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2014-12-06 08:04:06范志勇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院校

范志勇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衡水 053000)

当前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各个领域的不断进步,当然在教育领域也是有所体现。高职院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更是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老师正在积极投入对当前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当中。

1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情况概述

1.1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

当前,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放松身心,缓解学习压力了,而更多的则是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要求,着眼于满足终身体育的长远需要和社会需要,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直接体育需求,形成爱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简单来说就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发展创造能力、完善人格与个性。

1.2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

现阶段,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包括跑步、武术、跆拳道、防身术、拳击、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网球、体育舞蹈等多样的体育项目,目的就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内容进行学习,经过对于某些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同学们的潜能。

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2.1 对教师队伍的研究分析

我们从多个高职院校提供的数据了解到,当前国内的体育教师资源缺乏,缺少高层次的优秀体育教师人才,许多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并不看好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而选择了其他的职位。而且,当前高职院校更加注重的是对于学生的专业技术培养,而对于体育这种公共课并不重视,所以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师学历要求并不很高,也没有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再者,从年龄上看,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虽然教学方法新颖生动,但是教学经验严重不足,教学效果也就不十分明显。另外,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这给本来就缺少师资力量的高职院校带来了巨大压力,体育教师课时量的过分增加,极大程度的影响了教学质量、业余训练、业务学习、体育科研、教研室建设及其他一些工作的开展。长此以往,不仅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威胁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学校教学任务的正常进行。

2.2 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

受学习成绩限制,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他们习惯于老师示范学生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带动同学的积极性。这样长期下来,他们的课堂缺少了主动性和生动性,老师没有教学热情,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就产生了恶性循环。而且经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得知,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模糊,并不理解体育内在的价值,学生自身也就对体育课并不重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运动能力和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是很好,所以给体育课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一些难度。而且,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一般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专业要求很高,职业技能要求严格,所以学校和学生都比较重视专业课的学习,那么相比之下,体育课就不受重视。

2.3 对教学模式的分析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采取学分制的教育制度,体育课的学分比重较少,课时也较少,况且体育课的分数对于奖学金的评比并没有太大影响,那么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对体育的热爱就十分困难。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未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过硬的专业素质,更加要求强健的身体素质。目前的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忽略了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对体育课的重视不够,导致体育课过于模式化,授课项目单一,内容重复,使学生毫无学习兴趣。另外,大多数院校选用的体育教学模式较为陈旧,一般都是老师示范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这样的教学模式缺少针对性,并且课堂显得无趣乏味,显然不能够满足当前的教育发展需求。

3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意见

3.1 提高教师团队素质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的素质对于学生的影响深远,首先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工作形象,以身作则,给同学树立良好的行为典范。其次,教师要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教师之间要不断进行交流,共同研究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对于青年教师素质的提高,可以不定期的邀请教学前辈来到学校听课,对年轻教师的教学给予指导。同时学校还可以不断聘请高级的体育教师人才,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带动其他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另外,虽说新时代的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但是教师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可以让学生在轻松学习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学校应该采取一定的奖励政策,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合适的教材,不断实现体育课的教学改革。

3.2 优化体育场馆设施

目前,一般的高职院校没有给予体育课和其他专业课同等的重视,由于投入资金不足而导致部分高职院校缺少标准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这样不仅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使同学们缺少了对于体育的兴趣。特别是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使这一问题更是显露无疑。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提高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不断的加大对于体育教学资源的投入,修建标准的体育场馆,购买一流的体育器材,对同学免费开放,让同学们能够在业余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加强对于体育的热爱程度,这样也更加有利于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3.3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的体育授课模式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讲解、示范、纠错的阶段上。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职院校应该采取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对学生的进行适时的点拨,使学生进行自主的创造性学习。同时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尽量利用多媒体掺杂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合作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真正融入到体育课的课堂中去。

3.4 制定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

高职院校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可以指定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严格的教学评价制度应该包括三个方面: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对教师的客观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可以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总结,有利于教学思路的整理和明确下一步的教育方向。而学生对于教师的客观评价可以使教师清楚的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的接受情况,明确教育上的漏洞,方便教师对于教学方案的修改,同时高职院校的领导也能够从侧面掌握教师的真实教学表现和教学质量,以便对于教师的管理。另外,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够及时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身的不足,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介绍,我们了解到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完善现有的体育设施和运动场地,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气氛,同时体育老师应该注意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断与其他学校的老师交流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争取更好的完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工作。

[1]黄超群.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57-59.

[2]熊涛,黄靖钧.高校体育中快乐体育教学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2010(3):106-107,128.

[3]张瑛玮.快乐体育教学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100.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院校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师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