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晋士人的人格美

2014-12-12 12:20王泽颖
参花(下) 2014年11期
关键词:玄学士人魏晋

◎王泽颖

论魏晋士人的人格美

◎王泽颖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中少有的乱世时期,也是传统儒学复兴的时代,同时伴随着魏晋玄学的产生。虽然魏晋士人外表潇洒风流,但是内心却是深沉的悲哀。魏晋士人对于社会价值的追逐最为薄弱和残缺,但他们并未以“归隐”的方式终其一生,在忍受着乱世的同时,他们也经历了人格冲突。但是魏晋士人所展现出来的人格美也为后世所盛赞。

魏晋士人 渊源 典型代表 演变

魏晋时期出现的玄学、佛理妙语等在深深熏陶了一代士人的同时,也悄悄改变了他们的追求、生活和价值观念。在儒学传统的教条和规范渐渐失去原本的约束力的时候,一种追求人类本性返璞归真的全新生活观念逐渐变为一种全新的追求。魏晋人士所追求的具有极大魅力及影响力的人格美就是被后世铭记的魏晋风流。

一、魏晋士人人格美观念形成的思想文化渊源

魏晋士人人格美观念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无论在政治、经济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在经历了三国的战乱后,一方面儒学渐渐失去了正统地位,魏晋士人正式在这个时代突破了传统的儒学束缚,自由地追求人自身的美;另一方面,庄园经济这一全新的模式得以发展起来,世家大族在拥有了丰富优越的物质生活后有了大量时间欣赏创作文艺作品。并且由来已久的思想文化渊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1.佛教的广泛传播

佛教的传入可以追溯到汉代,但魏晋时期,佛教对士人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经历了大动乱之后,学术已经无法合理解释并指导人生的时候,佛教适时地流行起来,在适应了士人的心灵需要的同时,对士人的人格审美观也产生了影响。首先是他们的审美心态和精神心理:在人们经历了各种痛苦之后,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观念渐渐地出现在他们的内心,而佛学正是本着解脱人生苦难的原则传播着教义,拯救了人们痛苦又脆弱的心灵。最高的佛学境界强调的是一种不可言说的、虚幻的精神本体,要把握住这种境界必须利用直觉感悟。

2.老庄哲学和玄学思想的兴起

庄子的哲学思想作为道家的代表思想强调的是无为而治和万物自然,它突出人的性情要自然天放,这种思想迎合了魏晋士人追求自由和反对明教之治这一思想需要。魏晋士人在追求儒学人生理想失败以后,转而在另一种追求方式中实现自我,那就是感悟静思和修身养性。

玄学是在老庄哲学的基础上,兼收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建立起来的。正式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魏晋士人转而追求淡泊、简约、放达的人格。

二、魏晋士人人格美的典型代表

1.阮籍、嵇康——离经叛道和刑于东市

魏晋时期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名士派别,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竹林七贤”。他们以放荡不羁、倒行逆施闻名于世。他们在放诞无常的言行举止中体现自我和丢失已久的人的尊严。对于阮籍,《世说新语》中有颇多记录,如“丧母无礼”“哭邻女”“哭穷途”等。由于嵇康的怪诞行为、佯狂弄痴和务实礼法等行为更是受到众多士大夫的嫉恨。嵇康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文化全新的精神,无论他的文采和人品都受到世人广泛的敬佩。

2.荀粲——唯色至情、获讥于世

荀粲作为魏晋时期的清谈家,信奉玄奥幽远理论,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传统的儒家思想提出了挑战。荀粲富有个性、思维活跃,他对男女关系和婚姻、爱情等有着另类的认知。因为按传统思想的观点,一个人若想达到完美的境界,必须内外兼修、缺一不可。如若不可兼得,则重视内在,强调内心品德的修养。但是,荀粲提出的“唯色论”主张妇女身心的相对开放、自由,与传统的“唯德论”强调禁锢妇女的身体及精神截然相反。

三、魏晋士人的人格演变

在思想上,魏晋时期的士人已经渐渐突破传统儒学思想的束缚,转而主动吸取道家思想,并开始研习佛教。随着社会变得日益黑暗,他们对周孔每每讥讽,道家思想占据上风的他们纷纷逃离世事,兴起了玄学研究的热潮,清谈风气大涨。在晚年选择归隐的时候,他的思想已经逐渐由分裂趋向统一,在接受儒学安于贫困的同时也融合了佛学的委顺天命。在行为上,魏晋士人表现出来的更多是真性情。在追求名利的同时更加重视及时行乐及自我解放,人性得到了回归。他们多饮酒酣醉,在放荡不羁中表现出内心的真实反映。这种行为的出现是魏晋士人人格分裂,在矛盾中痛苦不堪的综合表现。

在情绪上,与汉代士人表现出的高昂进取、立志成就的积极情绪不同,魏晋士人多转向低沉和亢愤。例如曹操在《短歌行》中的低吟,一代帝王曹丕创作格调的凄清。

结语

魏晋文学呈现的是悲剧性的美,魏晋士人的人格也有悲剧性的倾向。虽然魏晋士人外表多呈现潇洒超脱,但内心中往往深藏着悲哀。最基本的缘由是理想和现实人格的分裂、时代悲剧和个性悲剧的交汇。魏晋士人从未停止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但是一方面是时代和老庄思想的局限,另一方面是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导致魏晋士人无法最终确定理想的人生。

[1]管彩云. 魏晋时期人格美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阎秋凤. 竹林玄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林媛. 论魏晋文学的悲情特征[D].西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皖西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玄学士人魏晋
皇侃论“学”与南朝玄学的经学化理路
魏晋士人的“身名俱泰”论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当代玄学报告之“解压”——YY嘛,谁不会啊
论陶渊明对诸葛亮的接受——兼及士人仕隐之间的矛盾与彷徨
竹林七贤:中国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征
浅析风水玄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与山巨源绝交书》的玄学分析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
美人骨——回到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