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大平调形成年代文献考证

2014-12-22 20:10王丽萍
创新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碑记滑县剧种

王丽萍

(河南大学图书馆,河南 开封 475004)

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大平调形成年代文献考证

王丽萍

(河南大学图书馆,河南 开封 475004)

随着河南大平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在音乐、民俗、语言等方面的价值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但关于大平调的形成年代,学界观点并不统一。本文基于文献考证,经过比对梳理,认为河南大平调形成于嘉庆道光年间,繁荣于清末民初。

河南大平调;形成年代;考辨;地方戏曲

大平调又叫平调、大油梆,属于梆子腔系统,是河南省继豫剧、越调和曲剧之后的第四大剧种,大平调在发展过程中曾形成以河南滑县为中心的西路平,以河南濮阳为中心的东路平,以山东东明为中心的河东平,因山东东明曾为河南旧地,语言相近,统称河南大平调。

20世纪80年代初,滑县大平调剧团在北京文化界掀起一股热潮,特别是2006年5月,大平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其在音乐、民俗、语言等方面的价值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学者们围绕大平调的起源、形成时间、音乐、民俗和语音等诸多方面展开研究,而关于大平调的形成年代仍是学界尚未统一的难点。

1 学界观点

目前,学术界以大平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有近十篇。其中对大平调形成年代的研究,以直爱妩《河南大平调艺术特色初探》和朱明慧《河南大平调研究》为代表。其余论文如华东师范大学蒋超《从大平调<大登殿>看大平调剧种的豫北方言特色——以西路平代表滑县大平调为例》、阎永丽、程晖晖《大平调、梆子腔与古代军乐》、张超英《“非遗”剧种大平调》和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王亚兵《浚县大平调不应没落的艺术瑰宝》等论文对大平调形成时间的论述均未出直爱妩和朱明慧论述之囿。

目前,朱明慧和直爱妩均认为大平调的形成年代应是在明代,但又有形成于明中叶和明末的具体年代差异。

1.1 明中叶说

相对于明末说,明中叶说是学术界主流观点。明中叶说以朱明慧论证为代表。

朱明慧、阎永丽和程晖晖等人根据《中国音乐词典(续编)》介绍大平调时提到《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记》(明弘治十一年;以下简称碑记,滑台即今河南滑县)副碑记载“以上布施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而认为河南大平调就是副碑中所记载的大梆戏,由此推论出大平调在明代中叶已经是成熟的剧种[1]。

1.2 明末说

明末说以直爱妩论述为代表。

直爱妩所持明末说依据主要有两点:

一是山西商人。山西人到豫北经商由来已久。早在乾隆年间,就有山西商人在这一带经营典当、盐、烟、染坊等行业,他们有了经济实力后,就把家乡流行的戏曲,带到了河南。

二是明末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直爱妩认为,明崇祯末年起义军转战到河南北部时,也把李自成当做‘军戏’的同州梆子带了过来。

直爱妩据此指出大平调是在明末,同州梆子形成的初期,发展到河南,融以当地的民歌小调、乡音俚语逐渐发展演变过来并形成于明末年间的一个地方剧种[2]。

2 观点分析

2.1 明中叶说,论据孤立

首先,《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记》中所记载“大梆戏”是否就是大平调?我们需梳理一下梆子腔在全国和河南的记载。

“梆子腔”最早出现在清乾隆年间进士李调元的《剧话》:“俗传钱氏《缀白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俗呼‘梆子腔’。”[3],而河南关于梆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清乾隆十年(1745年)《杞县志》第七卷《风土风俗》中。[4]

以上文献记载与朱明慧论文中提到的《碑记》副碑记载存在巨大的差异。

现在,《碑记》在河南滑县明福寺中已经难觅踪迹;另据河南滑县文化局的同志介绍,《碑记》早已经遭到毁坏。且不论《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记》副碑中文字记载的真实性,仅就《碑记》记载,而没有关于明中叶流行大梆戏的其他论据,此论据就因缺少旁证而显得孤立。

其次,我们可以从滑县毗邻的县市关于大平调的文献记载入手。从滑县周边县市的戏曲志、地方志中可看到:“清末民初,大平调……先后流入内黄”[5]。“清光绪十三年(1887)有瑞宅平调科班。民国年间,流行颇为广泛”[6]。上述记载,与朱明慧等人的论断存在严重矛盾,在明代中叶形成的大平调到了清末民初才流入几里、几十里毗邻的县市,这不符合常识。

由梆子腔文献记载、《碑记》副碑的存在情况和滑县周边大平调流入文献记载可以看出,明中叶说论据不足。

2.2 明末说,论证偏颇

首先,直爱妩关于大平调形成年代的考证,虽涉及了“西调”对大平调形成的影响,但却忽略了大平调在河南省内的发展情况。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多次发布戏曲禁演公告,秦腔、青戏、罗戏等都出现过,大梆戏或大油梆却没有被提及。

清代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五回描述了乾隆年间开封的剧种:

……又数陇西梆子腔……,本地土腔:……梆罗卷,俱觉伺候不的上人……[7]

从中可看出,当时开封出现了本地土腔:梆罗卷。马紫晨通过调查,指出“梆罗卷”中的“梆”,是尚未摆脱弋阳腔影响的干梆子。[8]

从中可看出河南梆子至乾隆年间还是吸收弋阳腔,与罗戏、卷戏互相搭台演出的过渡形式。这正与《扬州画舫录》:“乾隆年间,各地乱弹演员可相互搭班演戏”所述情况相吻合。

其次,直爱妩提到明末李自成的“军戏”是否就是同州梆子。

清初时人陆次云《圆圆传》说:“‘李自成据宫掖……进圆圆。……即命群姬唱西调。’这里的‘西调’是明末在山陕一带流行的民间歌曲。[9]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末李自成的“军戏”并非同州梆子,乃是明末在山陕一带流行的民间俗曲。

由上述乾隆年间河南梆子仅以梆罗卷这种过渡形态存在,及明末李自成的“军戏”并非同州梆子可以看出,直爱妩所持明末说存在偏颇。

3 大平调形成年代考

《中国戏曲通史》乾嘉之际,以秦腔流布而各地兴起的梆子腔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梆子腔声腔系统。民间的地方小戏也在各地农村滋长起来。但从总的方面来看,它们大都还处于萌芽阶段,犹未成熟。

梆子腔流入河南后,音随地改,逐渐融入当地的民间小调、曲艺、武术等形式,陆续形成了高调(豫剧)、平调和越调等梆子腔剧种[10]。

结合梆子腔发展大背景,河南梆子流行情况,可以看出随着梆子腔逐渐地方化,因随地改,河南省大平调最早形成于嘉庆、道光年间年间。由滑县周边县市地方志、戏曲志可以看出,清末民初是大平调的繁荣时期。

[1]朱明慧.河南大平调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07:41

[2]直爱妩.河南大平调艺术特色初探[D].河南:河南大学,2007:3

[3]张庚、郭汉成.中国戏曲通史(下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768

[4]滑县戏曲志编辑委员会.滑县戏曲志.[M].安阳:滑县文化局编印.1982:24

[5]史其显主编.内黄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558

[6]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浚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821

[7]李绿园.歧路灯(下册)[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0: 744-745+757

[8]马紫晨.河南戏曲史论文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79

[9]张庚、郭汉成.中国戏曲通史(下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766-767

[10]马驰、苏柳.河南戏曲知识问答1000题[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13

J825

A

1671-0037(2014)05-102-1.5

王丽萍(1980-),女,硕士研究生,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碑记滑县剧种
乾隆《翼宿神祠碑记》与戏神信仰的正名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滑县新篇章
《重修建立玉皇庙记》碑
滑县120急救中心集体献血忙
重修龙泉寺碑记所见明代寺院经济
滑县“健康中原疾控行”活动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