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2014-12-16 00:37刘卫福
文教资料 2014年23期
关键词: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

刘卫福

(张掖市甘州区西街小学,甘肃 张掖 734000)

语文教育应当兼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使用语言工具的能力。温儒敏说:“引导多读书是大学语文的定位,也是这门课的基本功能。”多读经典作品无疑是提高语文修养的重要手段。语文要恢复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知道思维能力与知识结构、阅读有相当大的关系,明白写作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使大脑更清晰,更有深度和创意。综上所述,我以为:

首先,语文是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一门学科的名称。其实质是语言,可以说,语文是一个以语言为核心的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及文化在内的言语学科体系,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一体。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其次,从语文学科的能力培养来看,应该将重点放在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上。按不同学段和年级,其侧重点有所区别:初中主要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高中主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再次,从语文学科的性质来看,“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主要性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的工具性表现在:(1)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2)语文是思维和想象的工具;(3)语文是从事学习的基础工具;(4)语文是今后从事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即培养人文态度,陶冶人文素养。由此可见,语文的工具性强调语文本身是工具,同时强调语文课程的核心目的是培养人的工具理性,而语文的人文性不仅强调人不是一个工具,同时强调语文课程对于实现人的价值和追求的意义,其核心意义在于人文主义精神。“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质上是实现人的完整性”。(王文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最后,从语文教学的重点来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名称的语文,其既不等于“语言文字”、“语言文章”,又不等于“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它的内涵比它们更加宽泛、更加丰富,只不过在不同学段、不同阶段各有侧重而已: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侧重于“语言文字”;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侧重于“语言文章”;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侧重于“语言文学”;在大学阶段,《大学语文》的教学侧重于“语言文化”,核心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素质不应是喊在嘴上的一句时髦话,而应被我们消化、吸收,深入骨髓,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现提出一些浅陋的见解,和同行们商榷。

一、尊重、激励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教学中的民主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尊重、信任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揣摩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给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并且帮助指导学生,使学生获得克服困难后的成功,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增强自信心。如教《荔枝蜜》一文时,谈到蜜蜂进行抵御后会死去这个问题时,我问:“谁能列举出自然界中还有哪种小动物用牺牲自己内脏的方法保护自己的?”两秒钟的沉默后,墙角处一只手慢慢举了起来,但暂时的停留后又放下了。这是我班一位成绩较差的学生,我知道肯定是他的自卑心理在作怪,于是我把他叫了起来,微笑着鼓励他。他稍稍顿了一下说:“海参。”“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是从《十万个为什么》上看到的。”借此,我让同学们学习他这种积极好学的学习态度,把自己的视野向课外扩展,后来这位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断提高。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宽松的学习气氛,是素质教育成功的前提。

二、鼓励学生勤思、多问,培养创造性思维

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创造教育,具有创造力的人首先要敢想。想象力能使人插上幻想的翅膀,并产生强烈的将理想变为现实的愿望;有创造力的人善思、勤思。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目前,语文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教师“满堂问”充斥着整个课堂,教师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动脑思考,掌握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这样变“传授知识”为“探求知识”,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此外,实施创造性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正是培养有创造性人才的需要。首先,我们鼓励学生提问。其次,我们要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即“会问”。如教学《荔枝蜜》一文,我先让学生听录音,再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把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然后合作小组互相探讨,合作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最后师生共同解决棘手问题。学生问:“为什么蜂蜜用‘割’?”“养蜂人年龄不大,为什么称‘老梁’呢”……这样,通过具体的指导和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了。事实证明,学生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他们的思维将更加活跃,会主动参加到教学活动中。

三、指导学生吟诵、品析文学作品,提高语文能力

古人曰:“三分诗,七分诵。”可见吟诵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关节。各种文学作品的意境往往是在反复吟诵中浮现出来的,这也是一个形象再创造的过程。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要读出语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出之于口、入之于耳,了然于心。

指导学生品析作品时,应提醒学生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品析语言切忌咬文嚼字、寻章摘句。对作品字词句的理解,不要太拘泥于语法和事实,一定要和写作的表现及表达手法结合起来,否则,就会误入歧途。如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理解,古今有争议,有些学生干脆问我:难道江中的鱼虾、青蛙等生物不比鸭先知水暖吗?此类问题比比皆是,应加以正确的引导,在引导中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文学描写、意境创造,并不是纯客观的,它关注作家的主观理解和愿望,形成主客观相结合的审美趣味和理想。”(《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第二点需注意的问题是,品析文章语言要把间接语言描述复活为生动的艺术形象,从而进行再创造、再评价,最后如临其境,初步领略意境。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素质

当前,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依然是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好处是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集体教育作用。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常常在课堂教学中把发言、交流的机会都给了那些积极主动的优等生,课堂教学成了几个优等生的表演。而大多数学生则被遗忘、被冷落,没有发言机会,得不到教师的鼓励,思维处于消极或停滞状态,久而久之,思维能力大大下降,又何谈能力、创造力呢?针对这一弊端,可多采用讨论交流、争辩、一题多解的方式。因为学生在交流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学生进行争辩、一题多解时,会有冷静的思考和主见的分析、评价,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如讲授高士其的《笑》一文时,我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开展讨论争辩赛。讨论争辩是哭好?还是笑好?分正、反两方。正方:笑比哭好。反方:哭比笑好。分好组后先各组展开讨论,最后两组进行辩论。那一堂课,学生兴致盎然、积极发言,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如此的辩论赛还举行过几次,如一次为了作文课上能收集更多更新的素材,开展了关于逆境还是顺境出人才的辩论。赛后学生写起作文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那次作文水平空前得高。

当然,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这里我仅谈了自己的几点粗浅认识。语文教育没有循规蹈矩的模式,也不应盲目地模仿跟风。语文课堂这一平台是老师引领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体会揣摩,情思飞扬、情感体验的地方,是学生积淀深厚语文基础的地方,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是增长语文能力的地方。我们要真正以学生为本,以文本为依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揣摩、在体验运用中积累、在思考感动中提升,让语文教育既充满激情又彰显本色。

猜你喜欢
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人文绍兴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人文社科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