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4-12-09 01:58吕明月初宇平
学理论·下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构建体系

吕明月 初宇平

摘 要:创业教育的开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赖于国家、社会、高校、企业、个人等各方面的支持、努力与配合。阐述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与重要意义,从教育观念的转变、创业教育学科建设和课程教学体系、师资建设、创业实践基地、社会保障体系及企业家精神的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与构建。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3-0156-02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当今全球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学校内部开展创业教育,帮助和扶持有能力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将成为毕业生流向社会的一种全新的就业方式,有助于缓解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实现以创业提升就业的目的,积极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创新就业机制,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措施。因此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一套健全高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对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创业人才、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拓宽就业渠道,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含义

为了改变当今大学生就业观念,利用其在大学和社会所学知识、才能和技术,以技术入股、自筹资金、寻求风投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开展创业教育技术,就是通过教育方式,提升大学生自我创业能力,增强自主创业的思维。

如今学者对创业教育的概念因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文化层次、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提法主要可归纳如下5种:(1)以梁保国、乐禄祉的观点为代表的人才说。此种说法认为创业教育主要培养能够为社会创造工作岗位的人才。(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素质说。从创业者的素质角度进行定义。(3)房欲飞等人提出的综合说。通过大学生创业教育来提升其自身素质。(4)高等院校的自我就业说。创业教育除提升创业能力,还可提升自身就业能力。(5)能力说。创业教育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可为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鲜明意义

1.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居世界第一,因此,就业压力就显得十分严峻。为了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办企业,培养出能胜任各行各业的创业者,从而为社会增加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维护我国稳定和快速发展。

2.创业教育可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对当今大学生个体来说,通过创业教育这个平台,他们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掌握社会所需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必须要通过学习,积累必要的创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生存能力,挖掘其的创业潜能,培养其勤奋、创新的个性,从而为社会创造价值、贡献力量。

3.创业教育的实施,可提高我国高校核心竞争优势。高校的竞争,体现在人才的综合素质方面上,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定位必须准确,办学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要将教学型与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思路并重,并且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实践、探索、冒险和创业能力,全方位灌输大学生积极创业的思想,将是我国高校创新发展、提升核心优势的有效途径。

4.创业教育是符合高等院校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在我国高校传统培养模式下,大学生普遍表现为依赖社会,创新不足。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时代,传统人才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要求,进而会被社会所淘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就应该改变教育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顺应我国对人才需求的内在要求。

5.创业教育,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国家出台相关鼓励大学生创业优惠措施,顺应了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发展潮流。这就必须要求高校要积极在校园中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辽宁科技大学从2008年开始,一直致力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每年也都会有几十支团队入住孵化园,为我国培养具有创新与创业能力的企业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模式也可供我国其他高校借鉴,如果高等学校将创业教育提到日程上来,那么这将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特殊意义。

6.创业教育必然要求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高校的扩招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极其重要影响,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如何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对人才培养模式要花大力气进行改革,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培养更具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们只有树立了创业意识,学会了创业的方法,掌握了创业的知识和技能,知晓了创业的艰辛,才能成为创业的人才。通过创业开发,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新岗位,扩大了就业范围,增加了就业人数,这样也就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将成为创建新的产业、行业,扩大就业岗位的源头,高等学校将成为培养创建新的产业、行业、扩大就业岗位人才的基地,在当今世界经济风暴中尤显意义重大。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新的教育理念,从提出到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渐完善的过程。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但要求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而且还要要求我们培养大学生具有实战的创业能力,还要营造积极的氛围,建立适应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培养、管理机制,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综合建设。因此,教学的每个环节我们都不应忽视,应该在教学的全过程将创业教育贯穿始终。

1.创业教育思想不需要有科学、正确的态度,这是保障创业教育实施的最基本理论保障。为了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提升其创业能力,首先需要我们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要进行革新,引导大学生要树立创业教育价值观。从课程的设置、内容、方法、学分等方面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富有成效的改革,夯实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提高其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为我国尽快实现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2.完善创业教育学科建设和课程教学体系。传统的课程设计方法最大的缺点是传授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课程与课程之间没有交集,这与创业者的素质要求相反。对此,根据我校多年来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与实施经验,我们做如下设计:(1)整合校内学科资源,依托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与创业实践结合密切的学院,组建创业教育学科,成立大学生创业就业研究基地,全面负责我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组织管理、调查研究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间的逻辑性与兼容性,有针对性地开发创业教育教材。(2)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多层次性。在全校开设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课程的同时,还要向全校招生创业精英班、创新创业班级;(3)教学方法的革新,引入KAB、SYB等创业指导课模式,融入大量创业成功案例,并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同时,我院引进经营决策模拟,沙盘演练等生动、灵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操作企业时能独立而理性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从教学评价指标上,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3.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了顺利推进创业教育的实施,高水平的创业教师队伍则是必不可少。它是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建设一支精通创业理论,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重视对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的选拔与培养,必要时,还要加强培养力度和引进力度。为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高校可以选送一批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或者到企业一线定期实践,也可从国外聘请在创业教育领域具有经验丰富的教师或从企业、政府聘请具有实际管理经验、创业经验和投资经验的专业人士和成功企业家、经济管理类的领导者做高校的客座教授,定期为大学生做讲座,与学生交流沟通,用实际案例帮助学生们增强创业意识,增添创业热情,并最终达到丰富高校教师的实践经验的目的。

4.建立企业创业实践基地。企业是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是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人力资源的重要输入基地。然而目前,很多学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往往局限于知识传授型,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创业实践机会。由于创业教育所涉及的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对于创业教育开展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稳定的创业实践基地。借助创业实践的平台的搭建,将更多的实践或模拟训练的机会引进到大学生创业实践中来,大大缩短学生步入社会的适应期。为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建立校企联合的模式:通过高校在产学研领域的优势,创建孵化基地。同时建立创业导师机制,实施进入基地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实践与抵御风险的能力;再一点就是要通过研究所、校办企业与科研开发单位等创收部门筹集必要的资金,建立创业基金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的必要资金,保证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高效的运转。

5.构筑与完善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保障的体系。要使得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我们必须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向其灌输国家创业的政策,使其在思想中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要联合相关的资金贷款机构,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所需资金进行一定的倾斜。必要时,相关机构对大学生创业所需的资金还需提供优惠贷款或是免息政策,相关审批手续的办理要适当简化。此外,从国家层面还需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来构建与保障创业教育的顺利推进。

6.加强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关于创业,有一个领域在国内一直受到忽略,那就是企业家精神,而这恰恰是高校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企业家精神培育在国外高校方兴未艾。在美国,从各个大学的商学院到社区大学,到公立学校乃至中小学教育到处都设有企业家精神培育的相关课程。所谓企业家精神培育主要侧重于酝酿和创立一个全新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它包括商业机会识别、资源的组织和投入、企业组织创造等内容。企业家精神培育将创业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和过程,因此更加注重对创业者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为此,高校要多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开展企业家精神培育,这对学生、对创业投资事业,无疑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荣霞.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问题与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12)46-48.

[2]付友良.大学生创业的困境及对策思考[J].民族论坛,2010(3):58-59.

[3]陶宏.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167-168.

[4]孙云霞.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44-45.

[5]宁小银,彭杏芳.我国大学生创业问题与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24-26.

[6]谢华,苟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9):48-49.

[7]夏永全,蒋茂贵.论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湖南社会科学,2009(1):163-165.

[8]李霞,熊东萍.创新视野中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8(4):28-29.

[9]戴育滨.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10):58-59.

[10]曲殿彬.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实施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8(6):126-129.

(责任编辑:李 慧)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构建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