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城市中心性与城市发展研究

2014-12-22 00:48胡彬彬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区位商浙江省中心

胡彬彬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组织者,研究城市的中心性是确定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方法。浙江省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截至“十一五”末,已经形成了“抱团式”的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三大城市群。随着深化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探讨如何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培育具有潜力的中心城市等问题,将有利于提高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对浙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对浙江省的城市中心性进行深入研究,这对中心城市的培育、区域一体化的推进以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中心性研究的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强弱,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心性是城市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其《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最先提出中心地和中心性的概念。中心性是衡量中心地等级高低的指标,它指中心地为其以外地区服务的相对重要性,代表了中心城市服务扩散能力的大小。其服务内容包括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等方面。克氏的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并被许多学者不断完善发展。中心地理论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引入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关于城市中心性的定量研究上,许多学者选取的角度和测度方法不一。许迎华主要从人口角度对西安、重庆、成都的城市中心性进行分析;李妮莉采用人口密度、第三产业比重、辐射性行业从业比重等指标对武汉的城市中心性进行分析;俞勇军、陆玉麒则主要通过中心性指数和中心性强度对省会城市中心性进行研究和比较。孙斌栋、胥建华、冯卓琛通过商贸、服务业、制造业、空间相互作用及对外功能五个方面的11 项指标对辽宁省各个城市的中心性进行了分析。

本文对浙江省11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中心性进行研究,计算主要借鉴了孙斌栋的指标评价体系,数据均来自于《2012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分析方法主要采用了区位商法、因子分析方法。运用区位商法可以看出城市某一具体指标的对外服务能力并根据城市11 个指标的区位商得出各个指标的基本部分,再运用降维处理技术即因子分析法,从中提取主因子作为反映城市中心性的综合指标。反映城市中心性的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考虑到指标选取的可得性及代表性,选择城市从业人员作为城市功能的度量指标,则城市是否具有外向功能,主要取决于其一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商,i 城市j 部门从业人员区位商Lqij为:

公式中,Gij为i 城市j 部门从业人员数量;Gi为i城市从业人员数量;Gj为全国j 部门从业人员数量;G 为全国从业人员数量。若Lqij<1,则i 城市j 部门不存在外向功能;若Lqij>1,则i 城市j 部门存在外向功能,因为i 城市的总从业人员分配给j 部门的比例超过了全国的分配比例,即j 部门在i 城市中相对于全国是专业化部门,可以为城市外部区域提供服务。

表1 城市中心性综合指标体系

二、浙江省城市中心性研究及其结果分析

1.各城市的区位商

将原始数据加总成11 个指标,求出城市各指标在全国范围内的区位商,如表2 所示。可以看出,杭州在外贸X2、外资X3、金融房地产X4、社会服务X5、科技研究和综合研究X8等五个指标上表现出较强的对外服务功能;宁波在外贸X2上对外服务功能很强,在制造业X11、外资X3、批发零售业X1上也具有较强的对外服务功能;台州在外资X3指标上对外服务功能最强,在金融房地产X4上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值得关注的是嘉兴和湖州分别在制造业X11和外资X3上表现出很强的对外服务功能;温州在制造业X11上表现出较强的对外功能;丽水在金融房地产业上也表现出很强的对外服务功能。

2.因子分析的过程和各城市中心性的得分

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 对所选取的样本进行因子分析,得因子特征值及贡献率如表3 所示,由于贡献率反映每个因子包含原始数据的信息度,按照主成分总体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选取了四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879%。这四个主成分代替原来所有指标来描述城市中心性,代表原始数据85.879%的信息,可以显著反映浙江省各城市的中心性水平。

为便于对主因子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使其结构简化,也就是使每个因子载荷的平方按列向0 或1 两极分化,即对前11 个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方差最大旋转,经旋转后的正交因子如表4 所示。从表4看出第一个因子F1在金融房地产X4、卫生体育福利X7、机关和社会团体X9上因子载荷系数最大,主要反映了服务的对外中心性。第二个因子F2在批发零售贸易X1、外贸X2、外资X3、社会服务业X5、制造X11上因子载荷系数最大,这说明F2主要反映的是对外开放的中心性、商贸中心性及制造业的中心性。第三个因子F3在高等教育X6和科技研究X8上因子载荷系数最大,主要反映服务潜力的中心性,具体说明城市对外提供服务所具有的潜力,第四个因子F4在交通运输仓储邮政X10上的因子载荷系数最大,主要反映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性。

表2 浙江各市区位商

表3 主因子特征值和贡献率

F1、F2、F3、F4等四个主因子反映了11 项指标信息总量的85.879%,即反映城市中心性指数已有85.879%的把握。主因子的意义是由因子模型中权数较大的几个指标的综合意义来确定的,本研究中主因子F1、F2、F3、F4分别从制造业中心性、商贸业中心性、对外开放中心性、服务中心性和空间相互作用中心性来评价城市中心指数,四个因子的线性组合如下:

表4 四大因子载荷矩阵旋转后结果

F1=-0.058x1-0.065x2+0.093x3+0.263x4+0.13x5-0.084x6-0.247x7-0.001x8+0.312x9+0.046x10-0.243x11

F2=0.257x1+0.271x2+0.316x3+0.141x4+0.319x5-0.086x6-0.07x7+0.042x8+0.095x9-0.093x10-0.02x11

F3=-0.0747x1-0.066x2-0.188x3+0.007x4+0.017x5+0.540x6-0.033x7+0.544x8-0.162x9-0.093x10+0.038x11

F4=-0.092x1+0.117x2-0.353x3-0.212x4+0.04x5+0.212x6+0.038x7-0.322x8+0.067x9+0.596x10-0.093x11

设综合评价函数为F,各因子乘以相应的权重后加总,即得到因子分析综合模型:

F=W1F1+W2F2+W3F3+…+WmFm

根据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模型,得出浙江省各市的城市中心性的综合得分及排序(见表5)。

3.浙江省城市发展的特征及问题

(1)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空间不均衡

由表5 可以看出,杭州市和宁波市城市中心性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符合现实情况,这说明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双核心特征,但是两个城市的主因子得分不同,这反映了这两个城市的职能是不同的,杭州主要得分是在第二和第三个因子上,即除了外贸、外资、批发零售业和社会服务业、制造业方面,还在高等教育、科技研究和综合研究方面具有很强的服务潜力中心性。而宁波的得分主要在第二个因子即外贸、外资、批发零售制造业方面。在F4 即交通运输上杭州和宁波的得分分别为- 0.426、-0.082,且全省大多数城市交通运输仓储的得分为负值,这说明浙江交通运输仓储业发展相对经济发展水平是落后的,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综合来看,杭州与宁波作为浙江省最重要的两个中心城市,分别扮演着全省的中心和门户,这种分工格局的形成,与它们的地理区位是分不开的。中心位置利于进行区域内部的联系和管理,而门户位置则有利于发展区域与外部的联系。台州位居第三,这说明作为沿海城市的台州对外服务功能在不断增强,台州有迅速发展成为浙江省又一新兴中心城市的潜力。三大城市群的城市中心性呈现出很明显的不均衡性,如杭州的综合得分为1.061,而嘉兴和衢州的综合得分仅为0.488 和0.425,其中衢州除金融房地产业的区位商为1.5、制造业为1.09 外,其余指标的区位商均很小,这反映衢州各项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很低,城市对外服务功能比较弱,这将阻碍衢州的城市发展。

表5 城市中心性综合得分

(2)政府绩效存在区域差异

由表5 可以看出,在第一个公因子即卫生体育福利业、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得分上,除个别城市外,多数城市因子得分都较小。从机关和社会团体来看,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带来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员数量的差异。杭州和宁波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部门内(即非机关和社会团体部门)吸收了较多的就业人口,这样就降低了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员占所有单位从业人员的比例。而其他一些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城市因为经济部门就业机会有限,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员比重较高。另一方面,政府绩效影响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员数量。在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负责对经济进行监管和调控。而在浙江市场经济有待进一步完善的背景下,一些城市政府的职能较不明确,容易造成冗员和效率低下。

(3)社会科研体制改革整体滞后

如表2 所示,浙江各城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两个指标的区位商普遍较低,反映出城市在社会和科研体制改革方面的滞后。除了杭州、金华在高等教育X6上的区位商分别为1.1 和1.3 外,其余均低于0.7,远远低于全国水平;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指标X8上,杭州最高,为1.86,其他城市除湖州、金华、台州、丽水外,均小于1。作为制造业大省,浙江省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水平是城市科技实力、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然而浙江省目前在科研体制改革上相对滞后,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主要是由政府和各种事业单位提供,市场化水平较低,尤其是企业的科研能力薄弱,还没有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这将不利于未来浙江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政策及建议

首先,要发挥杭州与宁波各自的比较优势,处理好杭州和宁波两个一级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杭州是全省交通体系的核心枢纽,周边区域城市体系发达,教育、科技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具有优势。宁波作为对外开放龙头,具有天然的深水良港,发展基础好,开放水平较高,宁波又以发展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为主,其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在省内的空间中心性不足,但在外贸和交通运输方面优势突出,随着杭州湾大桥的全线开通,其交通区位在全省无可取代。因此,杭州和宁波具有探索共赢发展模式的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

其次,要协调区域发展,环杭州湾城市群要充分利用科技、教育、人才优势,加快构筑杭州大都市区、宁波大都市区,着力提高其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进而带动嘉兴、湖州、绍兴的发展。温州和台州也属沿海城市,民营经济占城市发展主导地位,双方应加强沟通与合作,促进地区专业化分工,打造浙东南的商贸中心。浙中城市群要加强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将金华打造成为浙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形成浙中乃至浙西的经济增长极,从而加强对湖州和丽水的辐射效应,促进城市发展。

再次,要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提升政府工作绩效。城市政府和社会团体有其合理规模,政府工作绩效与城市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浙江省各城市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通过改革不断提高政府绩效,以此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加快社会和科研体制改革,提高企业科研、服务和创新能力。城市的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城市经济活力的源泉。要使企业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主体作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城市科研体制改革。

最后,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三次产业的比重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换,并审时度势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制造业服务。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浙江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应积极培养物流人才,提高物流服务业效率,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许迎华.对西安、重庆、成都城市中心性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1(6) :43-47.

[2]李妮莉.论武汉市城市中心性与城市发展[J].理论月刊,2004(5) :80-82.

[3]俞勇军,陆玉麟.省会城市中心性研究[J].经济地理,2005(5) :352-357.

[4]孙斌栋,胥建华,冯卓琛.辽宁省城市中心性研究与城市发展[J].人文地理,2008(2) :31-36.

猜你喜欢
区位商浙江省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初心》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基于区位商的合肥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文化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基于区位商法的新疆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