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云霄
【摘要】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复杂而且极为重要的系统工作,本文在创业过程分析视域下对高职院校的全程化、全员化职业指导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业过程分析视域下 全程化 全员化 职业指导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28-01
就业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应对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一项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发展的不断变化,新的就业结构和方式也逐步改变,在这样的形势下创业已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同时,中国亟待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在人力资源方面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为此,高校应真正确立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开拓性的技能等都将有很好的提高。而创业教育也必须要对创业过程和能力有深刻认知和精神把握。
一、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一)职业指导观念滞后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升格而成,思想观念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深受旧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影响,职业指导基本停留在中专阶段模式。一是有机构,没有人才。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设立了就业指导部门或由专人负责,但真正合格的职业指导教师严重匮乏,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也基本上是原来从事教学工作或者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共同不足之处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指导工作培训,不能真正发挥职业指导的帮助和桥梁作用。二是有教育,没有指导。职业指导缺乏规范性、专业性和系统性,只重视理论教学和技能传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重视不足;就业指导机构现在所完成的职责一般都是辅导学生做一些就业简历、辅导就业技能,提供创业信息,开展双选,这些都是为了学生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是一个具体的就业措施,总体上来说还是短期效应。三是有管理,没有服务。由于管理者思想上不够重视,对职业指导工作促进就业的重要功能和作用缺乏了解,因此,职业指导未能形成全校一盘棋,指导机构的功能不健全,在职业指导的日常工作中只是简单的就业行政管理,缺乏职业指导的服务。
(二)职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意识到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也开展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但由于我国职业指导工作起步晚,理论尚不成熟。因此,职业指导的成熟体系尚不健全,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全程化的职业指导观念尚未形成。许多高职院校不是把职业指导当学生入校到毕业、甚至是毕业后都必须始终贯穿的长期工作,而是把职业指导当作是毕业班的短期工作。因此,职业指导工作常停留表面,职业指导效果不佳,普遍存在“三多”和“三少”现象。支招多,解惑少;信息多,观念少;择业多,敬业少。另外,一些地方和学校还没有把这项放到应有的位置,重“进口”轻“出口”、重招生轻就业、重专业知识传授请职业意识培养的现象还很普遍。
全员化的职业指导实践尚未展开。职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就能够完成的。从职业指导的主导者来讲,它不仅要有学院领导重视,还需要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同时还需要院校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但是,当前许多院校职业指导机构不健全,工作队伍力量薄弱,业务素质不高,部门间的协调很差,沟通有待加强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二、创业过程分析视域下高职院校全程化、全员化职业指导模式的探索
(一)更加突出创业教育的地位
从国外的高等教育来看,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也是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高等院校应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特别地,创业教育不应该简单地被视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权宜之计,而应该被作为高等教育改革长期发展的方向之一。
2. 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高等院校应该遵循创业教育的基本规律,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尊重大学生的发展要求,整合高校本身、社会企业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和实践服务平台。高校应该积极推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创业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创业教育的纳入课堂教育、实验实训以及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从而形成门类齐全、内容广泛、重点突出的教育体系。
(二)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高校的学科教育已经日臻完善,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素质教育课程,促进学科教育和创业教育课程的有机结合也是创业教育今后的发展趋势。通过学科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的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全面推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通过全程化职业指导增强学生专业学习信心
全程化指导就是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把职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涯和人生规划中,树立从一年级做起、三年全程、系统指导服务的理念。
1.一年级侧重进行专业与职业前景教育。通过心理测评、咨询和职业方向、前景的介绍,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增强专业学习的信心。对职业前景的充分认识和应有的心理准备不仅能激励大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且能督促规范学习生活习惯。
2.二年级是学生积累专业知识和培养职业技能的阶段。职业指导中心要通过帮助学生合理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使学生保持适度的就业压力感和就业焦虑度:同时以科学测试为辅助手段,通过职业测试,帮助学生更理性地了解自身个性特点的优势和不足,结合社会需求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明确今后发展的大致方向并进行对应的技能培养。
3.三年级是实现就业的关键时期。学校要结合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以非正式化讲座和模拟培训活动为主,辅以开设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讲座。学校还应成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帮助其做好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引导学生结合个体的内部需要和社会的外在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促进个体能力的发展。
(四)通过全员化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所谓全员化指导,就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为出发点,积极搭建好校内外职业指导服务的工作平台,相互联动、全员参与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服务工作,包括在校教师、学生、家长甚至是社会的共同参与。通过实施全程全员化职业指导教育,使大学生从刚进入大学校门起就根据个人能力与职业素养选择适合的职业岗位,做到有能力胜任,实现人岗合理匹配。这对大学生个体而言实现了个人的职业理想,从国家宏观角度考虑则实现了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国家、用人单位、家庭、学生四方面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邓宏宝.新时期高校实施全程职业指导的理性思考[J].教育导刊.2007(3).
[2]孙君芳.全员全程化职业指导模式的实践性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