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电子仪器生产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

2014-12-13 08:35翁灿烁温志浩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4年4期
关键词:实训室电子产品医用

翁灿烁,温志浩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广州 510520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医疗器械行业的蓬勃发展,各高校陆续开设了医疗器械相关专业,而医用电子产品是其中较具典型性和重要性的,围绕医用电子产品开设的课程也逐渐增多。然而,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其生产相关的课程和可供课程建设借鉴的经验较少,特别是生产性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更是缺乏经验。

医用电子仪器生产实训室是学生进行医电产品生产实践的重要场所,生产涉及的技术、管理规范、工艺流程是学好医用电子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除了实践教学以外,还能为医电生产企业提供服务培训的功能,以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作为生产性实训室,需要实训室本身在环境、氛围、设备和管理上与生产一线高度仿真,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无缝对接,才能培养实用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创造社会效益,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

1 医用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室的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探索“双主体”办学,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1]。医用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室的建设具有校企合作共建的政策契机,然而如何吸引企业进校、把合作建设落到实处,是一个较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校企双方的利益、管理制度设计与实施、社会服务的开展、教学改革的深化等方面因素。

1.1 建设的意义及基本思路

由于医用电子产品是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所以,在生产环节的控制与监管甚为严格,建设一个高标准的医电产品生产性实训室,有利于在生产工艺、质量体系等方面给予学生和企业人员一个全面而规范的教学和训练。另外,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具备较高职业素养、较强动手能力、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教育质量的检验核心是企业是否满意。因此,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室能够为这一目标提供保障。组建一个医用电子仪器生产实训室,在满足学院教学需要的同时,还可以满足企业对于生产工艺和质量体系的培训需求,使实训室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成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标志。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医用电子产品生产实训室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

医用电子产品生产实训室的建设主要是在学校的主导下,引进企业全程参与,根据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考核体系考核办法》的要求和ISO13485等的指导意见下进行(如图1所示),争取实现实训室建设的“八个合一”,并在此基础上建设资源共享精品课程,在产、学、研方面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最大限度的提升实训室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1 实训室总体建设思路

1.2 场地要求与环境布置

该实训室总面积120 m2,按医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规范设置各种区域,满足各种岗位训练的要求。总投入40万,整个生产流水线包括:元件测试工序、元件插装工序、元件浸焊工序、元件手工补焊工序、整板测试检验工序、老化工序、综合检验工序,等,可完成实际典型医用电子仪器产品的生产,塑造提升质量和责任意识的企业文化氛围,如“8S”要求,等,建立医疗器械二类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另外,结合教学需要,配置投影仪和扩音系统,保障实训与生产的对接,学生在实训中可以直接感受到企业生产的状况,对企业生产过程耳熟能详,对专业教学也有详尽的了解,从而真正实现零距离教学(如图2所示)。

图2 实训室布局

1.3 生产设备及仪器

生产实训室需配置装配工作台,分布有40-60个工位,采用PVC材料的面板,每个台上需要带有照明、通风系统、电源布置、工具箱、座椅、挂杆,等,配备特殊生产工艺流程所需的设备,如精密贴片焊台、自动单刀切脚机、无铅熔锡炉、封闭式无铅浸焊机,等。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依托目前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已有的有源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共用电安全三大常规项检测仪器和性能检测专用仪器,能够完成医电产品生产后的质量测试项目。另外,考虑到生产实训室的拓展用途,给每个工位配备一套万用表、电烙铁、示波器和信号源,可以根据拓展实训的要求灵活配搭。

本着“互补、共享”的原则,医电产品生产实训室可以和现有医电专业各实训室的资源整合,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避免了设备重复采购和资源浪费。对于一些需要大型贵重设备才能完成的生产环节,如波峰焊机,等,则依赖于合作企业的生产资源,从而大大减少了实训室的建设成本[2]。

1.4 师资队伍建设及教材编写

实训室根据运行需要,需建立由学校主导,企业全面配合的技术管理队伍,包括专职实训室管理员、实训项目主带教师、实训辅导教师。第一类人员主要承担实训室的日常安全管理、设备维护,等,由学校教师担任,另外两类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分别从学校和企业选拔,主要负责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保证生产项目教学的顺利完成;鼓励教师下企业车间参与生产实践,了解新兴生产技术,掌握岗位新技能,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协调会,促进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3]。另外,联合企业共同成立课程建设项目小组,学院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共同编写《医用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医用电子产品生产管理实务》等教材。

2 实训室的运行与管理

引进企业参与建设,核心是让企业的真实项目能够进驻到实训室,企业的技术人员与学校的指导教师共同担任项目负责人,将企业一线的生产要求和学校的教学要求进行合理协调,科学运行和管理实训室。

2.1 “灵活生产、刚需教学”的运行模式

为保证生产项目的顺利实施,应遵循“灵活生产、刚需教学”的原则。“灵活生产”是指企业将典型产品的生产任务引入实训室,完成小型产品或部分组件的完整生产流程;没有教学任务时,由企业派员工从事生产管理,实现机动性的真实生产。“刚需教学”是指满足学校教学的刚性需求,在任意指定时间,企业配合学校开展实训,根据引进的生产任务以及课程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实训教学过程,将生产任务划分成若干模块,分配给学生,由学生承担具体的生产任务。

在工作过程中,企业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共同监督工作进度,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以企业的规范来约束和培训学生。

在教学中以典型产品作为教学载体、以生产目标作为教学管理的引力、以生产组织形式作为师生组配教学的参考、以产品质量作为教学成效的考核。

2.2 实训室的管理

医电产品生产实训室虽属于整个实训中心的一部分,但它具有生产性的特点,如何实现“安全、条理、高效”并提高教学质量是实训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该在整体的制度框架下有一些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在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有所革新,积极探索生产性实训室管理的新途径及新方法。

2.2.1 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 离开企业,职业学校就成无源之水,应该把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理念引入职业学校实训教学管理,并促使校企合作的内涵延伸[4]。企业化管理模式是企业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对生产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其管理对象是企业生产活动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各种资源[5]。

在医用电子产品生产实训室中仿照企业化管理模式,可以将教师学生、设备仪器、生产耗材、教学进度、教学资源等进行系统化管理,按照“八个合一”的思路,一方面使实训室运行更具企业规范,另一方面给学生塑造良好的生产工作氛围,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学生进入实训中心便作为企业员工,从入职培训、设备领用、工位安排、岗前培训、考勤考核、评优评先、奖励惩治等日常管理环节,大部分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完成[6]。管理制度形成文件并制定执行记录,在实训室的运行过程中填写,实施控制。

生产实训室融合现代生产企业管理模式与学校学生教学管理,推行“8S”管理模式: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i)、学习(study)、安全(safety)和节约(save),规范学生工作的过程,培养良好的习惯[7]。

2.2.2 突出教学管理的特殊性 学校实训室管理引入企业管理,但不照搬照抄,更多地应该强调以学生为本。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职业院校最终是培养合格人才。实践证明,如果强硬的将企业的管理套过来,在一些环节上并不能推动实训室运转,或者运转质量不高。所以,要抓好微观管理,更多地要注意职业学校的特殊性,强化技能管理,重视技能训练标准化[4]。另一方面,实训室的管理最终还是落实到人的管理,所以按照“责任到人,有奖有惩”的原则,执行周检汇报制度,即在实训管理各个环节和范围选定责任人,由责任人每周彻底检查一次,固定时间集中开会,向实训室管理总负责教师汇报。该制度促进了负责人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落实了实训室管理质量控制。

制订各种管理规章,如实训室管理人员职责、指导教师职责、学生实训规范、实训室环境管理办法、生产耗材管理规范、生产设备工具使用及养护规范、工作区间设备调用管理办法、生产安全规范、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范、各生产岗位职责规范、实训室开放式管理规范,等,此外,统一各种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版式,规范质量检查登记手册、随机卡、实训报告的填写,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

2.2.3 探索学生辅助开放式管理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当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实训室管理的重要角色,要挖掘学生资源,成立辅助管理小组,重点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在课前准备、课后整理、日常维护等环节借助学生管理员的力量,做好细节工作[8]。

3 实训室的持续建设与发展

校企合作共建开放式的实训基地,与学校原有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有本质的区别,校企合作共建过程中,学校是主导,是实训基地建设方向与作用效能定位的策划者,而企业是主刀,是全真工作环境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者。在实训室的后期建设和发展中要考虑几个问题:一是全真环境如何融入教学要素;二是教学实施与真实生产如何协调;三是师资队伍如何组建及分配任务,四是实训基地运作成本如何结算,等。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在满足基本教学的前提下,积极服务社会其他同类医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摸索出一条符合学校特点,符合行业特性的新办学模式,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办学各种规章细节,切实保障学生、学校、企业的权益,实现三赢局面,为落实全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提出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探明道路。在师资、教学资源、技术力量等方面形成“共建共管、合作双赢”的实训基地,面向多个专业满足《医用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实务》、《医用电子仪器检测技术》等课程教学的开展,为企业培养可直接上岗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完成合作企业的部分实际生产任务,面向行业提供小型医用电子产品研发和生产服务;并成为广东省医疗器械生产和质量管理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鉴定中心。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在医用电子仪器生产实训室建设过程中,通过广泛的调研和洽谈,围绕“校中厂、厂中校、校厂融合”的方针,在校内建设具备全真企业环境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在企业一线构建一个符合职教需求的教学平台,校企在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社会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形成共同育人,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双赢。

[1]刘虔铖,李震.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专业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2):239-242

[2]张鸿雁.论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成人教育,2009,29(2):74-75

[3]谭新,温灿烁,刘虔铖.无源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225-228

[4]朱建兰.职业学校实训管理引入企业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1,(2):196-197

[5]高秀哲,张玲.实训教学中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探索[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2):25-27

[6]聂菁.高职高专实训教学的企业化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0):115-116

[7]丛晓琴.导入企业文化元素 提高学生素养[J].职业,2013,(10):47-48

[8]李蓉.“学生自我管理”的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J].河北中医,2013,25(7):1073-1074

猜你喜欢
实训室电子产品医用
正确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我国小型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