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分进化的改进杂草优化算法

2014-12-06 07:50:38高晓智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父代适应度杂草

陶 玲,高晓智

(1.上海海事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上海 201306;2.芬兰阿尔托大学,赫尔辛基 00076)

入侵杂草优化算法[1]即Invasive Weed Optimization,在 2006 年由伊朗的 A.R.Mehrabian和 C.Lucas在Ecological Informatics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它是一种模拟自然界杂草繁殖过程的随机搜索方法,包括杂草入侵的种子空间扩散、生长、繁殖和竞争等过程,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且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到目前为止,该算法已成功应用于基因调控网络中的模糊神经模型的知识提取[2]、文本特征选择[3]、DNA计算编码序列的设计[4]等众多领域。

在标准的IWO算法中,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杂草个体产生种子,种子个体以父代杂草为均值,正态分布于杂草周围。正是由于这种扩散机制,使得个体之间不存在信息交换,导致迭代后期种群多样性差,局部搜索能力降低。同时,在标准IWO中存在以适应度为基准的繁殖机制。尽管这种机制给予了适应度差的个体生存和繁殖的机会,但适应度小的个体相应产生的种子也少,最终很有可能被直接剔除。这样随着繁殖的继续,就会丢失很多有用信息,使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为此,2008年Zhang等[5]提出一种基于文化框架的IWO算法(CIWO),引入信念空间提高算法的局部寻优能力,使算法的收敛速度加快;2009年,Hajimirsadeghi等[6]将IWO和 PSO两种算法进行融合,将PSO中粒子的速度和位移公式引入到杂草繁殖的种子个体中,使种子个体像PSO中的粒子一样拥有速度,然后再对种子进行正态分布扩散,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2010年,Zhang等[7]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 IWO算法(MIWO),在杂草产生后代时引入交叉算子以改进算法性能;2012年,Chen等[8]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序列的多种群杂草算法,引入混沌序列和多种群机制来避免算法早熟,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2013年,Peng等[9]将遗传算法中的交叉和变异操作加入到IWO算法中,改善了算法的全局优化性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提出的IWODE算法在父代杂草个体繁殖种子后,引入一个随机数对种子个体进行改进,以提高种子个体的质量,然后对繁殖一代后的种群引入差分进化算法中的变异、交叉和选择思想,增加种群多样性,提高算法性能。采用9个benchmark函数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IWODE算法是有效的,其收敛精度和稳定性均有较大提高。

1 IWO算法

IWO算法基本流程[10]包括以下5个步骤:

1)初始化种群。杂草个体随机扩散在D维搜索空间,初始种群大小可根据实际问题具体确定。

2)生长繁殖。杂草个体根据其适应度产生种子,适应度大的产生种子多,适应度小的产生种子少。父代杂草个体产生种子数与其适应度成线性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杂草产生种子的示意图

3)空间扩散。子代个体以正态分布的方式扩散在D维空间中,以父代杂草为均值。每代扩散步长的计算如下:

其中,iter为当前迭代次数。

4)竞争排除。当繁殖数代后,种群规模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则需要按照适应度进行淘汰,以达到种群上限要求。

5)重复步骤2)~4),若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最大种群规模,则结束循环,输出最优解。

算法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IWO算法流程

2 IWODE算法模型

IWODE算法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IWODE算法流程

2.1 对种子个体的改进

在解决连续性的工程问题时,种子个体采用正态分布的方式扩散在父代杂草周围,这是杂草优化算法与其他优化算法的最大区别。由于本文求解的都是标准测试函数的极小值,所以在产生子代个体时,引入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可以提高子代个体的质量,使得最终结果更加逼近最优解。种子个体正态分布计算见式(2)和(3)。

其中:delta_iter为标准差;X(i,:)为父代杂草个体。

2.2 对繁殖后的父子代种群的改进

在竞争排除前,对于繁殖了的种群,父代和子代个体一起,引入差分进化(DE)算法[11]中的变异操作,见式(4);随机选择待变异的个体,产生中间种群,然后对当代种群及其变异产生的中间种群进行个体间的交叉操作,见式(5);以一定的交叉概率判断是否将中间种群的个体保留到下一代,最后对交叉后的种群进行选择操作,见式(6);然后根据适应度值的大小判定要选择的进入下一代的个体。

DE算法中的变异操作:

其中:i≠r1≠r2≠r3;G为压缩因子;xi(g)表示第g代种群中第i个个体。

DE算法中的交叉操作:

其中,CR为交叉概率 jrand∈[1,2,…,dim]的随机整数。

DE算法中的选择操作:

其中,f为测试函数。

2.3 IWODE算法复杂度分析

IWODE算法描述如下:

步骤1 产生初始种群个体数为M0个;

步骤2 根据适应度函数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找到最大和最小适应度值;

步骤3 当iter=1,while iter<=itmax;

步骤3.1 根据适应度值计算每个父代个体产生的种子数;

步骤3.2 根据式(1)计算每代种群正态分布的标准差;

步骤3.3 根据式(2)和(3)将种子个体正态分布于父代个体周围;

步骤3.4 根据适应度函数计算每个种子个体的适应度值;

步骤3.5 将新的种子个体加入到父代种群中构成父子代种群;

步骤3.6 根据适应度函数计算父子代种群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

步骤3.7 对于父子代种群中的每个个体:

当 it=1,while it< =100;

① 根据式(4)、(5)、(6)对个体引入DE中的3种操作;

② it=it+1,end while;

步骤3.8 对于新的种群:

if M>Mmax;

①根据适应度值将新的种群个体排序;

②排除多余的个体直到M=Mmax;

步骤 3.9 iter=iter+1,end while;

步骤4 输出最优解。

在IWODE算法中,最坏情况下的复杂度估计如下:

1)在步骤1中,时间复杂度,初始化M0个个体;

2)在步骤2中,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

3)在步骤3.1中,计算每个父代个体产生的种子数;

4)在步骤3.2中,计算每代种群正态分布的标准差;

5)在步骤3.3中,种子个体正态分布于父代个体周围;

6)在步骤3.4中,计算每个种子个体的适应度值;

7)在步骤3.6中,计算父子代种群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

8)在步骤3.7中,引入DE操作,更新父子代种群。

以上是IWODE算法的复杂度估计,其他步骤中算法复杂度较低,可以忽略。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平台

所有仿真实验均在Windows 7操作系统,CPU为酷睿 i3-2375,主频为1.50 GHz,内存为2 GB的计算机上完成,采用Matlab编程。

3.2 IWODE和IWO算法参数设置

两种算法涉及到的所有参数设置见表1。分别对9个测试函数进行仿真,所有测试函数均独立运行50次,每个函数每次迭代50代。

表1 算法参数设置

3.2.1 实验结果

表2是本文采用的测试函数,其中:f1,f2,f3,f7,f8是单峰函数,f4,f5,f6,f9是多峰函数。

表3是IWODE与IWO独立运行50次的测试结果比较。图4~12是9个函数分别迭代1 000代的收敛曲线。

表2 benchmark函数

图4 函数f1的收敛曲线

图5 函数f2的收敛曲线

图6 函数f3的收敛曲线

图7 函数f4的收敛曲线

图8 函数f5的收敛曲线

图9 函数f6的收敛曲线

图10 函数f7的收敛曲线

图11 函数f8的收敛曲线

图12 函数f9的收敛曲线

3.2.2 结果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IWODE的各项测试结果几乎均优于 IWO。对于 f1,f2,f3,f5,f6,f7,f9,IWODE的最优值、最差值、平均值和标准差均远优于IWO。IWODE完全找到了相应测试函数的全局最优解,它的寻优精度和稳定性相比IWO要高很多。对于f4,IWODE的最优值、最差值、平均值和标准差相比IWO分别高15,8,10,9个数量级。对于f8,虽然IWODE的最优值次于IWO,但IWODE的最差值、平均值和标准差都比IWO好。以上结果表明:IWODE算法可行有效,且有较高的寻优精度和稳定性。

图4~12是9个函数分别迭代1 000代的测试函数收敛曲线。图4,5,6,10,11 分别是 f1,f2,f3,f7和 f8这 5 个单峰函数的收敛曲线,图7,8,9,12分别是f4,f5,f6,f9这4个多峰函数的收敛曲线。从图4~11可以看出:IWODE算法的收敛速度较IWO好,最后获得的最优解优于IWO算法。而在图12中,IWODE算法的收敛速度明显快于IWO算法,且求得的最优解也优于IWO。以上结果表明:IWODE算法适合高维函数寻优,无论函数是单峰的还是多峰的。

3.3 IWODE和GA、PSO的比较

为进一步表明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将IWODE和GA、PSO进行比较,选择函数f4进行测试。其中,函数独立运行次数为50,维数为30,IWODE其余参数设置与表1相同。表4为仿真结果,表中的成功率定义为:n/50(n表示50次运行结果中最优解<0.005的次数)。

表4 仿真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IWODE的寻优精度优于GA和PSO,IWODE的平均值分别优于GA和PSO 13,12个数量级,并且IWODE算法相比GA和PSO在迭代次数较少的情况下获得了更好的结果。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基本IWO算法的不足,对产生的种子个体进行改进,以提高种子个体质量,从而提高算法的寻优精度,同时在父子代种群中引入差分进化算法中的各种思想,增加后期种群多样性,改善了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和算法的稳定性。本文还将IWODE与PSO和GA进行比较。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IWODE算法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1]MEHRABIAN A R,LUCAS C A.novel numeric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spired from weed colonization[J].Ecological Informatics,2006,1(4):355-366.

[2]PRATYUSHA RAKSHIT,PAPIA DAS,AMIT KONAR,et al.A recurrent fuzzy neural model of a gene regulatory network for knowledge extraction using invasive weed and artificial bee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C]//1st Int’1 Conf.on Recent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RAIT-2012|.Piscataway:IEEE,2012.

[3]刘逵.基于野草算法的文本特征选择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4]ZHANG XUNCAI,WANG YANFENG,CUI GUANGZHAO,et al.Application of a novel IWO to the design of encoding sequences for DNA computing[J].Computers and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2009,57(11/12):2001-2008.

[5]ZHANG XUNCAI,XU JIN,CUI GUANGZHAO,et al.Research on invasive weed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cultural framework[C]//BICTA 2008: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spired Computing: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Piscataway:IEEE,2008:129-134.

[6]HAJIMIRSADEGHI H,LUCAS.A hybrid IWO/PSO algorithm for fast and global optimization[C]//IEEE EUROCON 2009.Piscataway:IEEE,2009:1964-1971.

[7]ZHANG XUNCAI,NIU YING,CUI GUANGZHAO,et al.A modified invasive weed optimization with crossover oper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8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Piscataway:IEEE,2010:11-14.

[8]陈欢,周永权,赵光伟.基于混沌序列的多种群入侵杂草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2,32(7):1958-1961.

[9]彭斌,胡常安,邵兵,等.求解TSP问题的混合杂草优化算法[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3,33(z1):66-69.

[10]贾盼龙,田学民.基于自适应小生境的改进入侵性杂草优化算法[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2,15(4):225-230.

[11]杨启文,蔡亮,薛云灿.差分进化算法综述[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8,21(4):506-513.

猜你喜欢
父代适应度杂草
中国高等教育的代际传递及其内在机制:“学二代”现象存在吗?
延迟退休决策对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基于人力资本传递机制
改进的自适应复制、交叉和突变遗传算法
计算机仿真(2022年8期)2022-09-28 09:53:02
拔杂草
科教新报(2022年22期)2022-07-02 12:34:28
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男孩偏好激励父代挣取更多收入了吗?
——基于子女数量基本确定的情形
基于空调导风板成型工艺的Kriging模型适应度研究
中国塑料(2016年11期)2016-04-16 05:26:02
水稻田几种难防杂草的防治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49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度调查
杂草图谱
杂草学报(2012年1期)2012-11-06 07: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