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权
摘 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归宿,是开展全部活动的价值追求。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不断深入,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调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需要,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本文力图从总体定位、结构优化、序列发展三方面寻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调整的突破口。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目标调整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The Rol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rget Adjustment
WANG Yingquan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2)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rget ar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destination, is to carry out all activities in pursuit of value. A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to the deep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o adjust the target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ersonnel training needs, the demands of colleg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reality. This paper tries to overall positioning,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the sequence of development in three areas to see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oals adjustment breakthrough.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rget adjustment
科学有序地调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既能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活动的方向和标准,也能增强大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合,既要在理论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也要在实践中促进大学生科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都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使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按照将社会为追求目标。按照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结构体系,就是要实现引导目标科学定位、优化目标结构体系、建构目标发展序列。
1 定位性调整:引导目标科学定位
定位就是确定一个事物的位置或方位,并以此来把握它的意义、性质和特点。定位性调整是指将事物放在一定的结构系统中,根据新情况和新标准重新把握事物的方位,探寻事物的本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性调整是指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置于整个社会发展系统中,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对目标提出的新要求,重新调整和定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现有体系。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重新定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标研究中一直存在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特殊追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必然追求大学生道德能力和精神水平的提升,但追求大学生持续发展的动力则是更重要的目标。即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自觉。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存在于一定的客观社会环境之中,为一定的社会经济服务,这是不容置疑的。在社会运动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参与形成大学生的社会存在性,包括个人心理属性与社会职能,大学生要通过接受社会意识、生活准则和道德习俗等方面的教育,从而逐渐形成一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品质,包括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意识等,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过程中,存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性调整的重要意义正是在于为目标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争提供了解决思路,并进一步为其明确了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核心取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既要考虑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又要考虑学生自身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即目标定位的“高度”要适中。这个“ 高度”应是大学生在现有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上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同时也是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融贯古今、兼收并蓄、蕴涵丰富、知行合一的多样而统一的价值体系,它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结合中国社会的历史和实践的智慧创造,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基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并包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内容的价值认同体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的支配和统摄着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体系,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从这一角度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很好、很全面地表达当前国家对大学生的社会要求,蕴含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社会本位的理论思想。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充分具有人文关怀的文化价值体系,其建设的第一原则便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人的精神诉求,善于发现人民群众中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精神,不断引导人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从这一角度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在满足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关照学生个人价值的诉求,同时也蕴含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人本位的理论思想。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价值体系,树立了在丰富多样的对话与理解中具有的共享性的价值态度,在我国当前社会形态下能够反映社会要求与个人需求的共同价值理解和价值诉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这一立场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其摆脱以个人为本位或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目标的局限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价值与促进人的发展的内在价值统一起来。
2 结构性调整:优化目标结构体系
按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层次组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分解的目标总和。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横向划分,反映了目标针对于大学生不同群体和不同特点所具有的不同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构的完善是指,按照一定的逻辑和标准,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使其形成一个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目标结构。
大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主要活动范围不同,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生活范围呈现一定的阶段性变化。“入学初期, 大部分学生处于适应期, 其主要交往范围集中于学生寝室和本班级、本专业的学生,对于寝室和班级的归属感最强。”这一时期大学生主要个人生活开展活动,相应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围绕大学生的个人生活层面设定基础性的教育目标。而在“大二年级,学生开始更多地参与到学校的各级各类学生组织之中,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成为学生的又一个主要活动、成长空间;到了大三年级,学生的组织参与情况出现了分流;大四年级学生的校内组织参与更少,但是此时参与校外组织的学生比例达到最高。”随着大学生的不断成长,大学生的交往范围逐渐由个人生活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相应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围绕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设定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活领域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随着大学生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心理状态、行为规范等出现了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这就需要一个能够涵盖所有受教主体并能有针对性地发挥效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构:既能照顾大多数,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定在多数人能够达到的层次;又能坚持循序渐进、渐次升华的原则,提供由基础目标、底线目标向理想目标、终极目标提升的可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结构完善指明了方向,“这个方向是层次性与方向性的统一,既突出了政治方向,又在价值、道德等各个层次上规定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向。”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不同成长阶段中的大学生应有的统一思想、共同理想、精神支柱和道德规范提供了不同标准,从而为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构完善提供了具体参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参照标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而是应该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元性与多元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从而构建出由基础目标、核心目标和最高目标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构。所谓基础目标,是指社会对大学生最基本的政治素质、道德水平、精神状态等为代表的个人目标,旨在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政治合格、思想良好、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能够遵循一般道德规范的大学生。所谓核心目标是指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方向和性质,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以思想政治品质、理想信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为代表的教育目标,旨在把大学生培养成一个政治过硬、遵守道德与法律,明白个人应该享受的权益、必须履行的义务、可能承担的责任的社会人。所谓最高目标是使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使其真正成为党的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照下进行目标的结构调整,必须结合这三方面的要求,合理地确定目标结构的层次。
3 序列性调整:构建目标发展序列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序列是指按照大学生的阶段成长规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分解成具体的目标总和。这是从纵向的角度划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反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大学生不同成长阶段,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所具有的不同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序列构建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构建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动态发展序列。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调整不仅要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诉求,也要关注大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主要特点。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成长规律,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构建符合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能动地、发展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现实需要。在不断发展的动态目标序列中认可、接受、内化目标内容并自觉外化为行为规范,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中的标准和规范变成自主的活动,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序列提供了动态发展的参照体系。“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学生是目的”的角度出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当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独立人格,将受教育者置于现实生活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各种需要,包括物质的、精神的,还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并找到个体到的需要、道德价值与道德责任的生长点,实现个体在与自然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价值体系具有强烈的人文性,高度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完善和人的幸福,这也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序列建设的标准。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对象为大学生群体,一般来说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普遍较高,但在这一特殊的群体中,并非每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是相同的,实际上可以说,每一个受教主体的思想道德水平肯定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价值观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大学生对道德、法纪、心理、政治等不同内容的接受限度和次序,在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目标追求,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我们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部分内容视作一个从高到低的序列: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般规律,在与民本族建设事业相结合的道路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固有的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并形成了人们广泛认同和遵循的道德规范。这些为大学生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序列的建构提供了方向指导和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