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鑫
摘 要:企业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经济活动的细胞,企业受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约束。因此必须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与企业文化的关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的要求贯穿于企业环境、企业制度、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来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引领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社会层面的要求,体现了社会的时代精神,是促进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的指南,是促进广大人民良好道德的行为规范。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和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更应率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在企业员工中得到认同的重要载体,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共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指导企业文化建设。从社会共同理想信念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是对包括各种社会组织在内的整个社会提出的共同要求。从这一点来看,社会层面的要求更能和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相契合。归根到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是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基础,引领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自觉地将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正确方向,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企业的发展也才能具有持之不竭的动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要求对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企业文化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系统体系,不仅包括精神文化,同样包含企业各种规章制度、产品、服务等在内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它所展示出来的自主经营体现了自由,反对垄断与价格歧视体现了平等,公平竞争与因人因地制宜表现了公正,而依法管理则表现了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要求与企业文化就好比是树干与树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是为树叶汲取其生存必需营养的树干,而企业文化就是树干不同的分枝,不仅是树干的产物,更是吸收氧气促进大树成长的媒介。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来谈企业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了企业文化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要求也是不完全的。所以,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引领企业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要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要成为企业员工的核心价值理念,需要将之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从有形和无形的各个方面引导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引领企业文化的自由竞争观。引领企业员工的自由竞争观。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只有当企业内绝大部分员工的个人价值观趋同时,整个企业的价值观才可能形成。我们要把握员工的主体地位,把自由竞争的观念深入到员工的观念之中。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表现,是系统的、根本的管理思想。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经营理念凸显出自由竞争的观点,从而促进员工形成正确的自由竞争观,达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
引领企业内部的自由竞争观。企业内部环境是企业文化的最外在和直观的表现,是抽象的企业文化具体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企业内部环境对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形成也离不开企业内部各人员的共同作用。在企业文化系统中,企业家既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又是经济发展引导者,朱卫平教授在其《企业家本位论——中小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前言中写道:“企业本质上是企业家的企业”;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认为:“一个企业的兴衰,70%的责任应该由企业家来承担”。从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家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家在企业中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从而带领整个企业形成正确的自由竞争观。
引领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自由竞争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遵循市场规律,优胜劣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马克思曾指出:“当现代工厂中的分工由企业主的权威详细规定的时候,现代社会要进行劳动分配,除了自由竞争之外没有别的规则,别的权威可言。”从企业角度来看,自由竞争实质上就是企业本身追求利益的过程,不过是在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企业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要做到以义制利、诚信为本。
(二)引导树立企业之间平等发展的观念。对于我国企业来说,不同的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之间、不同的地区省市之间的企业都应该是平等的,要保证它们能够得到平等的社会地位,平等发展的权利和机会以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平等。
引领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之间、不同的地区省市企业之间的平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所以,这样的平等观念说它是什么都行,就不能说它是永恒的真理”因此,平等会随着社会更替或是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地改变。面临我国南北地域文化的差异,西部地区和沿海城市开放程度的差别,企业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也不尽相同,要保证不同性质和环境条件下企业的平等,就需要社会共同价值观来引导全社会的平等。
引领企业社会地位、发展权利和机会的平等。列宁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者说平等,一向是指社会的平等,指社会地位的平等”。对于不同类型企业的不同的社会要求,恰恰正是平等观念的具体体现。因此,要推进人们对于平等观念的正确认识,就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带领下,由每个企业共同践行,形成企业之间的完整的平等观。endprint
引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平等。企业的利益至上原则并无可厚非,因为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但是,企业要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还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劳工权益、改善劳动条件等,确保企业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与追求利益相互统一,相互制约。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要求就是为了进一步杜绝类似特权现象的出现,为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引领企业文化的公正观。在企业中,发展公平正义的观念,不仅要保障公正观的科学发展性,同样要保障其人文性。
引领企业科学公正观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正的要求或标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但是其科学性确是绝对的、一定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行的科学的公正观,能够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公正观的形成和发展。
引领企业内部公正观的人文化。企业内部人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形成企业员工在理性、情感等各方面的公正。企业的内部环境由企业文化、企业组织结构等构成,其中企业制度作为调节企业运行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规范或准则,公正必然就是企业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伦理观念和要求。因此,企业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制定和利用公正的企业制度,促使企业内部形成科学、人文的公正观。
(四)领导企业法治文化建设。企业法治文化是以依法治理企业理念为精神内核,以国家法律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为载体,以民主立法、依法管理、法制宣传教育和自觉守法为建设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的观念引领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发展。
我们的社会制度、市场经济制度都是一种法治制度,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和市场经济的主体,法治就是企业发展所必须的要求之一,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胜利,企业就必须树立相应的法律法治意识。当下,三聚氰胺、毒奶粉、苏丹红等屡见不鲜,违法企业盲目的追求金钱利益,无视全社会人们的健康,危害公众的生命安全。因此,确保企业文化中的法治前提,是促进本企业的健康发展、保证经济环境的安定,维护确保社会的公共安全的基础。
企业法治文化的建设,不仅要确立企业法治的理念,更要将这些理念通过具体的日常活动而转化为现实,让法治理念转化为法治管理行动,从而取得相应的法治成果,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法治文化体系,否则,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使企业法治文化成为空中楼阁,不具有可行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企业员工的法治观念教育。企业文化和法治教育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稳定的法治环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企业文化同样为开展法治教育提供平台。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企业法治教育,形成完善的企业法治体系,树立员工的法治信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法治支持。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形式多样的、内涵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让员工更加直观的体会和学习到法治知识,形成相应的法治观念,并使之贯彻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之中。
总之,企业的建设离不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根植于独特的企业文化而形成和累积起来的,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撑,企业文化的构建又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是要营造一个能保障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氛围,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文明。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企业构建自身特色文化的根本来源,有助于将企业与员工结合为休戚与共、相互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努力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迈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上册)[M],北京:人们出版社,1995年
[3] 列宁全集( 第24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4] 陈秉公,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铸魂工程—解读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高等教育[J],2013年2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