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牟莹莹 李小彩 刘 翔
为满足环境管理和环评工作的需要,环保部出台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和《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两项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于今年公布了修订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130-2014),这意味着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又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下面笔者就带大家认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规划环评”)和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开发区环评”)。
规划环评与开发区环评均是战略环评在我国的具体应用和发展,既相互联系又具有各自的特征。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更加重视对地方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国务院进行编制的区域的开发进行环境评价,开发区环评则适用于层次较低、范围较小的类似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等次区域开发规划的环评,如表1所示。
规划环评的评价重点在于规划目标与其它相关规划的协调性、相容性以及环保目标可达性等。开发区环评则更加关注区域环境容量,且其环保措施仍以末端治理为主,如表2所示。
环评文件的编制要求如表3所示。
(1)具有科学性。构建一个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用科学来规范,这有利于检测战略实施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动态研究发展。(2)注重层次性。根据适用对象层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目前,我国在规划环评中的分层方式为:部门、地方层、区域层、决策层和国家层。(3)构建相对独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注重评价指标体系的独立性,对不同部门或层次需要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4)全面系统。指标体系应全面且系统,既要保证各体系的独立性,又要建立不同体系之间的关联。(5)实用性。指标体系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于获取信息、测量数据、调控环保措施等都能发挥作用。(6)协调动态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指标体系应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信息采集方式的更新、新环境标准的推出而动态修正,并能在动态发展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保持体系的相对稳定。
表1 适用范围对比分析
表2 评价重点对比分析
表3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要求
(1)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首先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规划环评指标,再通过主观分析、层次分析、灰色关联等方式探讨指标的权重。(2)建立过程。首先对区域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受到影响的环境因素;其次,确定环境因素的受影响程度;最后对战略环境效应进行分析评估。(3)确定指标的权重。综合考虑指标的重要程度和指标对综合测评的影响程度,对每个指标进行对应的加权操作。常用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包括定性法、半定量法、层次分析法等。(4)选取单向指标标准值。在确定单向指标标准值时,一般参考国内已经取得较好发展地区的值。(5)合成评价指数。首先,计算单向评价指数。根据指标的作用特点,包括正向指标、负向指标、适度指标。其次,计算中层评价指数。以各单项指标权值为依据,运用线性加权法进行计算。再次,计算高层评价指数。收敛中层指数,得到高层指数。最后,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对高层指数进行再聚合计算,得到综合指数。(6)对综合评价指数进行分级。经过多方分析验算得到以下分级方法(单位为分):发展不协调:0-19;不能可持续发展:20-39;可持续发展程度弱:40-59;可持续发展程度中:60-70;可持续发展程度强:80-100。
笔者使用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对一个开发区做了具体的环评工作,下面就是具体的操作。
(1)了解开发区的环境状况。了解规划面积、产业定位,分析建设规模、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规划。(2)采用合理的评价体系。第一,运用调查分析法研究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第二,通过筛选法确定规划方案。第三,通过层次分析、专家判断等方式分析环境影响。第四,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情景分析等方式对环境影响进行推测。第五,通过评估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费用与效益等方式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做出规划。(3)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估生产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影响较大的因素,寻求解决方法。
重视规划环评与开发区环评工作,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后应注重完善评价体系,全面考虑不同层析对评价指标体系的需求,协调评价体系的独立性和系统性。在实践中促进评价指标体系的成熟,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