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
摘 要: 《诗经》产生在与现存迥然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之中,这种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先民的生活方式与性格、心理、情感。先秦诸子正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背景,被人与自然相依共生、和谐融洽的亲密关系和美好情景所打动,启迪了创作的灵感和智慧,提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光辉思想。这种生态文明思想经过世代传承和发展,延续至今,并将为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诗经》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
今人读《诗经》,会发现《诗经》中所描写的地理生态环境与今天的生态环境差别很大,《诗经》所咏及的河流水道、湖泊丘隰及许多动植物,今皆不复旧貌。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除了自然变迁导致生态环境变化以外,也表现出古人与今人不同的生态文明思想。
一、《诗经》时代良好而优美的生态环境
1.《诗经》时代水量充沛的河流
《诗经》涉及水的有60篇,约占全书的1/5,许多篇目以水起兴,黄河在《诗经》中出现过27次,出现次数最多,其他还有江、淮、河、汉、沱、汝、淇、泾、渭、溱、洧、汾、汶、漆等河流20余条及汾沮洳、甫田等泽薮①。从《诗经》各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先秦时期许多河流水量丰沛,河水清澈,水质状况良好。如《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毛传》:“滔滔,大水貌。”《小雅·鼓钟》:“鼓钟将将,淮水汤汤。”这说明自古以来江、汉、淮等大的河水量就非常丰沛。从《诗经》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先秦时期许多条河流不仅水量丰沛,而且水质良好。如《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一唱三叠,水清如许。《郑风·溱洧》:“溱与洧,浏其清矣。”《小雅·黍苗》:“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毛传》:“土治曰平,水治曰清。”另外,从《诗经》中记载的各种各样的鱼类,鲤、鳟、鲿、鲨、鳢、嘉鱼、鳖、龟,等等,可看出当时的水质很好。
2.《诗经》时代的湖泊、隰地、州与丘
《诗经》中言及“于沼于沚”、“从子于沃”、“东门之池”、“彼泽之陂”、“集于泽中”、“东有甫草”、“王要灵沼”等,所谓沼、泽、薮、池等,自然是与湖泊相联系的。与湖泊相近似的是隰。在《诗经》中每将山隰连称,如《邶风》云“山有榛,隰有苓”;《郑风》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唐风》云“山有枢,隰有榆”;《秦风》云“山有苞棣,隰有六驳”等,也有单称隰者。这反映了上古河域的一个生态地理特点。隰的周围长有丰茂的草木,如榆、桑、苌楚、芦苇等喜水植物,形成了较好的生态环境。在山与隰之间冲积而成的扇形地带,则是先民们所选择的较理想的宅地。《诗经》中还言及水中的洲、渚、沚、坻,同时也常提到丘,如曰“丘中有麻”、“至于顿丘”、“旄丘之葛”、“宛丘之上”、“陟彼阿丘”。它与水及洲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都反映了上古时代水居洲处的人类生存环境。
3.《诗经》时代分布广泛的森林资源
由于川流湖泊众多,加之《诗经》时代北方气候温暖湿润,因此影响到了当时的生态环境。
在《诗经》里,反映出到处都有茂密的森林,《诗经·魏风·伐檀》充分反映了“山西饶材”;有各种珍贵树种,并且多用檀木为轮造车,是为“檀车”、“香车”。另外,《诗经·邶风·击鼓》:“于以求之,于林之下。”《诗经·小雅·正月》:“瞻彼中林,侯薪侯蒸。”《邶风·击鼓》:“于以求之,于林之下。”《秦风·晨风》:“鸟穴彼晨风,郁彼北林。”《毛传》:“北林,林名也。”从这些篇章和记载中可知,在西周、春秋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国各地植被状况良好,有较多茂密的森林覆盖。除林木外,西周、春秋时期北方地区还有大片竹林分布。《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彼淇奥,绿竹如箦”。绿,《集传》认为是竹的色彩,水边多生竹。另外还有一些野生的植物,如《唐风·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蔹,蔓生植物,叶子多又小,水生的。《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小雅·鹿鸣》中的“食野之苹”、“食野之芩”“食野之蒿”;《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草盛貌等。
像梅这种亚热带植物,在北方也较常见,《诗·秦风》:“终南何有·有条有梅。”说明在西安南面的终南山有梅。《诗·国风·召南》:“摽有梅,顷筐塈之。”与此环境相适应的还有不少动物。夏商时期,我国野象曾经分布在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脉至吕梁山、陕北一线②。《诗·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由此可知,春秋时期今淮河流域一带仍然有大象分布,《诗·大雅·灵台》:“鼍鼓逢逢。”鼍即今天的珍稀动物扬子鳄。《小雅·吉日》:“发此小豝,殪此大兕。”说明当时北方还产有现在只有热带地区才有的大犀牛。《诗经》中以动物为名的篇章有很多,如《鹊巢》、《草虫》、《羔羊》、《蟋蟀》、《鹿鸣》、《鱼丽》、《白驹》、《玄鸟》等,可见当时动物种群、数量繁多。
《诗经》305篇,共记载动植物252种,其中植物为143种,内含草类85种,木类58种,动物为109种,内含鸟类35种,兽类26种,虫类33种,鱼类15种③。
可以说,先秦时期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为当时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说明了中国为什么能够较早进入农业文明。黄土高原之所以能成为早期的农业起源中心,与所处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黄土高原有着极为良好的聚落和生态环境,在当时既是半湿润半干旱地带,又是丘陵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更是气候温暖湿润、河流纵横、湖沼密布、植物葱郁、动物繁盛,到处是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大雅·公刘》:“笃公刘,于胥斯原。”《郑笺》:“广平曰原。”用今天的意思解释,就是平原。《小雅·六月》中有太原,《大雅·绵》中有周原,都和他们特殊的地形有关。《大雅·绵》:“周原月无月无,堇荼如饴。”《毛传》:“月无月无,美也。”《郑笺》:“周之原地,在岐山之阳,月无月无然肥美。”由此可知,周族所兴起的周原一带,自然地理条件非常优越,自古以来就是非常肥沃之地,因而对日后周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颇为重要的积极作用。这些诗篇正是对当日生态环境的描写。
二、先秦“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思想
生命离不开水,故人要傍水流而居。根据《诗经》中的描写,可以想见这种生态环境对当时先民生活的影响。丘阜水洲,是人类避水患的生存栖身之所。川流是湖泊的水源,湖泊是河流水量与气候、气温的调节系统,洪水到来时它们可以泄洪储水,平时则可以积水养河流;夏天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冬天则散发热量使气温升高,同时蒸发水分,使空气保持湿润,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积极的作用。湖泊还是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渊薮,这种条件对农业、渔猎,都是非常有利的。一般认为周朝是个农业社会,而忽略了当时人们的渔猎生活。古代婚礼纳采用雁,吉礼以鹿皮为贽。之所以用雁用鹿,反映了当时狩猎生活在人类经济活动中的位置。
《诗经》时代的地理生态环境,决定了农、渔、猎并举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要求人类更注目于自然的春秋更替与生物的休养生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节律,顺天之所赐以充庖厨的生活情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四季循环,使人们将自己的生活、劳动、欢乐、悲伤、忧愁,融入了大自然的运行之中。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他们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祥和与亲切。在《诗经》中山水草木鸟兽都成了有情之物,它们与人类共悲欢。“呦呦鹿鸣”,是要与同伴共享丰美的苹草;“鸟鸣嘤嘤”,是要求得到朋友的呼应;大量的以草木起兴的诗篇,所展示的多是主人公抒发情感的状态。尽管《诗经》中也提到大旱、地震,专家们曾指出西周初年有过短暂的寒冷期,但这都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先秦诸子正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背景,被人与自然相依共生、和谐融洽的亲密关系和美好情景所打动,启迪了创作的灵感和智慧,提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光辉思想。它强调“人与自然共生或协调的问题,认为人类活动要更能顺应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更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界;同时还要调整被破坏了的自然环境,使生态恢复平衡,人地关系得以协调”。这种思想伴随着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的扩展,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萌芽了。这种思想,不但在当时极具价值,富有启迪作用,而且对于解决现代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但是,我国先秦时代的生态文明思想毕竟是很初步的,在深度和广度上不能与现代生态文明思想相比拟。先秦时期,尽管人类已经作为具有自我意识、自我能动性的主体呈现在自然界面前,但由于缺乏强大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自然界开发和支配的能力相当有限,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周部族经历了采集、狩猎到农耕定居生活的历程,农耕生活的安宁、祥和与温馨使得周人对其产生强烈的依恋情怀。表现在诗中,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都成了诗人感性的依托对象,触物生情,借以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与懊恼、劳作的愉悦与艰辛。现代生态文明的思想是在工业文明高度发展引发环境与社会的一系列严重问题的情况下,对人与自然关系全面反思的结果。只有在这个时候,人口、社会、环境和发展的问题才会被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三、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现代价值
先秦时代“天人合一”思想,强调的是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界是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先秦时代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这种思想和现在世界各国关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惊人的吻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有的学者把它称为“天人之约”。先秦时代保护自然资源的一系列措施,与现代保护自然资源的办法也是一致或相通的。《诗经》以特殊的方式记录了周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质朴的理解,却反衬出了当代人的浅薄的生态意识。周人很早就意识到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优化、协调发展,并在对自然的改造利用和开发建设过程中确立了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诗经》中反映出的生态意识对于我国当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应该承认,这些思想和理论是我们勤劳而智慧的祖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之一,至今对现代人仍有借鉴意义。
四、结语
生态环境的变迁有着自身的规律和区域特征,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对应的规律性、区域性和民族性。传统社会和思想中蕴涵的生态环境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的空前尖锐的矛盾孕育着人类的新思维,上述矛盾的解决将导致新的文明形态的诞生。人类历史已经经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迈进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注释:
①刘毓庆.《诗经》地理生态背景之考察.南京师范大学学校:社会科学版,2004(2).
②姜春云.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③孙作云.《诗经》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