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讲评课教学点滴

2014-12-09 04:47刘会兵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泥塘语句小鸟

刘会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一具体建议明确了“实践”对于学生“写会写作”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重视习作讲评课,构建有效的习作讲评课,做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实事求是地讲评,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有效切入,面向全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写好句子是每个学生写出优秀习作的前提和基础。一篇佳作由文从字顺、情真意切的段落构成,优质的段落离不开精彩的语句。要让每个学生都写出优秀的习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要每个学生在一次习作中写出几句出彩的语句,学生是可能做到的。因此,教师在研读学生习作的过程中,要挖掘学生习作中的精彩语句,在习作讲评课中展示出来,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学习、借鉴与运用,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如讲评习作《春天来了》,教师给学生展示了如下佳句:

生1:我仿佛听见大石头和小雨滴在对话了。大树、小花、小草都在品尝甘甜的雨水。——王磊

生2:一只小鸟飞来寻找食物,小树就请小鸟把自己身体里的害虫吃掉,虫子被小鸟吃了,小树长得健康了。——杜建红

生3:我又向前走了几十米,发现那个地方遍地都是野花,红的,白的,黄的……我知道这是春天来了,在春天的号召下,野花争奇斗艳。——汪跃元

……

学生每人至少都有一句精彩的语句得到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句子,在读中赏析,在读中借鉴。读完之后,用敬佩的语气与小作者相互交流,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习作讲评课,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激励,真正体验到习作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愉悦,在习作中写出精彩的语句,成为每个学生内心深处的需要和真正的渴望。

二、聚焦共性,解决问题

“蜻蜓点水”式的点评,隔靴搔痒,收效甚微。泛泛而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次习作讲评课应聚焦于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达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目的。如S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七》要求学生编写动物寓言故事,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习作后,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故事情节简单,没有体现出寓言故事的趣味性。

教师经过认真分析后,确定引入范文,让学生在品读范文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讲评效果。

1.听故事。通过PPT出示动物寓言故事《青蛙卖泥塘》。大意是:青蛙觉得自己住的烂泥塘不好,想把它卖掉。在听了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的话以后,就在泥塘边种了草,为泥塘引了水,在泥塘边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这时,青蛙看着变化的泥塘觉得泥塘很好,再也不想卖了。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品读寓言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主人翁的语言、心理变化、行动等,让学生明白要让故事情节由简单变得丰满,就要让故事中的动物“开口说话”、“思考问题”、“动手做事”,简言之,即会说、会想、会做。这样,故事的趣味性也就应运而生了。

3.讲评。展示学生习作,师生共同评价,找出共同存在的问题。

4.交流互动。分小组交流,说一说如何习作。

5.修改习作,进行习作展示。

三、有效训练,突出实效

习作讲评课如果只是欣赏少数学生的习作,“蜻蜓点水”式地点评,价值和意义就微乎其微了。讲评课要有激励作用,要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根据讲评中的出彩之处或者是共性问题创新出一个训练点,让学生当堂训练,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如在一次记事的习作中,为了体现“爱心”、体现“助人为乐”的主题,学生始终绕不开“雨中送伞”、“拾金不昧”、“上坡推车”、“呵护病人”、“为盲人引路”、“公而忘私”这些常见的题材,导致习作出现“雷同”、无创新点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讲评习作时,用“下水文”《赶牛》为学生引路。《赶牛》的主要内容是:一头牛闯进邻居王伯伯家的菜园里吃菜,“我”不但把牛赶出菜园,还经过询问,把牛送回赵大叔的家里。事后,王伯伯和赵大叔两家都感谢和表扬了我。教师以《赶牛》为例,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取材,从身边的事写起,使学生的思维开阔起来,在训练中产生了《护花》、《帮助邻家小弟弟》、《值日生》、《挡在路中的石头》等源于生活的题材,学生写出了情真意切的习作,实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的习作要求。

“问渠哪得清如洗,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习作只有牢牢扎根于生活的沃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才能够让习作书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责任编辑:王天杰

猜你喜欢
泥塘语句小鸟
《青蛙卖泥塘》的“愣”
重点:语句衔接
为青蛙给泥塘写广告词
泥塘广告词
泥塘初体验
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