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佐 刘金刚
最初的心,是何模样?现在的心,可能如初?
蓦然回首,我们已在这纷繁的人世间走了这么久,曾经那颗真诚、善良、简单、质朴、美好的心,是否依旧?还是早被遗失在了前行的路上,杳无声息?
人总是要长大的,长大意味着我们不得不放下孩提时的很多东西,逐渐地独立、成熟、担当起来?可是,孩提时的那颗最为纯洁动人的心也要放下?难怪人总是越长大就越迷茫、彷徨,一直在不着边际的迷途中挣扎,逐渐丢失了原本的自己和自在的心。
如此人生,何以改变?
一、以诚待人。心灵如初
不说谎话,做个诚实的孩子,这是小时候所有人对我们的希望,我们也一直这样要求自己。为此,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揭发别人的“罪行”,不管对方是父母师长,还是好友亲朋,均不妨碍我们真实地说出所发现的“秘密”。而今,我们长大了,那颗待人真诚的心还在吗?或许,因为真诚,我们在人群中曾受过伤害;或许,因为诚实,我们在社会上曾吃过亏;抑或,因为我们的坦诚曾遭到过别人的不屑及鄙视,让现在的我们与人相处时谨小慎微、处处设防。尽管防人之心不可无,然而,防则不诚。让我们找回那颗真诚的心,做回曾经那个诚实的自己,给他人,也给学生树立一个真诚做人的榜样,这既是我们待人处世、安身立命所需秉持的起码准则,更是我们切实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我们当模范地实践、笃定地坚持、悉心地珍惜呵护。
二、以善待人,心灵如初
我们要怀揣一颗慈悲的心,善待他人,关爱万物生灵。儿童时期,虽然我们也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吵闹,甚至拳脚相加,但只要当时一过,一切就都过了,绝不会久久地将对方置于心中的阴暗角落,让其暗无天日,风凄雨冷。也许你会说,小孩子嘛,不懂得孰轻孰重,当然什么都不计较,我们怎能与之相提并论?而我却认为,大人之间的许多恩恩怨怨,并非懂不懂轻重、计不计较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心地够不够善良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苏轼和佛印共同参禅,苏轼视佛印为一堆牛粪,而佛印却视苏轼为一尊佛之缘故了。因此,我们要提醒自己时时胸怀慈悲,时刻积蓄善念,时常亲历善行。如此,我们就少了争权夺利的烦忧,少了愧对他人的不安,少了患得患失的焦虑。而得到的是内心的平静、安宁、自由与坦然,这岂不是最为难能可贵的?身为教师,我们以善待人,厚德载物,在润物无声之中,终将迎来漫山遍野的春暖花开、芳香怡人之时。
三、知足常乐,心灵如初
孩子的快乐,何其地简单:老师的一句表扬、一个喜欢的玩具、一件漂亮的衣服等,就足以让他们乐开了花。随着我们日渐长大,这些简单的满足已经无法再给我们带来快乐,于是,被我们随手弃之,随风散去,无影无形。或许,成长本就注定了得与失的交错更迭——不断地失去,又不断地收获。我们那颗拳头般大小的心,却被一种叫欲望的怪物无限地撑大,深不见底。很多时候,我们得到的越多,心里的失落感反而越大。我们心之幸福知觉,并未与我们拥有的名利财富、社会地位形成正比。我们不妨学学孩子,知足常乐。我们的生命,本不堪重负,少一些欲望,让其自由地喘息,才能感悟到存在的美好。知足常乐,不贪求过多,多些洒脱豁达,多些真我性情,我们影响学生的,是关乎其人生的态度、行囊里的取舍、前行的方法。
我们的心,在尘世中游历了这么久,难免沾染了丝丝的尘埃与杂质,不再洁净如初。若我们就以此杂染的、羞愧与不安的心对待学生,有何资格要求学生成为纯洁无瑕之人?又如何引领学生保持、坚持自己最美好的本真?身为人师,我们务必要求自己练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让心灵时刻保持当初最美好的模样,以此去影响、感动、教化学生,并努力地为学生、为他人、为自己的真善美及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有所作为。如此,我们就会明白,世间万象,何为表里;如此,对这份职业,我们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责任编辑: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