设计目的,与同行分享并真诚期待交流。
一、课堂实录与各环节设计目的
1.创设情景。
[引入]播放“神十”发射视频。
[问]“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飞天的动力从哪里获得?
[生]燃料燃烧。
[问]对。既然燃料燃烧能把“神舟十号”推上天空。用木炭可以吗?为什么?
[生]不行。因为不同物质的燃烧热不同。
[问]燃烧热的定义是什么?
[生]1摩尔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释放的热量。
[问]载人飞船是靠运载火箭产生的动力把它送入太空,当到达一定高度时,箭船要分离。而燃料是填充在火箭里的,用哪种燃料?量是多少?怎么知道的?
[生]计算。
[板书]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设计目的: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怀,同时让学生回顾已有的化学概念。通过设问,层层深入,引出主题“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2.提出问题。
[讲述]燃烧热是属于反应热之一。前面我们已学过各种形式的反应热。
[问]冬天烤炭火为什么要保持通风?
[生]炭不完全燃烧生成CO。避免中毒。
[副板书]
①C(s)+O2(g)=CO2(g) ΔH1=-393.5kJ/mol
②C(s)+1/2O2(g)=CO(g) ΔH2=
③CO(g)+1/2O2(g)=CO2(g) ΔH3=-283.0kJ/mol
[思考]以上三个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燃烧热②在燃烧热的表中怎么没有?
[生]生成的CO不稳定。
[师]要想知道②的反应热该怎么办?
[生]计算。并动手计算。
设计目的:C、CO的燃烧热可从表中查出,但C或CO的反应热却无法查到。提出“要想知道该反应的反应热该怎么办?”的疑问。引导学生得出通过计算来得出反应热、。
3.分析与解决问题。
[问]同学们爬过山吧?不同途径爬到山顶所做有用功是否相同?为什么?
[生]相同。山的高度一样,也就是始态和终态一样。
[投影]不同途径从始态(A)到达终态(B)
[问]这两种途径所做有用功是否相同?为什么?
[生]相同。位移相同。
[投影]从始态(A)到达终态(B)又回到从始态(A)
[问]从始态(A)到达终态(B)又回到从始态(A)所做有用功是多少?
[生]零。位移为零。
[投影]反应体系始态始态(A)到终态(B)最后回到始态(A)。
[讲述]先从A变化到B,这时体系放出热量(ΔH1<0),然后从B变回到A,这时体系吸收热量(ΔH2>0)。然后从B变回到A,这时体系吸收热量(ΔH2>0)。在此过程中ΔH1和ΔH2有什么关系?
[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ΔH1+ΔH2=0
[讲述]做有用功之与位移有关,与途径无关。有用功相当于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所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也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与途径无关。得出盖斯定律。
[板书](一)盖斯定律
(1)内容。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设计目的:本环节是对盖斯定律的理解,让学生从物理中做有用功只与位移有关,而与途径无关。把已有的物理知识迁移到化学学习中来。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用生活解释化学现象,解决化学问题”的化学学科学习理念。
4.练习巩固。
[讲述]有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能够直接测定,有的化学反应由于反应很慢或者产物不纯等原因无法直接测定其反应热,盖斯定律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难题。
[板书](二)应用
[练习](见学案)
设计目的:让学生巩固对盖斯定律的理解,培养学生机智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
[小结]你收获到了什么?
[生]总结。
设计目的:加深对盖斯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专家与同行的评价
莅临观课的专家与同行对这节课给予了评价,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设计新疑,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本节课以播放“神十”发射视频为背景,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入课题。联系生活,解决化学问题,有利用于学生对知识的储存,提取和迁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可堂紧揍、进程流畅。
各环节衔自然,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3.团队合作,积极互动。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合作,团队力量得以充分体现,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
三、教学反思
这节课虽然受到专家与同行的认可,但笔者还是清醒认识到任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播放视频时,由于教室里没有音响,导致视频没有声音,但笔者在备课时没有这一情况进行准备,所以导致本节课留下了遗憾。
2.学案的设计不完善,没有设计学生对教师的建议这一环节。
当然,本节课打破了常规教学模式,让人眼前一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学习过程是很痛苦的,所以笔者在课堂教学时,尽可能地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当我问学生收获了什么时,有位学生是这样回答的“我希望以后的化学都能在这么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调查显示,心情好时学习效率比心情差时的学习效率高20%。
2.学生都是渴望成功的。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有位学生板演,当她花了很大的功夫把答案写出来时,笔者发现她的答案不对,于是提示她的队员“有谁愿意把答案改改吗?”这位学生赶快重新算了一遍,当她把新答案写出来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当然,也感染了其他听课专家和教师。这位学生不愿别人帮她,说明她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最基本的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3.生活中处处是化学。生活化、应用性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与化学有关的现象和问题,这些现象为我们学习化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各学科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生所储存的知识,为化学教学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