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党建工作模式探讨

2014-12-09 16:37冯大鹏李雯
学理论·下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制度建设规范

冯大鹏 李雯

摘 要: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者,以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针对目前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研究生党员培养程序,支部组织生活会,党员培养和教育方式等工作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研究生党员;规范;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3-0089-02

高校研究生在培养方式、专业学习、管理方式上有其特殊性,所以在开展研究生党建工作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党员培养和教育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与他们的各项业务学习与素质提高结合起来[1]。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者要结合学校和学院的实际,根据研究生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制定党员培养和管理体系,细化和完善相关细则和流程,探讨创新党员培养和教育新模式。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党员培养程序,严格组织生活

1.细化和调整入党程序。在2014年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针对积极分子确定和培养、发展对象确定和考察、预备党员接收、预备党员教育和考察、预备党员转正等环节均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学院亦根据《细则》中的相关规定对本院的入党程序进行了细化和调整。

(1)在积极分子确定和培养中规定,一旦本人提出申请,学院分党委要在一个月之内派专人同申请人谈话,在确定为积极分子后要报学校组织部备案;在发展对象确定和考察环节同样增加了报学校组织部备案程序。

(2)在预备党员接收环节调整为,首先是支部审查,报学院分党委预审,然后发放入党志愿书、召开支部大会、报校组织部审批、派专人谈话,最后到组织部备案。

(3)在预备党员教育、考察和转正环节依次为:入党宣誓、预备党员教育、预备期满考察、本人提出转正申请、支部审查、校组织部审批,最后材料归档。

总之,在制度建设方面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上加以规范和落实,建立健全积极分子选拔制度、预备党员转正考察制度、谈话和思想汇报制度、组织生活制度等,坚持定期检查,认真考核。

2.严格选拔申请入党学生。目前,研究生中存在部分入党动机不纯的现象,也有少数学生因为入党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正确的入党动机逐渐被淡化。

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者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研究生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把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衡量学生政治上是否成熟的标准。学院分党委和基层党支部在考察和评价方面看发展对象政治上是否合格,关键是看他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是否自觉为党的纲领而努力奋斗,是否能够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首先应通过多次谈话了解该生的入党动机和思想动态,在谈话中如发现学生入党动机不纯,不符合入党标准要及时给予教导和纠正;其次鉴于目前学校入党名额的分配,学院将参考研究生评奖评优体系,考查学生学习、科研、品德、社会活动等综合素质,尤其是对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要着重考察,严格按照党员政治标准和选拔程序,确保将学生中的优秀分子选拔到党员队伍中。

3.对申请入党学生实行季度谈话。

(1)首先由学院分党委提交申请入党学生的基本情况简介和信息表至学院党委会。

(2)学生被确定为积极分子后,学院分党委指派一位分党委委员负责该生的谈话工作,并在学院指定的谈话表中做好谈话记录。

(3)申请入党学生主动以季度为单位向负责谈话的分党委委员汇报工作学习情况、进行思想交流,同时提交思想汇报至委员处。

(4)分党委委员及时将学生的思想状态汇报给学院党委会,作为考察申请入党学生的参考依据。

4.完善不合格党员的淘汰机制,严把入口关,疏通出口关,形成动态管理机制,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2]。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在对党员进行年度考核,对三年连续不合格党员建议给予警告,对五年连续不合格党员建议给予脱党。

5.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创新组织生活形式。

(1)通过组织生活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党章,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根据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从时间安排上党支部至少一个月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召开前要拟定组织生活计划提交学院分党委审阅。

(3)不断创新组织生活方式,可采取形式多样的召开方式;可邀请学院领导和分党委委员或其他支部的党员参加本支部的组织生活;拟定区别于传统组织生活会的召开主题,如开展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

(4)将组织生活会的参与度作为支部和党员个人的考核指标之一,纳入到支部和党员的评优体系之中。

二、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社团文化建设等学生活动与开展党员培养和教育进行创新性结合

1.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职能之内,有助于完善党支部自身建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加强学生党支部成员的教育,同时方便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尤其是党员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作必要的介入和处理,同时也利于基层党组织的健康成长。

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小型座谈会和个人座谈的方式,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研究生目前在学生适应、人际交往、科研、就业、婚恋等方面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压力,基层党组织通过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挖掘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1)开展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增强同学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尤其是对于性格较内向的同学可以通过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接触周围的同学。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支部的建设,更加有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开展党支部活动本身就是推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有效形式。

(2)邀请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进行党员教育活动。通过专题讲座,让同学们切身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尤其是研究生党员们在帮助自己的同时可以帮助支部内外的其他同学。类似的活动将作为专题系列活动持续开展,除了普及性质的专题教育外,在开展相关活动之前会采用先进行主题调研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小范围的主题教育活动等。

(3)抓好两支队伍建设即党员队伍和心理委员队伍建设。心理委员和党支部定期座谈,党支部和班级小组相配合,各自汇报交流从不同角度掌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特殊事件的情况,随时进行沟通,定期进行座谈交流,遇到疑难问题共同商讨对策。

(4)党员与问题学生“一对一”帮扶活动。在“一对一”帮扶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带头作用,党员与问题学生谈话,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学习与人相处,适应环境的能力。

2.将学生就业指导与开展党员培养和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完善党支部自身建设,增强支部凝聚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就业相关知识和政策,增强党员参与支部活动的兴趣,激发党员开展形式新颖的其他支部活动。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根据学校就业中心和学院的要求,以研究生就业活动为契机,搭建活动载体,让研究生优秀党员在活动中起领导、组织作用,通过支部开展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年度汇报、经验分享等活动,将学生就业指导与开展党员培养和教育相结合进行初试。

(1)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报名参加学校就业中心统一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生对于科研以外的活动兴趣减弱,但由于近几年高校的不断扩招,在校研究生的人数迅速增长,研究生就业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对研究生有必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院首先将入党积极分子作为规划培训对象。

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不仅是帮助研究生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院拟通过党建平台将此项工作进行推广。

(2)优秀党员经验分享。党支部经常性地开展关于规划与求职、工作与生活、科研与就业等方面的经验分享会,在讲述中不仅有成功的经验分享,也有失败的感悟与总结。优秀党员是学生中的中坚力量,他们一般品学兼优,在各种组织和社团中担任职务,在学生中有较好的威信和人际关系,他们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宿舍、教研室、社团、与学生朝夕相处等特点,积极开展党支部的相关活动,在开展学生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文化建设。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积极向上、和谐平等的校园社团文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弘扬新风正气,营造和谐发展、共建共享的思想舆论氛围。学生党支部与学生社团相结合开展的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对于党员、积极分子、普通学生的号召力无疑是良好的,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青春昂扬的生活态度和身心愉悦健康平和的情绪特征,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总而言之,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党建工作对高校党建工作者来说任重而道远,还需进行不懈的努力,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要求,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方法,使研究生党建工作在新形势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对研究生党员培养和教育起到创新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彦.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4).

[2]李淳仁.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3).

(责任编辑:石 银)

猜你喜欢
制度建设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加强公德制度建设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