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爱玲 李岱垚
作者简介:韩爱玲,女,河北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
李岱垚: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本科生。
摘要:当今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然而對于刑释人员这个特殊群体而言,在再就业的过程中由于自身以及社会各种因素,遇到困难会比普通求职者多更多。其中女性刑释人员作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人群,更加需要关注,如何让她们能够顺利回归社会,解决赖以生存的工作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女性刑释人员专业技能缺乏、就业率不高问题凸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之一。本文就女性刑释人员就业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女性;刑释人员;就业
一、女性刑释人员就业现状及特征
(一)女性刑释人员就业现状
关于女性刑满释放人员在社会就业情况,尚未有官方整体统计数据。笔者依据多地基层司法机构的部分数据,以2010—2013年收录的213名女性刑释人员就业情况为样本,通过系统收集资料,对现阶段女性刑释人员就业现状做一概述。
1.文化程度
二、女性刑释人员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刑释人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较低
影响刑释人员就业的因素很多,个人因素是不可忽视的。第一,文化程度方面。大部分女性服刑人员所受的文化教育比较少,进行再教育时存在很强的惰性,学习积极性非常低。第二,技术技能方面。虽然监狱在技术培训方面始终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就业的宗旨,但是每个人对待改造的态度不同,存在浑天度日,不能把刑期当学期的人,导致在刑满释放时不能掌握一技之长。第三,工作经验方面。由于服刑改造使得部分有工作的服刑人员与原来工作出现断档,许多人在服刑之前就没有工作,因此在工作经验方面属于比较匮乏的。
(二)社会就业大环境的影响
刑释人员就业问题属于全社会就业问题的一部分,大的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着刑释人员的就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具有高素质就业优势的大学毕业生尚且面临着无法就业的困难,对于刑满释放又没有一技之长的服刑人员的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尤其是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个部门都正在进行全面的体制改革,机构不断精简,需要的人越来越少,要求必须成为多面手,种种改革、要求使原本就很严峻的刑释人员就业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三)用人单位的歧视
我国劳动力市场本身就存在着户籍歧视、性别歧视等现象,而作为女性刑释人员,首先在性别上不占优势。另外,就目前社会现实而言,让大家无条件接受一名刚刚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人们对刑释人员心存芥蒂,跟他们交往时无意识中会存在一种自我防卫心理。作为用人单位来说,不仅存在以上的问题,还存在着更多的顾虑和担忧,他们担心招聘这样的人员会不会把别的员工“带坏”,会不会难以管理等,所以招聘单位在招录这些刑释人员的录用会更加严格和苛刻。
三、提高女性刑释人员就业的对策
(一)建立服刑期间职业技术培训体系
要建立服刑期间职业技术培训体系,首先就必须要从监狱实际出发,选择与监狱生产相适应的培训方向,主要是以监狱生产为依托,来开展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其次是要制定可行性的培养计划,协调好监狱企业生产管理部门与教育培训部门的关系,并且要在对服刑人员技能培训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及时端正就业观念。再次就是要建立改造与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使服刑人员能够在日常劳动改造中完成培训,防止服刑改造与技能培训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最后在整个培训体系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真正为监狱企业培训出可用之才。
(二)增强刑释前就业指导
在刑满释放前期对即将刑释人员进行职业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做好就业的准备。一是要指导它们通过亲自走访和利用网络等方式进行查询就业信息。二是要进行面试的基本指导,内容可包括基本礼仪、自我介绍以及常见问题的回答技巧等,做好就业面试前的准备工作。三是要进行劳动法律、法规教育,使其知法、懂法、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还可进行创业意识教育,让即将刑释人员了解到,现在国家越来越支持自主创业。在授课过程中,可邀请刑释人员创业成功的典型来现身说法,激励即将刑释人员进行自我创业。
(三)搭建求职人员与用工单位沟通平台
固化刑释前就业推介会制度,积极搭建求职人员与用工单位的沟通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刑释人员就业难的问题。以河北省女子监狱为例,已经将“就业推介月”活动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活动,2011年,监狱精心准备就业推介会,邀请17家企业走进监狱,提供服装加工、家政服务、剪纸、纺织、手工编织、养殖等20余种就业机会。企业与服刑人员面对面咨询,现场签订就业意向书。能靠辛勤劳动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大大增强了服刑人员的改造信心。由监狱主动组织就业洽谈会,深化了劳动改造的成果,提高了技能的实效性。(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光勇.青年社区服刑人员就业歧视现状_原因与对策_基于D市三个区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3,5:15—19.
[2]杨逊.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刑释人员社会保护的创新与完善[J].法制与经济,2013,4:128—129.
[3]莫瑞丽,袁泽民.一个被忽视群体的就业问题[J].城市问题,2011,6: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