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 钟黎萍
【摘 要】阐述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地方高校在办学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从办学定位、课程设置、质量保证等方面提出地方高校办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以培养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地方高校 办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090-02
一、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
工程教育认证作为一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最早始于美国。1847年,美国医学协会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医学教育的委员会,旨在“保护本行业的发展,与行业低质量的专业教育作斗争”,此为专业认证之滥觞。这一举措,不仅有效保证了医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医学院的竞争力,也大力促进了其他专业积极开展认证工作,使得工程教育认证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蓬勃发展,极大促进了这些国家工程技术人才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专业认证对于国际工程教育相互承认的重要作用,普遍把专业认证制度作为国际性的工程教育相互认可协议的基础。198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6国就在各自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础上,在华盛顿签署了一份有关工程学士学位专业认证国际相互承认的协议——《华盛顿协议》。《华盛顿协议》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国际互认协议,目前共有15个正式成员、7个预备成员。2013年6月19日,我国被全票通过接纳为该组织的预备成员。
工程教育认证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工程人才成长的必然要求,符合国家的发展目标。我国从2006年开始引入国际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方法,并于当年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进行了国内工程教育认证试点。2008年适当扩大规模,增加了采矿工程、环境工程、水资源工程、食品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安全工程等新的试点专业。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认证进入到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特别是给处于困境中的地方高校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二、地方高校办学模式的弊端
我国地方高校兴起始于1999年。为了配合我国高等教育有精英化向大众化的战略转变,改变以往高校过分集中与省会城市、地级城市高等教育不发达的状况,从1999年起,国家开始大力调整高校布局结构,通过合并升本、独立升本等方式,大规模地在地级城市布点本科院校。截至2010年,全国共批准设置262所新建本科院校。这些高校在管理体制上按照“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模式运行,由省级政府统筹管理,形成与所谓教育部属学校相对应的地方高校。这些地方高校诞生于中国教育的大变革之中,一方面忙于自身办学模式的转型升级,由专科甚至中专层次的教育向本科层次的教育调整;另一方面又要承担高校扩招的重任,教学资源、教学模式难免难以适应,培养的毕业生的质量受到用人单位诟病,学校声誉受到影响,进一步的发展举步维艰。综合分析,地方高校在办学模式上存在以下弊端:
(一)定位不准,办学没有特色。地方高校一般从专科升级而来,对于如何办好本科,办什么样的本科缺乏理性思考,对学校的发展方向缺乏合理的定位,往往急于求成,盲目照搬老牌本科院校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方面与老牌高校同质化严重,未能凸显自身特色。显然,由于在办学资源、办学经验等各方面所存在的差距,按照这种办学模式,地方高校要想在全国1000多所本科院校中脱颖而出是非常困难的。
地方高校诞生于我国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中,其承担的使命与老牌本科院校并不相同,这决定了地方高校不能走老牌本科院校那种研究型或者教学研究型的发展道路,而应该采取错位发展战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以在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而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提供了这样的机遇,在研究型人才需求日渐饱和的同时,工业界对高端工程应用人才的需求缺口却非常之大。
(二)重心偏失,教改难以落实。一些地方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正积极推行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并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教学改革,但结果并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学校的教学重心有所偏失,改革没有对症下药,各项措施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现代工程应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是基于结果的教育。有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高校通行的做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投入为导向。对教师各方面要求较多,重投入轻产出,各项教育改革中学生角色严重缺位,制度设计没有围绕学生进行,学生也缺少参与的热情。从而各项教学改革较少真正付诸实践,学生很少从中受益。
要想真正进行应用人才的培养,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作为学校和专业首要服务对象;坚持市场导向,以用人单位和学生对学校所提供的服务的满意度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各项教改活动必须围绕学生而不是围绕教师进行,从而形成良性教改氛围,上下合力,师生齐心,让教学活动真正奔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轨道上。
(三)目标模糊,课程设置不当。地方高校对于如何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缺乏清晰的认识,从而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也缺乏针对性。课程结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相匹配,专业划分较细,学科壁垒森严;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等人文社科课程安排较少;实践课比重偏低,实践环节严重脱离生产实际。有的学校虽然大幅度提高了实践课时,但实践实训内容陈旧,仍然沿用几十年前的东西;校外实习基地缺乏,学生得不到真枪实刀的锻炼。或者虽有实习基地,也只是认识性的,只起到走马观花的作用,不能深入到生产的过程之中。这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能力差,缺乏现代工程设计思想以及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endprint
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办学模式改革
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大力发展工程教育应该是地方高校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套标准流程,工程教育认证是保障工程技术人才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其认证标准就是办学规范和指导方针。地方高校应该以争取通过工程教育认真为契机,大力推进办学模式的改革,发挥承担工程人才培养的重任,同时自身也得到长足发展,在我国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牢牢站稳脚跟。办学模式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面向工业界的办学方向。采取多种措施与企业联合办学,将实训实习环节建立在生产线上,使学生的实习成为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学生得到真刀实枪的锻炼。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教师的科研能与实际相结合,丰富教师工程经验和工程教育能力。开设企业课程,由企业工程师进行授课;或者聘请高级工程师担任“产业教授”,在实践实训、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提高企业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这需要政府和学校共同努力。政府从法律和财政税收政策两方面双管齐下,对企业参与教学作出硬性规定,同时也提供优惠政策让企业产生内生动力。学校也可以通过学费共享等方式与企业获得“双赢”。总之,工程教育没有工业界的热心参与,没有企业提供的实践基地,也就没有了奋斗的方向和灵魂。地方性高校由省市共建,“立足地方,服务社会”是其承担的任务之一。因此,与工业界的联合是它的优势,工程教育认证对这一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改变过去重投入轻产出的办学理念。工程教育认证的7条评价标准全部聚焦于学生,把学生作为学校首要的服务对象,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这种导向,其实正是大学本质精神的回归。地方性高校应该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不把科研论文、科研项目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应把有限资源重点投入到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设施的建设上。
(三)根据自身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厘定毕业要求。根据学生所应达到的能力设置课程体系,使培养方案的制订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工程教育认证对每门课程在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有较为明确的要求,这一要求看似僵化,实则有效。目前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是比较盲目的,哪些课程应该设置,为什么设置,并不是十分清晰。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则能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明白“为什么而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建立学生质量跟踪评估及反馈机制,及时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这是工程教育认证所要求的,也是高校所普遍缺乏的。学生是否合格,不能仅在毕业时进行认证,而应该在培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就进行把关。课程的每一项要求如果没有达到,要检讨原因,并将结果反馈到教学活动中,以便及时改进。通过这种“流水线”式的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提高合格率。
工程教育认证对于促进和保障工程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契机。地方高校更应抓住这一机遇,通过认证重新审视办学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借助工程教育认证夯实教学基础,健全规章制度,达到以认证促建设的目的,摆脱目前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困境,在工程应用技术人才方面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靳遵龙,王珂.专业认证与工程教育的持续改进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
[2]缪江.试论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
[3]杨振宏,杨书宏.国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分析与借鉴[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2)
[4]邵辉,葛秀坤.工程教育认证在专业建设中的引领与改革思考[J].常州大学学报,2014(1)
[5]姚加惠,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与准确定位[J].龙岩学院学报,2006(8)
【作者简介】赵 杰(1975- ),女,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钟黎萍(1970- ),男,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气传动与电力电子。
(责编 吴 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