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成功与否,与教育过程中是否注入爱的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却出现了教育与爱分离的现象。本文首先分析了教育需要爱的原因,然后通过国家教育导向的偏失、学校的异化和教师形象的扭曲三个方面对教育与爱分离的现象进行了审视。
教育 爱 幸福 分离
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国家的重视。《礼记》作为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在其《学记》篇中振聋发聩地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思想。而何谓教育?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1]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什么是教育》一书中给教育的定义是“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途,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教育关心的是,人的潜力怎样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并给予重视,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怎样充分生成。”[2]但是无论教育的内涵如何,教育的效果是否会呈现出来,教育的重要作用能否被体现出来,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受教育手段正当性的影响,其中最根本的、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就是在教育中注入教育者的爱,即需要教育爱。然而,教育工作为什么需要爱的注入?
一、教育爱的因缘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万事万物都需要爱的存在,而作为高级灵长类动物的人也是如此。格兰·莫斯利也认为:“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它是一种需要,一种饥渴,而这些都是极其自然的。谁要是不奉献爱和接受爱,谁就无法幸福地生活。这就是对法律的履行和对生活的实践。”[3]教育,作为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也是需要这种基本情感的注入的,然而在这种基本情感注入之下,却隐含着无限的“生机”。
1.教育的归宿——实现受教育者的幸福
教育的归宿是什么?不是升学率,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不是“学而优则仕”的捷径,而应该是教育者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受教育者实现自己的幸福生活。教育行为实施的结果,是培养出了各种类型的专业人才,但这些专业人才所掌握的特殊技能是他们谋生的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实现自己人生的幸福,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讲的:“既然目的是多样的,而其中有一些我们为了其它目的而选择,例如钱财、长笛,总而言之是工具,那么显然,并非所有目的都是最后的目的。看起来,只有幸福才有作末尾的资本,我们只为了它本身而挑选它,而肯定不是因为其它别的什么。”[4]
其实教育也是有能力实现受教育者的人生幸福的,如通过向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也在知识和好奇心的相互作用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为他们走向幸福的人生奠定了牢固的基石。然而其关键是能否将这种理想变为现实,能否沿着这美好的初衷一路走下去,这就需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来实施教育,其最关键的就如上面所提的,在教育中注入爱。
2.用“爱”来承接教育的使命
人是需要爱的动物,爱的存在,使得人类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战胜恶劣的环境,成为地球上整个生物界的统治者;爱的存在,使得父母能够给予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使人类这一主宰能够得以延续;爱的存在,使得孩子能够从父母那里获得爱的满足,才能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才能保证人类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爱的存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冰冷,而是温暖的,使得整个社会不是满目疮痍,而是花开满地,正如赵汀阳先生所讲的:“每个体验过关心别人的人肯定知道,对他人的积极情感确实是美好经验,当我们去帮助别人时,心中便是蓝天白云,海洋草原。”[5]
因此,在教育活动中,面对需要爱并且能够给予别人爱的学生,只有注入爱的要素,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受教育者的幸福。在教育活动中,只有注入爱的因素,才能使教育者将目光投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仅仅停留在成绩上,才能够更加关注学生身体、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在教育活动中,只有注入爱的因素,才能将爱注入到教育资源的投入和教育观念的革新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本身存在的差异以及不同个体的受教育权,才能以“以己之心,推及他人”的态度,把实现学生的人生幸福作为自己的责任,才能实现所有学生的幸福。
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爱与教育并不是同时出现的,爱与教育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二、教育与爱分离的现状
对于教育与爱分离的现状,本文主要是从国家教育导向的偏失、学校的异化以及教师形象的扭曲等方面进行分析。
1.国家教育导向的偏失
教育作为国家事业的一部分,深受国家教育导向的影响。如果国家的教育导向中缺乏爱的因素,必将导致整个教育事业教育爱的缺失。下面我们从国家对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的制定几个方面来探讨国家教育导向是如何在教育爱的方面发生偏失的。
(1)教育目的的偏失
教育目的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一切教育行为都要围绕着教育目的进行。在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包含在教育方针之中,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这样的教育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符合国家的最高利益要求,是马克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带领我国教育事业走向一个新台阶。但是,从学理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教育目的,就会发现其中缺少了一个重要要素,即对受教育者的爱。
我国的教育目标虽然期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实现发展的目的是什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即经济目的和政治目的,缺少对受教育者自身问题的考虑,这与教育实现受教育者自身幸福的最终目的存在出入,换句话说,国家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教育本身想要实现的目的,而是希望通过教育实现教育之外的目的。虽然个体的利益要服从集体的利益,但是在没有特殊矛盾时还是需要考虑个人利益的实现的。endprint
(2)教育政策的偏失
资源是有限的,而对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因此要实现最大的效益,就需要对资源的分配进行有效的平衡。对教育资源的分配主要是由国家以教育政策的形式实现的。国家的教育政策,是在教育目的的导向下,在我国现有的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针对教育问题实施的政治措施。教育目的对于当前教育发展的影响是间接的,而教育政策对当前教育政策发展的影响却是直接的。纵观我国现行的教育政策,在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精英化教育等政策中,会发现其中仍然存在着爱的缺失。
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非常明显的国家,这种二元结构的存在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资源的偏向上,还体现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存有数量巨大的农民和农村,但是在这广大的农村地区,却经常出现教师资源缺乏、教学硬件设施缺乏等问题,而在城市里却有着教师饱和等现象,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直接导致偏远农村孩子教育权受到侵害。此外,为了有更好的生活,很多农民选择放弃耕种的工作,选择去城市打工,形成了大批农民工,他们中的年轻人往往带着自己的需要上学的孩子进了城市。但是城市教育的户籍限制,又使这些孩子无缘优秀的教育资源,其教育权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不再显得“高档”,变得越来越普遍化,但是在这种普遍化的趋势中,又呈现出不平等的倾向,“985”“211”等精英化学校,吸引了众多的教育资源,相对的一些普通高校却因此失去了成为精英学校的资源动力,试问有多少高校是精英化的高校?有多少学生能够进入精英化高校?普通高校学子们的教育权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尊重?
2.学校的异化
西周时,实行“学在官府”的政策,所有的学子只能进入由政府创办的学校学习,但是这时的学子必须是一些有着一定经济基础的贵族子弟。为了打破官府对教育资源的垄断,孔子创办了私学,让贫民家的学子也可以接受教育。学校,是一个充满爱的、神圣纯洁的地方,没有功利,只有快乐和幸福。但是,随着社会功利化现象的加剧,学校也渐渐地出现了“爱”的异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批评和指责。
首先,这种“爱”的异化表现在由“爱学生”转变为“爱钱”。本来学校应该是一方远离“钱财”的“净土”,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应该是教师的职责,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是教师不容推辞的责任,但是随着学校一些政策的颁布和一些教师行为的“模范”作用,学校渐渐地由“以学生为本”变为“唯利是图”,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各种辅导班的建立,这一方面加重了学生家长的负担,对于那些由于经济条件不能进辅导班的孩子是极大的不公平,对他们的人格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会造成他们对“利”的追求,对于学生以后人生的幸福会造成错误的导向。
3.教师形象的扭曲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对教师形象的描绘,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孔子曾经这样评价弟子颜回:“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夫子简短的评价,表达出对弟子深切的关怀,他时刻在关注着弟子的一举一动,时刻准备着根据弟子的特性来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夫子在说这句话时的笑容似乎就在我们面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此,更在于对学生深深的爱意,以及在这种爱意基础上对学生未来人生幸福的关切。但是现在教育队伍里的一些教师,使这个神圣的职业变得不再神圣,究其原因,是教师因其缺乏教育爱而造成的教师形象的扭曲。
我国的教育目标中明确提到,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是对学校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但现在很多教师似乎出现了“选择性失明症”,对学生的“智”即学习成绩异常地关心,而对“德体美劳”却忽视,甚至无视;在功利化风气的熏陶下,部分教师的主要职业似乎变成了校外的辅导班,而学校的教书育人却成了“副业”,这使得教师不再关心学校的学生,对他们应负有的责任也无形中推脱掉了。
三、重塑教育爱之策略
教育中爱的缺失,严重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因此面对教育与爱分离的现象,应该亡羊补牢,及时地采取措施,以保证教育的健康发展。
首先,作为社会发展引导力量的政府,需要重新制定教育的发展目标,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取得平衡,从关注功利性、工具性转为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尤其需要加大对一些偏远地区的教育投资,以保证其教学硬件设施的齐全,从而使偏远地区的孩子的受教育权得到有效的保障;最后,还要加大对教育政策的改革,增加其民主性和科学性,增强对教育爱的体现,使教育能够代表全社会的利益,从而避免因政策的仓促出台而造成的不便。
其次,作为培养人的专门场所的学校,要重新对自身的位置进行定位,明确学校的“伊甸园”“象牙塔”以及“精神乐园”的性质,将“功利化”完全驱出学校这一方“净土”;要丰富学校生活,使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活动,培养其个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转化为真正的智慧,以保证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要恢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校生活的主人,以激发其主动性。
最后,作为教育实施者的老师,首先要做的是净化自己的心灵,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教书育人的身份,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而不是经济利益的守护者;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要采取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材施教,以使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现在这个学习化的社会。
——————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
[2]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1991.
[3] 转引自谢桂新.论爱与教育(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4]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 钮东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
_19492625.htm
[6]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任胜涛(1980-),男,河南清丰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心理中心讲师。]
【责任编辑 任洪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