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勇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
一些研究者认为,因为二语习得者有更强的认知能力并且已经掌握一套成熟的母语系统,所以二语习得跟一语习得有本质不同,这就是著名的“根本差异假设”(fundamental difference hypothesis)(Bley-Vroman,1989:45)。此外,另一个争论就是不同年龄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是否在学习上有根本差异。国外语言学家Marinova-Todd指出影响二语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不是开始二语学习的年龄,而是二语的使用量。如果二语使用越频繁,二语水平就越高。虽然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看法,但是它们引发了广大教师和研究者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的关注。
著名符号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一个单词或者语言符号由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即能指(语形)和所指(语义)两个部分。学习二语的单词必然也涉及这两个部分。在第一阶段,学习者在二语的拼写形式或者二语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这样,二语习得者学会的正确知识部分仅仅包括二语单词的语形部分,而对语义部分的知识几乎没有涉及,仅仅使用一语中的相关词汇的意义代替。笔者仅研究语义迁移理论对学习者二语习得的初步影响,进一步探讨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语义迁移研究一般从词汇、语义层面和命题层面着手。学者们通常认为一语影响可以发生在词汇语义层面,研究覆盖二语词汇的学习和使用。Sjoholm从二语词汇学习难度考察语义迁移(Sjoholm,1995)。Hasselgren以及Biskup等主要从词汇使用的角度考察 了 语 义 迁 移 (Hasselgren,1994:237-260;Biskup,1992:85-93)。但是主张一语影响可以发生在命题语义层面,还是一个较为敏感的问题。国外的不少学者大多采用了其他字眼论及命题层次的语义迁移问题。Danesi提到,“如果没有得到老师适当的指导,学生自行试图自然流利地说、写(二语)时,常常会产生出‘语义怪异’的二语信息”(Danesi,2003:61)。
语义迁移假说对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根据迁移的相关研究(Ellis,1999:332),一语对二语的迁移有两种不同的影响: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有些迁移有利于习得,有些迁移不利于习得,但是在中国,成人主要通过迁移手段学习英语单词:在中学阶段,英语知识有限,不足以提供全面的英语解释,大学阶段在短短的两年中要学会2000多个单词,这些情况使得学生必然通过迁移来简化任务。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主要讨论和关注语义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二语学习中,单词的记忆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媒介,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学单词,主要是通过单词的学习来理解句子和语篇,通过单词的学习来学会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此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英语单词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只能是根据对这些词汇的使用来考查。因此,要想考查采用语义迁移的方式学习英语单词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最好的方法就是考查学生了解和产出英语句子的能力。这两个方面可以分别采用写作和英译汉的方式进行。
根据语义迁移假说,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通常利用汉语(一语)的概念来对英语(二语)单词释义。这样,当他们需要使用英语表达某个概念时,会选择表达这个概念的汉语词汇来表达对应的英语词汇。这个英语词汇的句法和语义特征则是借鉴了对应的汉语词汇的特征。这样,当英语和汉语词汇有不同的语义和句法特征要求时,学生就会创造出不符合英语规范和要求的句子。例如:“Although the richman was old enough and intended to getmarried with the beautiful woman,but his father did not permitted.”
以上句子就是学生在外语写作中出现的错例。“同意”这个词对应的英语“permit”在句法特征上是一个必须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即“permit sb to do sth”。这里,“同意”的句法特征通过语义迁移而被学生自然接受为“permitted”的句法特征,从而在使用“permit”的时候出现违反二语句法要求的错误。包括like”,“want”等在内的早期学习的词汇,这种语义迁移导致的错误在大学生的写作中很常见。
语义迁移不仅影响英语语言的输出,同时对通过英语获取正确的信息也会造成一定的障碍。汉语影响在英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中更为突出,英语学习者往往直接借用汉语(一语)释义理解英语(二语)句子中的单词,结果往往是翻译出的中文不符合实际汉语句子的要求,自然也就无法正确地理解其含义。通过对以下两个英语句子汉译的影响分析,对此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Although we might have expected that introverts might livemore happily,extroverts are happier.”
在以上句子中,might和“可能”对应起来,而将expect和“期望”相互联系,这些也都是在英语学习的第一阶段,学习者在二语语形和一语概念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对语义部分的知识仅仅使用一语中的相关词汇的意义代替。因此,翻译出来的东西不通顺,理解有偏差。通过对might和expect的含义调整,笔者认为第五句的合理译文为:“虽然我们认为内向的人可能生活得更开心,但外向的人却更高兴。”
一般来说,二语学习者的最终目标就是逐渐发展、完善语言以及语义手段,以达到自主系统学习的目的。要想准确娴熟地使用第二语言,这种自主性学习很重要。国内大学生普遍处于词汇的第二认知阶段向第三认知阶段的过渡,如果能够克服一语语义的持续干扰,势必会加快这一过渡速度。只有当学习者意识到二语单词与一语释义之间的语义差异或者是意识到两个二语单词同时具有一个一语释义时,学习者才会自主地开始语义重建。
[1]姜孟.概念迁移: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