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式德育:德育人文关怀的再现与重构

2014-12-19 14:18冯荣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缔约契约德育

德育现代化要求师生应该建立起平等的契约关系。契约式德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自主确定德育目标、载体和方案,并且平等地与教师签订发展契约,教师则按照契约要求引领学生朝着德育目标发展。从内涵上审视,它蕴含的是德育主体间的双向期待;从本质上拷问,它实质上是人本德育的真实显现;从逻辑上去探析,它彰显的是德育转型的现实需求;从价值上去追索,它体现的是人性关怀的本质要求,不仅促进了人性的自由全面发展、满足了德育个体的心理发展需求,而且更是促进了德育师生关系的重构,提升了思政教育的人本价值。

契约 德育 再现 重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契约的社会,“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即便是在今天,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也不能割裂契约关系而独立存在。比如,企业与员工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契约,学校与学生存在着教育与被教育的契约等。从观念形态上来表征,契约实际上体现了自我的目标理念、价值追求与指导思想;从实践系统上来分析,契约更多地彰显了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双向激励与平等关系。建立契约就是要充分体现缔约双方的自主性、平等性和自觉性,实现彰显人性、平等互赢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若将契约迁移到学校德育的视域,必然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有助于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时代要求相契合的现代德育。

一、内涵审视:德育主体的双向期待

“契约”一词来源于古拉丁语“contracts”,意为“交易”。其主要特征为“选择缔约方的自由、决定缔约内容的自由和选择缔约方式的自由”[1]。从狭义上来说,“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2]现代汉语词典则将其定义为“双方或多方协商后订立的共同遵守的条约”。契约,从本质上来讲调整的是缔约双方的伦理关系、行为规范和其他共同的约定等。契约已经相对较为普遍地存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并且显性地以行为制度规范、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奖惩规章、职业目标规划等方式所呈现,甚或隐性地以普世的人本价值追求、文化涵养积淀、精神品格培树、情绪心理期待等为有益补充。总之,契约关系及其内在原则是基于交换关系而自由、平等建立的,它所涵盖的精神不仅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民主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在灵魂,更是高校推进民主管理、彰显人文关怀的牢固根基。

契约式德育,究其理论内涵可归结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自主设定目标、自主选择载体、自主设计详案,并且平等地与学校签定德育发展契约,同时按照该契约的要求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获取因实现德育目标的相应奖励;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则按照契约要求引领学生朝着德育目标发展。进一步剖析可知,契约式德育体现更多的是自由、平等的人本理念,它以学生与教师、与学校制定共同认可的教育教学理念甚或校园管理制度等为重要抓手,以实现学生个性扬长发展为最终目的,以彰显德育人文关怀为价值回归。在此,德育主体间因为缔约而彼此期待并相互监督。换句话说,学生身上蕴涵着教师的期待,教师的身上也凝结着学生的期待。比如,学生期待按照缔约的内容获得教师的认可、赞誉或者惩处,而教师则希望学生按照约定完成预定的德育目标,进而以他们的完成度作为自身的期待回报。当然,德育主体双方作为缔约的当事人,也相应地有贯彻、监督甚或调整契约的“法理”义务,更有着规范双方是否诚信履约的“道德”义务。

二、本质拷问:人本德育的真实显现

人是“宇宙之精华”,是“万物之灵长”,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人,德育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价值,也失去了方向和生命力。同时,“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在一切生命中,人的生命具有最高的价值。“现实中的人绝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他人和外界的教育和塑造;相反,每个人都能够正常地且‘自由、‘自觉地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活动当作是意识的对象,能动地予以支配”。[3]正因为是每个个体都是自我负责的人,是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即使是在多元的价值社会中,同样内蕴着寻求自我的满足与安宁。因而在现代德育中,必须将以人为本作为主导德育理论和实践的核心理念,不仅要贯彻在目标层面,更是要寓含于实践层面。也就是说,“德育的终极意义并不仅仅是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真正拥有世界,拥有自己”。[4]

以人为本,从“人”的“存在”去考量,展现的是对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和人的发展的观照,其自身蕴含着的是丰富的人文精神甚或人文关怀。因此,从理念本质上讲,基于师生平等关系发展而来的契约式德育,是对“物本”德育的摈弃,它并没有要求学生无条件地顺从,并且也没有把原本具象于现实生活的一些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分割为一些抽象的符号、概念或文字,刻板地灌输给学生,恰恰相反的是挣脱了“教条主义”的束缚,从自由缔约进而走向超越“灌输”;同时,契约式德育,还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更多地着眼于学生个体的积极因素和自我发展,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训诫抑或病理式地说服,充分地彰显了立足于生、着眼于事的“生本”德育的基本思想,更加地凸显了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除此,契约式德育重构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注重共性制约的同时,更加突出地强调了德育个体的个性发展、扬长发展、自由发展,继而根据不同的个体缔约不同的德育目标与内容体系。因而,从这些层面上来讲,契约式德育真实地再现了德育人文关怀的内在价值: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三、模式凸显:物本德育的时代摈弃

综观德育的发展史,以“人”为本古而有之,并且蕴含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精神之中。如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提出的“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但总体上来看,现代德育的人本思想源于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确切地说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从本质上剖析,我国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在反对“物本”、“神本”,以及肯定人的价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同性。这一点,从现今社会发展的视野中去观照,德育模式必然要求不断地比较创新和批判继承。endprint

而纵观传统的“物本”德育模式,传统德育的视野更多地关注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强调更多地是学生品质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要求学生的行为方式与教育效果相对应,对学生的品德鉴定、技能考核等评价方式相类同。同时,受传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权威关系。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处于受支配地位,独立思考和自主发展的意志被压抑,学生个体的特性得不到体现,人格得不到尊重。最后,意识形态的无条件灌输成了必然,学生成了被动接受信息的机器,其德育效果不言而喻。如此一来,正如当代中国著名教育理论家鲁洁教授所言,“本来应该是充满人性魅力的德育活动,现在变得毫无主观能动性,枯燥乏味且令人厌烦,没有一丁点道德意义”。因此,德育的转型必须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不仅仅要有现代化的德育,更要突出地体现德育现代化,从而最终实现加拿大著名教育哲学家克里夫·贝克所构想的那样“以师生之间的对话取代教师的独白和灌输,以平等的心态重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并且通过彼此对话发出真诚而温馨的合作,让师生的心灵切切实实地相遇,在相遇中萌发碰撞与融合,最终让德育焕发出人性的光芒与魅力”。也正是契约式德育,真正的摆脱了物本德育的束缚,以建构平等、开放的师生关系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价值追求。从这点上来说,德育现代化悄然地走向了契合。

四、逻辑探析:德育转型的现实需求

毛泽东曾经指出:“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首先决定那一形态的文化;然后那一形态的文化又坚实地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文化环境日益开放和复杂。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转型也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当然,这种发展既包括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变,又包括现代德育的不断超越和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更突出强调了“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并且把它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德育的思维视角也需要发生改变,并且必须而且只能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另外,作为社会文化思想支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先进的社会思潮,民主管理进程加剧、自由平等思想凸显,也必然要求德育的现代化转型。除此,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民主意识、法律观念、公平诉求、个性张扬也日益深化,迫使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进而重新审视和解构德育模式,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五、价值追索:人性关怀的本质探寻

任何一种教育实践活动都是依靠人来实施的,并且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基础之上,出发点和落脚点也都是人。人可以说是价值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价值回归的不二尺度。因此,人是德育的内在规定,“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然而,现实中的人“绝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外界的塑造;相反每个人都能够‘自觉、‘自由地将自己的生活及实践活动看作是意识的对象,能动地进行支配”。因此,德育现代化,必然要求有“人”的自觉参与、独立支配和相互协商。也只有如此,德育才有可能渗透着对人的尊重,使其具备了某些主体性因素。这些都是和契约式德育所积极倡导的基于自主性、自由平等和谋求个性发展的立足点相适应的。

现代德育实践还充分地表明,基于平等关系构建的契约式德育,更多地孕育着主体性的建构。首先,满足了德育个体的心理发展需求。每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发展进度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间并不完全相同,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的心理发展可能有着显著的差别。契约式德育基于学生个体当前的主导需要,着眼于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较为契合学生不同心理需求的本质要求。其次,促进了德育师生关系的重构。契约式德育有着双向期待特征。在契约的督促和约束下,学生围绕缔约的德育目标自主探究,教师则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转变成启发、鼓励、引导。学生作为德育发展的主体,谁也无法替代。再次,呈现了德育工作效果的多样。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发展模式,契约式德育注重引导个体自主缔约发展目标,不断地调控自己的道德行为,从而最终推动各自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最后,提升了思政教育的人本价值。契约式德育以学生个体需求为出发,以学生道德提升为归宿,以学生的自由发展为追求,充分彰显了现代德育的人文关怀。作为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具体实践模式,其关注更多的是人的价值、人生意义、人生理想等人的本质性、终极性问题,体现以人为核心的特征,真正实现了恩格斯提及的“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

总之,契约式德育着眼于和谐的师生关系架构,批判继承了传统德育相对模式化、机械化的思维方式,更加凸显对人主体性的尊重,并立足于个体的秉性需要,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回归人性,超越灌输,充分彰显了德育对人的主体地位的推崇、对个体需求的考量和对人性发展的尊重。从而也使得德育现代化转型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

参考文献

[1] 徐金海.论班级契约管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6).

[2] [法]J.E.M.波塔利斯著,李浩培,吴传姬,孙鸣岗译.拿破仑法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 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 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冯荣(1982-),男,浙江临海人,台州学院教工团总支书记,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任洪钺】endprint

猜你喜欢
缔约契约德育
一纸契约保权益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强制缔约的请求权基础分析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出租车承运人的强制缔约义务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
强制缔约制度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