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文献综述

2014-12-16 18:44韦晓乐
2014年32期
关键词:收入差距文献综述

作者简介:韦晓乐(1989.06.27-),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研究生。

摘要:近年来,居民的收入来源中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其重要的一项,逐渐加深地影响着居民总收入以及投资行为,也已成为国民富裕程度中的重要指标。然而因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的伴随,日益扩大的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成为影响收入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财产性收入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在汲取以前学者精华的基础上,探究影响居民财产性收入更为广泛的因素,为以后的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产性收入;收入差距;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随之不断的变革与发展是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对于居民来说,他们的整体收入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居民的财产积累速度、规模和多样性不断加大,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越成效,另一方面在转型和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问题日益凸显,除了工资导致的贫富差距的增大外,财产性收入的差距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又创新性的提出了一个政策亮点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一政策亮点的提出对于切实改善民生、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等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而目前对财产性收入的界定还未完全统一。由于财产性收入具有“马太效应”,富裕的家庭积累了大量房产和金融资产,这些财产生成了收入,长此以往会导致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出现“贫者更贫,富者更富”的局面。(迟巍,蔡许许,2012)。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学者都日益关注财产性收入差距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财产性收入。根据欧美国家的经验,衡量一个国家公民富裕程度的标准主要是看财产性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崔玉,2009)。因此国外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财产性收入和分配。国外学者的研究方向基本分为四类:

(1)形成居民收入差距原因之一是原始财产的不均等分配。其中一部分学者倾1向于财产的不平等加剧了收入差距。萨缪尔森认为所继承、所获得的财富差别导致了收入方面的不平等。Galor、Zeira(1993)认为个人的人力资本决策是受初始的财富水平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劳动力市场的差异,收入差距也进一步扩大了。Pryor(2006)对1975-2000年美国家庭收入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导致美国家庭收入差距扩大的首要原因就是家庭财产性收入差距。但是,仍有一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财产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收入分配的差距有所缓解。Sabot等人(1996)发现当收入不平等程度比较低时,储蓄额和投资率也会相对较高的,当低收入者受到高收入者的适当激励的时候,他们会选择多投资很多工作,并从其中获得更多收入。Greenwood、Jovanovie(1990)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低收入者会因为初始的财富过少,无法享受到金融服务,从而导致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收入低的人会跨过门槛,享受到金融的服务,收入的差距也会随之逐渐缩小。

(2)财产性收入与总收入关系以及影响财产性收入的经济政策。Harsanyi,J.C.(1953)曾指出消费和收入水平、社会收入分配状况构成了个人福利水平。反过来,个人的福利也直接受个人收入与消费的影响。Bourguignon和Dasilva(2003)表示经济政策会直接影响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这里政策主要包含有税收政策、公共保险和养老金系统的管理等公共财政;土地、财政部门等结构性改革;汇率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

(3)财产性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eininger和Squire(1998)通过分析财产和收入(土地)分配的跨国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初始财产的不平等和后续长期经济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这种不平等以至于低收入的人的收入越来越低,而对富人的收入增长却没有影响。Deininger和Olinto(2000)通过区分收入不平等和财产不平等,验证了对经济增长起到较大的负面影响的是资产不平等。又进一步指出,在没有足够的管制框架情况之下,必须要非常谨慎的实施私有化。他们还发现非常不平等的财产分配会降低政府对教育干预的效果。Bruun(2000)实验发现可以通过引入财产税将收入差距变小并且对经济增长有所提升。

(4)财产性收入受信贷以及金融的影响。Zeira(1993)、Galor、Galor、Tsiddon(1996;1997)研究表明不完善的信贷市场成为制约穷人财富增长的主要原因。因信贷机制不完善,穷人参与金融活动的门槛以及成本比较高,因此必须要不断完善金融市场,降低初始财富较低居民的进入门槛,进而缩小收入差距。

三、国内研究现状

建国初期阶段,居民的收入少,储蓄的也很少,但是为了发展重工业,这样所需的资金需求大,资金利率应该非常高的,但是为了维持和发展,重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国家垄断资金市场并且不断压低的银行利率(蔡昉、林毅夫、李周,2008),居民存款性财产收入极大被降低了。但当“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政策主张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后,关于财产性收入的各种文章不断涌现,研究视角多元化,概括来讲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财产性收入概念、内涵及经济功能的研究。各位学者在进行自己研究的时对财产性收入提出了自己的观念。林发新(2008)通过法学角度界定了财产性收入,将财产性收入定义为财产所有者通过借贷、投资、租赁与行使用益物权的行为产生的经济收入。高敏雪(2008)把界定财产性收入的标准定义为产权作为,把财产性收入認定为财产所有者转让财产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而根据上文中提到的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国际统计局城市司(2009)提出了收入-生活型财产和投资型财产-财产性收入三者相联关系的观点。魏众(2007)认为,在对更多中低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体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财产性收入的提出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实现使中等收入人群在社会中占多数,达到合理的收入分配状态。

(2)财产性收入造成的巨大影响。在很多的学者的分析下,认为财产性收入是资源配置的优化、收入差距的缩小进而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有积极作用。鼓励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助于更多人学习理财,使财产性收入的差距缩小,从而达到共同富裕(杨宜勇,2007)。张玉丽等(2008)、袁文平(2007)表示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可扩大内需,缩小收入差距。刘扬、王绍辉(2009)总结了财产性收入发展的三个阶段:积累阶段、加速发展阶段、稳定阶段,得出我国财产性收入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为了进入下一阶段,必须通过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来实现。但同时也有学者认为财产性收入是一种衍生收入,所以其具有的马太效应可能会进一步加大贫富分化。从2000年以来看,财产性收入差距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曾国安,胡晶晶2008)。罗楚亮、李实、赵人伟(2009)在通过国际比较之后发现,我国居民财产持有数量由于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的影响,在较短时间内以较高的速度在增长;与其他国家相比,虽然我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程度仍不是很高,但是不均等程度的扩张还是挺迅速的。

(3)财产性收入受信贷、金融影响。广东调查总队课题组(2009)、国家统计局城市司认为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趋多元化,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两大来源分别是房屋出租收入和金融财产性收入,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金融财产性收入进行关注。我国学者为了研究金融对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影响,选择以城乡、农村和城镇研究对象。

①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受金融的影响。

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日益多样化,1988到2009年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入户进行了调查,蔡许许(2012)、迟巍根据这些数据对国内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规模、组成、变化以及其对收入差距进行研究,从而做出的贡献。之后他们采用了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将财产性收入与其他收入形式相比,结果发现财产性收入分布的基尼系数比其他收入形式都要高,且财产性收入主要集中地是我国的东部地区。随着我国股票、基金市场的发展,股息与红利收入快速成为近年来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新来源,从金融市场的繁荣对不同区域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来看,城镇居民财产性收人的另一主要来源是金融市场(陈建东等,2009)。余劲松(2011)基于我国2000-2008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借鉴国际计算方法,研究发现股市参与广度和深度对财产性收入提高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城镇居民股市参与广度的影响总体服从倒“U”型特征.

②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受金融的影响 。

处理好“三农”问题是解决我国一直以来城乡差距问题的关键。秦建群等(2011)基于农村二元金融结构,运用12个省市的农户家庭信贷微观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实证解析了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下的农户分层信贷渠道选择行为。最后研究发现,家庭特征、经济特征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对高收入与低收入农户信贷渠道的选择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王修华、邱兆祥(2011)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丁峻峰(2007)通过金融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要满足农村居民金融理财的需求,可以通过开拓农村金融市场,让农村居民拥有以及增加财产性收入创造便利条件和良好的市场大环境。高志仁(2008)认为要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可以通过以下办法来实现:提高农民的收入、优化农村土地的流转进程和提高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改革税制办法,因而在减小城乡收入差距起到很好的作用。

③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受金融的影响 。

虽然已有许多学者分别对城镇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也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但是中国城乡之间的金融发展程度差异比较明

显,用整体的金融发展程度可能存在偏颇,因此,许多学者开始深度研究金融对我国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影响。从收入来源结构角度,曾国安、胡晶晶(2008)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从影响性质这方面来看,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差距和财产性收入的差距,但正是由于这样,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却由于经营性的收入差距而缩小了距离。

四、简短评述

学者们的研究逐步深入,所涉及到财产性收入的内容有很多方面,得到的研究成果对推进国内财产性收入的体系构建完善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从我国财产性收入研究现状来看,一方面,我国此类研究还是更多的侧重于对策层面的研究,学者多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研究财产性收入的意义、现状、效应及解决收入差距对策。另外一方面,在分析财产性收入差距过程中,很多学者遇见的最大难题是数据的获取和调整。由于很缺乏第一手的调查资料,加上我国传统观念使个人对私有财产的讳莫如深,不愿公开个人财产数,即使公布也有一定偏差。所以虽然近年来,有些许学者从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来源与市场化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结构等进行了拓展,也获取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构建严谨的财产性收入体系任重道远。

财产性收入理论仍然不太成熟,随着我国的发展和转型,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而且虚拟经济的影响在不断增加,因此继续深入构建财产性收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广东调查总队课题组:《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研究》,《统计研究》[J],2009年第1期,第11一19页。

[2]崔玉:《国外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构成状况及经验借鉴》,《内江科技》[J],2009年第3期,第146-147页。

[3]刘扬、王绍辉,《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共享经济增长成果》[J],《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6期。

[4]付敏杰:《建国以来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演进分析》,《中国物价》[J],2009年第12期。

[5]李实等:《中国居民则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经济研究》[J],2005年第6期,第4一15页。

[6]刘江会、唐东波:《财产性收入差距、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2010年第4期,第20一33页。

[7]迟巍、蔡许许:《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与贫富差距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2012年第2期,第100-112页。

[8]魏众:《则产性收入目的是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人民论坛》[J],2007年总第215期,第14一15页。

[9]余劲松:《城镇居民参与股市及其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证券市场导报》[J],2011年第10期。

[10]王修华,邱兆祥:《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经济学动态》[J],2011年第2期。

[11]许月丽,张忠根:《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经济二元转型:促进抑或抑制?》,《财经研究》[J],2013年第4期。

[12]秦建群,吕忠伟,秦建国:《农户分层信贷渠道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2011年第10期。

[13]陈建东,晋盛武,侯文轩,陈众:《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人的研究》,《财贸經济》[J],2009年第1期。

[14]罗楚亮,李实,赵人伟:《我国居民的财产分布及其国际比较》,《经济学家》[J],2009年第9期。

[15]曾国安,胡晶晶:《2000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和扩大的原因:收入来源结构角度的分析》,《财贸经济》[J],2008年第3期。

[16]杨宜勇:《为什么要鼓励财产性收入》,《人民论坛》[J],2007年第12A(总第215期),第12-13页。

猜你喜欢
收入差距文献综述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地区收入差距分析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异质性与居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