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运明 福建宁化县淮土畜牧兽医水产站 365416
为了掌握和了解宁化县牛寄生虫主要虫种、流行规律,从而探讨防治寄生虫病的对策,笔者自2012年1月至12月,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宁化县淮土乡张某牛场进行调查,现将牛场常见寄生虫感染情况和防治体会汇报如下。
1.1 粪检 选择我县淮土乡张某牛场,在每个季度末,从直肠采集新鲜的未成年牛和成年牛粪便各10份,共80份,分别编好号,保存在4℃冰箱待检。
1.2 屠宰检验 每个季度末,随机选择经屠宰的成年牛,检验2头共8份,用无菌剪刀和镊子,取有疑似虫卵的肠黏膜,依次编号保存在4℃冰箱待镜检。
1.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特点,综合分析可初步诊断。
1)用饱和盐水溶液漂浮法检查牛粪中的虫卵;
2)检验经屠宰的牛,用无菌剪刀和镊子取肠壁上的结节,放于载玻片上,滴50%甘油溶液,盖上另一张载玻片镜检。结合家畜家禽寄生虫图册[1]、动物疾病诊断图谱[2]来辩认虫体、虫卵类群。
1.4 牛场饲养管理调查 该牛场日常除饲喂颗粒饲料外,冬季饲喂青贮料,春夏秋季兼喂一些青绿饲料,白天有时放牧饲养,每年3月份、10月份用左旋咪唑驱虫两次,牛舍靠近生活区,卫生环境一般。
牛场感染寄生虫的区系[3]分析:收集到的结果有绦虫(牛囊尾蚴)、吸虫(肝片吸虫)、线虫(犊牛蛔虫、牛食道口线虫又称结节虫),见表1。
2.1 不同季节对不同蠕虫类群的易感性 从表1可见,牛场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寄生虫,在适宜温度和湿度的季节,更为活跃,犊牛蛔虫在春季寄生虫卵、虫体最高为34个,其次是牛囊尾蚴25个;在夏季牛囊尾蚴感染最高达28个,其次是结节虫24个,尚未找到肝片形吸虫;在秋季感染犊新蛔虫最高为36个,其次是牛囊尾蚴为15个;在冬季,没有找到牛囊尾蚴和牛食道口线虫(结节虫),犊新蛔虫和肝片形吸虫仍有感染。
2.2 不同日龄的牛对寄生虫感染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总感染率为37.50%,阳性牛平均感染强度为8.58。犊牛对蠕虫类的感染率更高,为29.55%,平均感染强度为9.58;成年牛对蠕虫类的感染率仅达7.95%,平均感染强度为4.86。
表1 春、夏、秋、冬季牛场感染寄生虫虫种分布 个
表2 犊牛、成年牛感染寄生虫对比情况
从调查结果说明:牛场感染寄生虫的现象还是普遍的,必须引起养牛业主的高度重视。不同季节、不同日龄的牛感染的情况都不同。经调查表明,168份样品的总感染率为19.64%,春、夏、秋三个季节牛场的寄生虫感染率较高,犊牛的蠕虫类感染率比成年牛高,说明养牛业主驱虫时忽视了犊牛寄生虫的预防,不能有效控制寄生虫的感染。
1)粪便处理是否妥当,是控制牛寄生虫病的关键。养牛业主把牛场建在离生活区较近的地方,卫生条件差。牛舍的粪便和垫草要清理干净并堆集发酵产热杀灭虫卵,防止牛接触猪粪、人粪,保持牛舍干燥和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
2)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增强牛体自身的抗病力,是有效防止寄生虫病发生的有力保障。犊牛与成年牛、母牛和犊牛分群饲养,以防虫卵交叉感染。
3)合理的选用驱虫药物,是控制寄生虫病的重要方法。用丙硫咪唑、左旋咪唑、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硝唑尼特和巴龙霉素等多种药物交替使用。
4)正确掌握和及时实施驱虫的时间,是驱虫的重要手段。早期用药物预防,可保护小牛健康,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驱虫周期不能太短,最好一年3次,每年的2月、6月和10月份。
5)在深秋和冬季有计划地对牛舍及周围清扫,除去乱草杂物,对地面、墙角、自然缝隙及时喷撒药物,并用泥灰封死,造成不利于寄生虫生活和繁殖的环境,这样可消灭大部分越冬的虫卵,对寄生虫的预防有良好效果。
6)尽量少放牧,选择适宜的放牧时间和地点,注意牧地上线虫的幼虫和虫卵出现的时间,应尽可能避开早、晚和阴雨天放牧;在春、秋雨季节,沟渠两边、水洼、泥沼、水塘的近水处不得放牧,而应选择高燥岗地,饮用自来水或流动的河水,减少寄生虫的感染。
7)调查结果表明牛囊尾蚴、肝片形吸虫、犊新蛔虫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感染,由于牛囊尾蚴、肝片形吸虫等是人畜共患病,还要注意昆虫类(疥螨、蜱、血虱、蚊等)寄生虫,会传播人畜共患疾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接触牛、食牛肉等,因此,应引起人医、兽医和养牛业主的高度重视,要进一步加强防治指导。
[1]江西省家畜防疫站.家畜家禽寄生虫图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2]范国雄.动物疾病诊断图谱[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3]孔繁瑶.家畜寄生虫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