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明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兽医站 352107
大肠杆菌是引起仔猪黄痢的主要原因,年龄不足1周的仔猪极易成为危重肠道传染病感染对象。该病主要易发对象为出生后7 d内的仔猪 (以2日龄仔猪为主)。母猪的初乳质量和生存环境直接影响该病的患病率。发病年龄越小,病死率越高,2日龄仔猪患病率高达92%。2014年6月,笔者诊治一例仔猪黄痢,现将诊治过程及体会报道如下。
宁德市蕉城区某猪场一头母猪于2014年6月15日产下12头仔猪,仔猪出生时体况正常,在12 h左右突然有2头仔猪迅速消瘦、虚弱、意识模糊、全身衰弱,很快死亡;同窝其他猪也相继发病,仔猪腹泻不止,患猪粪便呈黄白色或黄色水样。
患猪精神沉郁,停止吃乳,脱水,迅速消瘦,由于脱水和电解质的丧失,患猪双眼下陷,腹下皮肤呈现紫红色。病情严重患猪的阴户顶端呈红褐色,萎靡不振、虚弱、意识不清,最终逐渐死亡。其他猪相继发病,排黄色糊状稀便,含有小气泡或凝乳块,有腥臭味,在捕捉、挣扎和鸣叫时,肛门冒出稀粪,腹泻愈来愈严重,次数频繁,肛门松弛,不由自主流出稀粪,沾污仔猪及母猪全身。
死亡仔猪全身毛发粗乱,身体干瘪。解剖可以观察到肠道颜色鲜红,肠壁薄弱、松垮、肿胀。小肠有急性卡他性炎症,肠黏膜充气、血流不止;小肠中也存在黄绿色粥样凝乳块,腥臭味浓烈。回肠、空肠、结肠内含多量水样物及大小不一的黄色颗粒物。胃内含臭味浓烈的凝乳块,胃黏膜呈红褐色,病死猪存在出血现象。肝、心、肾表面存在较小的凝固性坏死和出血点。病死猪肝脏还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腹内存在大量红褐色液体,腹股沟淋巴结肿胀、出血。
提取死猪相关病料,送检[1]。
4.1 镜检 取病死仔猪的肝、脾和肠系膜淋巴结,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少量散在、无荚膜、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4.2 细菌培养 无菌操作采集病死仔猪肝、脾、肠系膜淋巴结接种于鲜血琼脂、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4 h观察结果。血琼脂平板上均有菌落生长,为圆形、边缘整齐、微隆起、光滑、灰白色、不溶血的中等大小菌落;麦康凯培养基上为红色菌落,取单个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菌落形态与病料涂片中的细菌相同。
4.3 生化试验 分离菌能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产气;能产生靛基质,不产生硫化氢,不分解尿素,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
通过生化试验证明,临床上分离到的细菌为大肠杆菌。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死猪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仔猪黄痢。
当前针对仔猪黄痢普遍使用抗微生物和微生物生态制剂治疗该病。笔者根据该场发病仔猪症状,全部采用长效康泰肌肉注射,0.2 mL/kg,1次/d;对病情严重的患猪第2 d再注射1次,口服宝树红净(主要成分为土霉素),每头仔猪口服2 mL,2次/d,连用3 d。同时给仔猪充分灌服新鲜干净的口服补液盐,对病情严重的患猪再配合用中药制剂方剂:白头翁2 g、黄连 1 g、黄柏 2 g、秦皮 1 g、丹皮 1 g,水煎,分2次口服,连用3 d。治疗过程中结合添加酵母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药效。用药治疗的同时要做好猪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母猪喂乳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拭乳头和乳房。
经过针对性治疗,其他10头患病仔猪症状消失,病情好转,取得明显治疗效果。
发现仔猪出现黄痢症状,必须立即进行治疗,这样对于病情的抑制和治疗尤为重要,待到疫情蔓延到整个猪群时再进行治疗,其效果并不理想[2]。
对于仔猪黄痢,关键在于预防。预防该病必须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在母猪生产前,全方位冲洗、彻底清扫、全面消毒产房。同时确保产房始终处于干净、整洁,不能将粪尿和污水进行堆积,做好保暖和通风工作。注意母猪自身消毒事项,将母猪的身体、阴户、乳房进行彻底消毒(使用0.1%聚稀戊二醛消毒液),清洗完成后,在喂养仔猪前挤掉母猪乳头前几滴乳水。母猪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母猪进行分段饲养。
注重母猪接种免疫,增强自身免疫力。仔猪出生后最好尽快吃母乳。仔猪黄痢血清类型复杂,病菌抗原和人工免疫的难题依然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养殖户加大哺乳母猪饲养管理力度,避免乳汁分泌有限或过于黏稠,导致仔猪无法消化,引起该疾病。由于注射疫苗的技术、成本、效果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养猪户并不考虑人工免疫。普遍将抗血清或母猪血清注射给仔猪,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该病的患病率,注射疫苗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治疗该病时,坚持补液强心、抗菌止泻为基础,并针对患猪的实际症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这样便能有效治疗该病,避免疫情蔓延。
[1]马国强,戴远棠.浅谈仔猪红痢和仔猪黄痢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26(5):254-259.
[2]郑松.一起哺乳仔猪黄痢的诊断与综合防治体会[J].福建畜牧兽医,2010,32(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