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志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锦秋湾头中心小学 山东滨州 256500)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着必要性,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体育科目的特点。体育教育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也有着明显的群体性,虽然少不了理论教学,但绝大部分是实践教育,以学生的实践和参与来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就体育教学的实践性来讲,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许多性格、观点、意志和品质都会有不同的体现,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塑造这一系列学生人格的重要过程,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起步时期,对学生的人格养成起着基础作用。而体育教学的特点,也为德育教育的渗透提供了独特的优势,由于整个教学过程是在实践中完成的,所以教师能够更容易发掘学生的优点特长和具有的美德,从而为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更加有力的环境。
体育教学是群体性的教学类型,具有明显的群体性和社会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对学生的社会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体育作为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课程,在其中渗透的德育教育更易被学生所接受,能够保证德育教育有着更显著的效果,从而为实现新型的教育模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中有着全面和生动的体现。体育教学中涉及的各项运动都会涉及到德育的内容。各项运动都有着竞技特征,其中对于学生竞技精神的锻炼是必然的,同时,如球类项目中所体现和要求的团结精神、体操等项目中对学生沉着冷静心理素质的培养,还有竞速类项目中对学生拼搏、坚韧的品质的培养等等,德育教育的成分涉及到体育教育内容的各个方面,这也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的深入和全面开展。
在教学形式上,德育教育也有重要体现。体育教学多在户外以实践形式进行,活动形式比较多样,所以课堂的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规范过程中,德育教育就会得到有效渗透和体现。如上课前的集合,就体现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和纪律意识;再如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如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配合,则对学生的集体意识有着要求。由于体育课堂的特殊组织形式,德育教育在其中的表现就越来越多,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将课堂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效结合,注意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形式,对学生的点滴行为进行规范和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一系列竞赛活动,这一过程中充斥的德育教育因素是比较明显的,也是学生个人素养得以充分展示的主要表现平台。竞赛活动对于学生拼搏和竞争精神的培养锻炼是最主要的,同时,这对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自己努力之后取得成功,面对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学生也需要进行选择,这些行为选择都是对学生道德和人格养成的重要方式。另外,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活动形式也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有重要影响。这些形式可以让学生懂得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培养学生迎难而上、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导者,对整个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德育教育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更体现在日常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是与学生直接接触的群体,同时,他们的言行举止深刻并直接地影响着学生,老师的任何行为都可能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所以,老师的言传身教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在老师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发挥榜样和模仿的作用,让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这也是最自然和直接的教育途径。
在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上,教师一定要秉承平等自由的观念,不仅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更要确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让学生的平等观念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树立起来。在教师之间进行交往和接触时,也要注意良好的交往和沟通方式,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之间在课堂或教学活动中的配合不仅影响着教学效果,更影响着学生对于道德的认识,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也有着重要意义。老师也要注意关心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这不仅能够树立老师良好的形象,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按照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德育教育。
首先,就体育科目的内容广泛性来说,它所涉及的各个运动项目由于具体教学内容不同,所以渗透在其中的德育教育所起的作用和要求也就不同,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意到这一点,因课程的具体要求而不断变更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体育教学氛围室内教学和户外教学,虽然户外教学占大部分,但决不能忽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在理论教学中,要多注入德育教育的因素,从理论上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打好基础,在落实到户外教学的实践中时,才能够让学生对德育教育更加印象深刻。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将德育教育落实到课堂的常规中,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教育规范化、制度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学习氛围,使文明、礼貌、上进、团结的一些良好风尚成为学生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
德育教育在受到重视的同时,更要注意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
首先,要注意榜样作用,发挥榜样的力量进行德育教育。榜样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言传身教,这一点上文已有所叙述,除此之外,也要发挥学生榜样的作用。在学生中间,总会有思想道德素质较突出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和课后接触中,教师要注意多留意每位学生的言行举止,细心观察,善于发掘学生的优良品德,并将其放大,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同时,要发挥这些品德优良学生的榜样作用,可以采取每日或每周评选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班内交流思想品德体会的方法,来对其他学生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这样,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就能够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其次,赞美的方式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小学正是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赞美的鼓励式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方法模式,一句赞美和鼓励能够让学生继续进步,或者从挫败中走出来,重拾信心。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多多发扬赞美精神,细心留意学生的长处、闪光点,不要吝啬表扬与赞美,鼓励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如在比赛前学生能够积极面对,在比赛时同学之间能够团结协作,在比赛后学生能够戒骄戒躁,这些都需要得到教师的赞扬与鼓励。当然,如果发现学生有道德上的误区,也不要放弃对学生的教育,更不能恶语相向,要有耐心,发挥榜样作用,鼓励学生走出误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德育教育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成果,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良好迹象。小学的体育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进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多年的教学中已经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但是,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创新进步,所以,在德育教育的渗透问题上,我们仍需要继续前进,不断探索研究新的发展思路,使德育教育得到深入发展。
[1]刘定福.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9(19).
[2]吴楚平.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青少年日记(教学交流版),2008(3):105.
[3]唐永红.谈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体育与科学,2008(9).
[4]沙金.全面发展视域中的学校体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