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唯物主义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2014-12-09 15:33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
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 2014年3期
关键词:经济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

□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王伟光



专 稿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王伟光

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它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国情,认识历史发展规律,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

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主义历史观,简称唯物史观,是人类思想史上全新的历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世界观,为人们提供认识社会历史问题的根本看法,又是方法论,为人们提供处理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正确认识、改造人与社会,推进人与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锐利思想武器。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伟大历史功绩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它将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中彻底清除出去,实现了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与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和完备的唯物主义学说。

(一)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和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物质前提。社会化大生产在极大地提高生产力的同时,造就了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生产组织,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化生产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为理解社会发展趋势提供了充足、客观的依据。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关系变得容易解剖起来,以往私有制社会的结构和关系也能够为人们所看透。资本主义开创了“世界历史”,让社会规律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剥削阶级再也不能够肆意地以阶级偏见来歪曲历史,人们再也不会片面地了解社会历史。

近代英法的思想家始终致力于对社会历史的探索,并在经济学和历史学上取得了难能可贵的研究成果。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社会改革方案,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也分别阐述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思想,这都为既唯物又辩证的新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创立准备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顺应了时代要求,承担起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重任。早在1842-1843年,马克思就遇到了“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这促使他努力地探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1845年春完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表明科学的实践观已经形成,新世界观的萌芽在此产生,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了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一切的历史都发祥于物质生产,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社会的总体状况。

1847年和1848年的《哲学的贫苦》和《共产党宣言》,向世人公开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无产阶级只有坚决地改变现存的社会关系才能真正地解放自己,社会革命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结果,废除资产阶级的私有制是历史铁律,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作了简明、精辟、系统的表述。至此,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得以确立起来。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历史功绩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它是社会历史观的空前变革,哲学从此不再是被束之高阁的学术专利品,而是面向现实、改变世界的强大武器。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的运动规律。自古及今,人们都在不断地追问社会发展的原因,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试图解释人类社会何以产生、何以运行、何以发展的问题。但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之前,人类始终陷于唯心史观的思想迷途而不能自拔。马克思与唯心史观相反,不是从主观意识、客观精神、上帝、神意或抽象的人性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出发,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在马克思看来,“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就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物质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生产,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追求生存发展需要的满足,是人们的一切思想动机背后的最深刻的物质根源;人们所从事的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人类社会的一切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思想文化关系,都是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必须从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经济基础出发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来说明一切人类社会历史现象。对历史规律的揭示和把握,使得人们的历史活动有了总体的目标和方向,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不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告诉人们,社会主义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剩余价值理论则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绝不像资本家鼓吹的那样完美无瑕,它只是人类历史上最终形式的私有制,必将被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所取代。至此,社会主义再也不是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和理想家的“梦的呓语”,而是实实在在的运动,它起源于粗糙的物质生产,是人民遵循社会历史规律而必然要走的社会发展道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共同将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三,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历史唯物主义帮助无产阶级认清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使命,无产者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自身的解放。“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无产阶级能够准确、客观、真实地认识革命或建设的实际状况,实事求是地改变世界,创造未来。共产主义运动史已经证明,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不论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无产阶级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革命或建设成就,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无坚不摧、无往不利的思想武器。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总体进程、一般规律和必然趋势的学说。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必然性,也指明了实现这一历史必然性的动力和主体力量。它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撮其要旨,主要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是内在统一的。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上的延伸,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历史唯心主义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它的缺陷显而易见:历史唯心主义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历史唯心主义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从根本上否认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1859年总结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时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它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科学等思想和观点。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有时会产生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先进的社会意识,我们不能因综合国力上的暂时落后而妄自菲薄,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我们的优秀文化充满信心,对中国道路充满信心。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当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就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因此,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先进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二)社会基本矛盾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它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要素构成,劳动者在生产力诸因素中最重要、最活跃、最具能动性,因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生产力中还包括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关系,是生产力得以在其中发展的社会形式。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决定着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是有机的结合和统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并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否则,落后的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整个社会停止发展乃至倒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状况,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规律。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的总和。上层建筑可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观念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其核心。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的方向。上层建筑可以形成、维护、巩固和加强经济基础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对内排除异己、打击敌对势力;对外保护国家主权不受侵犯。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因此,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要对其进行改革。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这也是一条客观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和制约着其他社会矛盾的产生与解决,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总体面貌,并推动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它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生产力发展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制约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生产关系的变革或经济基础的变化受制于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即上层建筑的变化或变革,当上层建筑适应新的经济基础时,就必然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只有对其进行坚决和彻底的变革,才能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进而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达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社会历史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进行,而历史的主体是人。人的历史活动创造了历史。

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问题上,很多历史唯心主义者都只承认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而无视人民群众的力量。英国思想家托马斯·卡莱尔在《论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总结说:“我们所见到的世界上存在的一切成就,本是来到世上的伟人的内在思想转化为外部物质的结果,也是他们思想的实际体现和具体化。”这种历史观被称为英雄史观。早在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史观。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集中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上的主要分歧。

历史中的每个人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杰出个人的作用当然更为明显,他们被称为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是历史任务的提出者和承担者。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顺应历史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意愿的历史人物就是能够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的杰出人物;相反,违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历史人物,就违抗了人民群众的意愿,是反面人物。

历史唯物主义不否认杰出人物、英雄在历史上的作用,但更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来实现的。生产力的主体是劳动者,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部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生产力主体和历史主体是一致的,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即意味着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坚持群众史观,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历史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而且也是享用社会发展成果的主体。劳动者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历来的私有制社会,劳动者都无法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社会主义国家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注重尊重、彰显人民的主体地位,在历史发展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促进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领导干部要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视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更好倾听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总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决定历史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最重要的内容,是理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条红线。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主义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反复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指导性。

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推动各项工作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问题的哲学总说明,是我们认识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推进社会进步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工作。

第一,深入领会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从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的规律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制定和实施符合现实情况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仍然在于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总体部署,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考虑各部门、各地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要求,注意从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来对工作策略、决策和方式进行部署、安排和选择,脚踏实地、客观理性地处理和解决发展难题。

同时,各级领导干部也要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时刻注意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动态,积极、合理地引导社会意识的发展方向,以使其正确反映社会存在,促进社会的建设与发展。领导干部要体民意、接地气,多关心群众的心声与意见,勤体会百姓的思想与意识,了解、掌握各部门、各地区人民的真实想法,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真心实意地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团结人民为共同的社会发展目标努力奋斗。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就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的正确反映,它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能起到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促进人和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并将这种自信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心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

第二,深刻领悟生产力标准,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谓生产力标准,就是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由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生产力标准,就是要把握生产力在社会基本要素中的根本地位,坚持用发展来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众多问题。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由许多要素构成,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其他要素的调整与变动,都要遵循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和发展水平。只有生产力向前发展,整个社会才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依据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把国家、各部门、各地区的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生产力标准,要把握好生产力中“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的关系,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生产力三个基本要素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属于“物”的要素,劳动者属于“人”的要素。把握生产力标准,既要注重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又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唯GDP论英雄”。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能力的解放和发展,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应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推进人才建设,发展好教育和科学事业,将生产力的解放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

第三,学习和掌握社会矛盾分析法,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钥匙。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它们的共同作用构成整个社会的矛盾运动。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当前之所以要全面深化改革,是因为我国生产力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上层建筑中的不适应问题也不断产生,因而必须适应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而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一颗勇于进取、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心,不能前怕狼后怕虎,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要坚决地改革,对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要坚决地完善,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去支持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既要坚持重点论,又要坚持全面的观点。一方面,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要坚定地以经济建设为工作的重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作用,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另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只有既解决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的问题,又解决好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问题,这样才能产生综合效应。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整体和全局观念,充分重视社会结构的有机联系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切实将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发展作为一个统一的进程加以推进。

第四,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相统一的方法,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改革与实践。社会历史领域与自然领域一样,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人作为实践主体,又具有特殊的能动作用。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把握好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以科学的态度、既务实又开创性地进行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既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又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精神,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尤其是当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遇到多种复杂矛盾的情况下,更应强调这一点。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什么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创造性地进行实践。这绝不是不顾客观规律的任意而为,而是在实践探索中不断达到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并努力使行动与客观规律的要求相符合,尽可能防止偏差和失误。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各级领导干部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推进改革的深入和各项工作的进行。同时,又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将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与人民主体需求相统一。要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群众中有的是能者和智者,要虚心向他们求教问策,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之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收营养和力量。”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正是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推动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面转变作风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总之,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它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国情,更好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以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经济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
马克思生产力系统理论探析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措施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之探索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