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人们普遍重视探究,重视让学生经历“再探究”的过程,课堂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综观一些探究活动,却不够充分、深入、扎实和有效:或只让学生做“操作工”,未让学生自主探;或只让学生得到知识的表面,未让其触及知识的内核;或只引领学生“探”知识,未引领学生“悟”思想;或只让学生得到既有的知识,未引领其自主创新等。因此,引导学生探究需要把学生——
一、引向自探
学生是探究的主人。引导学生探究必须要引导其自主探究,也只有自主探究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此,教师要以所教学的数学知识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营造宽松的探究环境,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精心设计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情境,放手让其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真正参与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建立过程、数学规律的归纳和总结过程、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等;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空,让其以探究者的姿态出现,并在教师科学、适时和恰当的引导下充分进行“再探究”“再发现”。实践证明:多“逼一逼”学生,多让其“试一试”“跳一跳”,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长一长”。
如教学“小数乘小数”前,鼓励学生自主用多种方法计算“0.6x0.2”,并说明理由。教师既没有给出具体的问题情境,也没有提供任何暗示,就是要“逼”其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解决问题,以催生他们的自主意识。学生想出了多种不同的算法:1.情境法,即编一个用0.6x0.2计算的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6米,宽是0.2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因为0.6米=6分米,0.2米=2分米,6x2=12(平方分米),12平方分米=0.12平方米,所以0.6x0.2=0.12。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如用0.6x10=6,0.2x10=2,因为6x2=12,所以0.6x0.2=12÷100=0.12;或因为0.6x2=1.2.2÷10=0.2,所以0.6x0.2=1.2÷10=0.12;或0.6x0.2=.(0.6x10)×(0.2÷10)=6x0.02=0.12;3.画图法,根据小数的意义画出6/10,再把6/10平均分成10份,涂出这样的2份,相当于把“1”平均分成100份,涂出这样的12份,因为0.6x0.2=12/100,12/100=0.12,所以0.6×0.2=0.12(图略)。
在展示和交流时,学生鲜明地感到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聚焦:这些方法有何共同点?学生发现都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都是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他们充分感受到转化的价值,从而学会了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引向明理
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引导其探明道理,注重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新课标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此,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探得知识“是什么”,而且要探明“为什么”“还可以是什么”“知识间的联系是什么”等,使学生达到实质性的、真正的理解。
如复习“空间与图形”时,教材中编排了这样一题:
教材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把根数是4的倍数的1米长的木条“围一围”“算一算”,借助列表和一一列举逐步感知规律,即当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时,面积最大。然而,探究不能到此为止,教师还应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一规律?它与以前的知识有何联系?如果木条的根数不是4的倍数还有这个规律吗?从中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终于探明了原因:以前,在没有围墙时,用同样长的木条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现在“靠一面墙围”,就把原来正方形的一条边用一面墙代替,把节省下来的木条移到对边,并拼接起来,相应地把一条宽向右平移,就闻成了一个新的长方形。这个新长方形的长必定是宽的2倍。(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