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数据感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2014-12-09 02:02祁顺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扇形统计图牛奶

祁顺成

“统计的核心词就是数据分析,统计是处理数据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小学数学中统计教学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数据意识,提升小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观察,联想到数据的存在,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从而产生数据分析的愿望。因此,强化统计教学思考,创设适宜的情境,引领学生积极地实验和科学地猜想,将会使统计教学变得更具魅力,也会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等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

一、贴近生活,感悟数据分析价值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就得具备调查研究的意识,其中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是必不可少的本领。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解读生活现象,让学生在现象分析中感受数据存在的意义,体味数据分析的价值。如,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统计”时,就要以学生真实生活元素为切入口,指导学生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感知数据的存在,体会数据分析的意义。

师:这是六(1)班同学的课外活动图,你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着发言,有的踢足球,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跳绳,有的踢毽……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那我们用什么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出这个班学生的运动情况呢?

(学生分析,文字描述,列成统计表,画出统计图。)

师:很棒!请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完成自己的思考。

(学生自主分析,画出统计表,画出条形统计图。)

师:不错!面对这组数据,你还联想到什么统计知识呢?

生1:能不能用折线统计图呢?

生2:不合适,因为我们不需要看出人数的变化趋势。

生3:我看过一种用圆来表示各种关系的。

生4:是的。我也看过类似的资料,它用一个圆表示一家的收入,各种消费额会占整个圆的一部分。

师:同学们真是细心人,谁知道这种圆形数据统计图叫什么名字呢?

……

案例以学生日常课外活动图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从图中分析现象,在观察中找寻对应的数据。同时,通过阅读和尝试表述观察结果等数学活动,一方面唤醒学生的认知记忆,形成朦胧的数据感知;另一方面通过尝试表达数据,加速统计知识的固化,使数学活动经验在运用中不断丰厚。“不错!面对这组数据,你还联想到什么统计知识呢?”打破了学习的瓶颈,有效地引领学生探索不同的路径,使学习更加精准地聚焦于数据整理、分析层面,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数学学习的视角更为开阔。当有学生说出“我看过一种用圆来表示各种关系的”等,达到了观察的目的,利于学习的顺利推进。

二、营造氛围,初建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营造合适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势必会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具理性,洋溢着灵性。让学生在一种诗意的情境中感受数据的存在,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数据意识,初步形成数据分析的观念。

师:仔细观察投影中的图形,猜猜它的名称是什么?

(学生相互讨论着,给这个统计图起名字。)

师:对!这样的统计图就是扇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例说说自己的思考吗?

生1:这个圆表示的是六(1)的总人数,每一块扇形表示的是喜欢每项运动的人数。

生2:不对!每一个小扇形的面积不是具体的人数,而是这项运动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生3:是的,人数越多,对应的百分数就越大,扇形面积也越大。

生4:参加各种运动的人数总和就是1个圆,也可以用100%来表示。

师:看到一个扇形统计图能有这么多的思考,很了不起。那说说如何理解这些百分数的呢?

生5:喜欢足球的人数占全班的20%。

生6:可以看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因为所对应的扇形面积最大。

……

创设学生敢于交流、乐于思考的数学课堂是教师的理想,也是缔造和谐教学的基本要素。因此,创设一系列活动情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实现思维的开化,促进有效学习的诞生。首先,通过设计看图、给统计图命名等活动,增添学习的情趣;其次,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说出自己的理解,促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思考,踊跃参与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思考的成果,同时也丰富学生的感知,拓展学生的视角。

灵活地使用教材文本,科学地挖掘教材内涵,是打造理想教学的基本思考,也是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的根本着力点。教师应不惟标准答案,而让学生充分思考,积极合作,在研究中感悟知识的由来,在分享中实现知识的建构。学生自主思考、交流共享,逐渐明白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构造,明晰影响扇形面积大小的因素——对应的数量,使学生逐步领悟数形结合的意义。数形结合促进了学习思考的深入,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那说说如何理解这些百分数呢?”等问题引领,让学习更具目的性,也使扇形统计图的基本要领在解读中、思考中逐渐浮现出来。

三、延展学习,发展数据分析意识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思维,形成技能,积累经验。因此,教师不仅要想方设法引领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更要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反思,以形成可靠的认知建构,提升数学素养。将实践与反思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效延展学习,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具理性,同时也使数据分析的意识不断增强。

师:刚才我们解读了六(1)班学生喜好运动的情况。请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对下图进行分析与思考。

生1:一个圆是单位“1”,表示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

生2:它揭示的是每100克牛奶中营养成分构成情况。

生3:每一种成分都占一定的百分比。

师:请用所学知识认真解读每一个小扇形,并结合自己的思考,看看有什么新发现?endprint

生:若以100克牛奶来思考,我们可以计算出水分、蛋白质、脂肪等每一种营养成分的具体含量。

师:不错!小组合作,算一算,填入对应的统计表中。

(学生合作学习,并完善统计表格。)

生1:通过计算,我发现尽管扇形统计图被分成若干份,但总和都是100%,就是“1”。

生2:各部分的量加起来是100克。

……

师:我们研究了几个扇形统计图,你认为它们主要是反映数据之间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1:是每一种营养成分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生2: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生3: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量与总量的之间的关系。

生4:应该是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师:很有道理!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部分量占总体的百分之几。

为学生积累感知创造适宜的情境,给学生更多的尝试实践机会,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所在,也是促进学习反思、学习升华的有效路径。利用教材中牛奶图,引导学生,再度解读扇形统计图,不仅有利于巩固前一阶段的学习,促进学习思考的深入,更有助于学生学会梳理,学会总结,以建构牢固的数据分析意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更加科学地把握扇形统计图的实质,学会分析它的基本要义,明白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运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提供厚实的积累。

四、有机串联,提增数据分析能力

重视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把握,注意相关知识的迁移和梳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抓手。因此,我们的教学不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分析与思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运用中消化知识,领悟知识,构建对应的认知体系。设计串联性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据意识,发展数据解读能力,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师:刚才大家对牛奶营养成分统计图的解读很到位。小明每天喝一袋250克牛奶,你能算其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具体含量吗?

(学生自主计算,互助评析。)

师:刚才我们尝试运用扇形统计图去解决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想想哪些地方还用到过扇形统计图?

生1:我们可以把上次的测验成绩也制成扇形统计图。不及格人数1人,及格的人数3人,良好人数21人,优秀人数是25人。

师:很有意义。要制成扇形统计图,我们应该先算出什么呢?

生2:要算出每一类学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不及格率2%、及格率6%,良好率42%,优秀率50%。

生:不计算也能知道优秀部分占圆的一半,因为优秀人数正好是总人数的一半。

……

师:看投影中的统计图,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并想想自己分析的理由。

学生自主思考,合作研究,在学习中进一步领悟扇形统计图的分析方法,学会提出不同的思考。

将生活元素引入数学学习中来是课改所倡导的举措。因此,贴近学生生活去设计问题,用学生熟悉的眼光来巩固学习,就应成为教学预设的重要环节。以牛奶的营养成分统计图为模型,设计计算每一部分具体量的活动,一方面有助于知识的延续,能够唤醒学生的记忆,促进学习形成链条;另一方面又促使学生领悟到数学问题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从而提增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巧设练习,分析利用李明的作息时间,既有利于巩固知识,又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教学中通过分析与思考具体作息时间,特别是对最后一问的甑别,在巩固认知、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统计知识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生活之中。为此,紧扣学情,精准预设,不仅能让数学教学更具温馨,也能使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数据整理、分析等统计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数据统计分析的重要作用,产生对数据的亲切感。从而学会分析数据提取信息,用收集数据、统计分析的观点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责任编辑:张 莹endprint

生:若以100克牛奶来思考,我们可以计算出水分、蛋白质、脂肪等每一种营养成分的具体含量。

师:不错!小组合作,算一算,填入对应的统计表中。

(学生合作学习,并完善统计表格。)

生1:通过计算,我发现尽管扇形统计图被分成若干份,但总和都是100%,就是“1”。

生2:各部分的量加起来是100克。

……

师:我们研究了几个扇形统计图,你认为它们主要是反映数据之间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1:是每一种营养成分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生2: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生3: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量与总量的之间的关系。

生4:应该是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师:很有道理!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部分量占总体的百分之几。

为学生积累感知创造适宜的情境,给学生更多的尝试实践机会,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所在,也是促进学习反思、学习升华的有效路径。利用教材中牛奶图,引导学生,再度解读扇形统计图,不仅有利于巩固前一阶段的学习,促进学习思考的深入,更有助于学生学会梳理,学会总结,以建构牢固的数据分析意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更加科学地把握扇形统计图的实质,学会分析它的基本要义,明白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运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提供厚实的积累。

四、有机串联,提增数据分析能力

重视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把握,注意相关知识的迁移和梳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抓手。因此,我们的教学不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分析与思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运用中消化知识,领悟知识,构建对应的认知体系。设计串联性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据意识,发展数据解读能力,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师:刚才大家对牛奶营养成分统计图的解读很到位。小明每天喝一袋250克牛奶,你能算其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具体含量吗?

(学生自主计算,互助评析。)

师:刚才我们尝试运用扇形统计图去解决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想想哪些地方还用到过扇形统计图?

生1:我们可以把上次的测验成绩也制成扇形统计图。不及格人数1人,及格的人数3人,良好人数21人,优秀人数是25人。

师:很有意义。要制成扇形统计图,我们应该先算出什么呢?

生2:要算出每一类学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不及格率2%、及格率6%,良好率42%,优秀率50%。

生:不计算也能知道优秀部分占圆的一半,因为优秀人数正好是总人数的一半。

……

师:看投影中的统计图,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并想想自己分析的理由。

学生自主思考,合作研究,在学习中进一步领悟扇形统计图的分析方法,学会提出不同的思考。

将生活元素引入数学学习中来是课改所倡导的举措。因此,贴近学生生活去设计问题,用学生熟悉的眼光来巩固学习,就应成为教学预设的重要环节。以牛奶的营养成分统计图为模型,设计计算每一部分具体量的活动,一方面有助于知识的延续,能够唤醒学生的记忆,促进学习形成链条;另一方面又促使学生领悟到数学问题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从而提增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巧设练习,分析利用李明的作息时间,既有利于巩固知识,又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教学中通过分析与思考具体作息时间,特别是对最后一问的甑别,在巩固认知、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统计知识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生活之中。为此,紧扣学情,精准预设,不仅能让数学教学更具温馨,也能使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数据整理、分析等统计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数据统计分析的重要作用,产生对数据的亲切感。从而学会分析数据提取信息,用收集数据、统计分析的观点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责任编辑:张 莹endprint

生:若以100克牛奶来思考,我们可以计算出水分、蛋白质、脂肪等每一种营养成分的具体含量。

师:不错!小组合作,算一算,填入对应的统计表中。

(学生合作学习,并完善统计表格。)

生1:通过计算,我发现尽管扇形统计图被分成若干份,但总和都是100%,就是“1”。

生2:各部分的量加起来是100克。

……

师:我们研究了几个扇形统计图,你认为它们主要是反映数据之间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1:是每一种营养成分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生2: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生3: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量与总量的之间的关系。

生4:应该是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师:很有道理!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部分量占总体的百分之几。

为学生积累感知创造适宜的情境,给学生更多的尝试实践机会,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所在,也是促进学习反思、学习升华的有效路径。利用教材中牛奶图,引导学生,再度解读扇形统计图,不仅有利于巩固前一阶段的学习,促进学习思考的深入,更有助于学生学会梳理,学会总结,以建构牢固的数据分析意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更加科学地把握扇形统计图的实质,学会分析它的基本要义,明白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运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提供厚实的积累。

四、有机串联,提增数据分析能力

重视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把握,注意相关知识的迁移和梳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抓手。因此,我们的教学不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分析与思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运用中消化知识,领悟知识,构建对应的认知体系。设计串联性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据意识,发展数据解读能力,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师:刚才大家对牛奶营养成分统计图的解读很到位。小明每天喝一袋250克牛奶,你能算其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具体含量吗?

(学生自主计算,互助评析。)

师:刚才我们尝试运用扇形统计图去解决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想想哪些地方还用到过扇形统计图?

生1:我们可以把上次的测验成绩也制成扇形统计图。不及格人数1人,及格的人数3人,良好人数21人,优秀人数是25人。

师:很有意义。要制成扇形统计图,我们应该先算出什么呢?

生2:要算出每一类学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不及格率2%、及格率6%,良好率42%,优秀率50%。

生:不计算也能知道优秀部分占圆的一半,因为优秀人数正好是总人数的一半。

……

师:看投影中的统计图,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并想想自己分析的理由。

学生自主思考,合作研究,在学习中进一步领悟扇形统计图的分析方法,学会提出不同的思考。

将生活元素引入数学学习中来是课改所倡导的举措。因此,贴近学生生活去设计问题,用学生熟悉的眼光来巩固学习,就应成为教学预设的重要环节。以牛奶的营养成分统计图为模型,设计计算每一部分具体量的活动,一方面有助于知识的延续,能够唤醒学生的记忆,促进学习形成链条;另一方面又促使学生领悟到数学问题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从而提增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巧设练习,分析利用李明的作息时间,既有利于巩固知识,又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教学中通过分析与思考具体作息时间,特别是对最后一问的甑别,在巩固认知、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统计知识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生活之中。为此,紧扣学情,精准预设,不仅能让数学教学更具温馨,也能使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数据整理、分析等统计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数据统计分析的重要作用,产生对数据的亲切感。从而学会分析数据提取信息,用收集数据、统计分析的观点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责任编辑:张 莹endprint

猜你喜欢
扇形统计图牛奶
送牛奶
各种各样的扇形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炫彩牛奶画
树上也能挤出“牛奶”吗?
探源拓思融会贯通
———《扇形的认识》教学廖
复扇形指标集上的分布混沌
神奇的牛奶树
3Dmine 在雅满苏井下矿扇形中深孔爆破炮孔设计中的应用
如何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