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蕊,孔德娟,陈云富,于丽娟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透射计算机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X computer tomography,PET-CT)是 将PET与CT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在肿瘤诊断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1]。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是最常用的发射正电子核素药物,检查前静脉注射18F-FDG是PET-CT检查的必要环节。普通无菌注射器可以注射放射性药物,但其存在残留活度高、注射剂量不准确、注射器需毁型等缺点;而一次性使用无菌可回抽自毁注射器无论抽吸还是推注药液均可保证有效剂量精确,并可直接避免注射操作者发生针刺伤及不需毁型。本研究通过对比普通注射器和一次性无菌可回抽自毁注射器的使用效果,探索适宜的注射放射性核素的注射器,以提高PET-CT成像质量,并保护注射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3月—4月到我科进行PET-CT检查者148例,空腹血糖均正常,男98例,女50例,年龄26岁~75岁;有肿瘤病史者107例,健康体检者41例。将148例受检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分别使用两种注射器注射。常规禁食4h~6h,检查前均采用手背静脉注射,注射后静卧休息40min~60min开始检查。两组受检者年龄、性别、病史、静脉条件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CRC.25RCRC.25R型放射性活度测量仪(美国,CAPINTEC.INC公司);普通无菌注射器(江西洪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注射器执行标准为YZB/国3142-2010,国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3151194号;1mL和5mL一次性无菌可回抽自毁注射器(江苏磐宇科技有限公司),注射器执行标准为 YZB/国0425-2010,国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3150747号;MINItracer回旋加速器(美国,通用公司),通过Tracerlab FX-FDG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自动化合成模块完成18F-FDG合成,质控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放射性药品检测规定标准。
1.2.2 注射方法 试验组采用1mL和5mL一次性无菌可回抽自毁注射器注射18F-FDG。受检者首先建立静脉通道,试注生理盐水5mL后到特制的放射防护注射窗口,注射人员用1 mL一次性无菌可回抽自毁注射器抽取18F-FDG并注入受检者静脉,注射时将注射器芯杆尽最大力度推到注射器外套底部,芯杆卡头将被锁住,将放射性核素最大限度注入受检者体内。此时将芯杆回抽,注射器针头将自动缩回注射器内,再用5mL可回抽自毁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冲洗注射管道,注射完毕拔出针头后用消毒棉签持续按压穿刺点5min。对照组采用普通无菌1mL和5mL注射器注射18F-FDG,同样将放射性核素最大限度注入受检者体内。为减少技术性误差,纳入研究的受检者的注射操作均在同一时间由同一人完成。
1.2.3 评价指标 ①测量注射后注射器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试验组在注射完毕后立即将使用过的1mL可回抽自毁注射器放入活度计内测量残留的放射性活度;对照组需将使用过的1 mL普通注射器盖好针帽,放入活度计内测量残留的放射性活度。②观察注射操作者在注射完毕时发生针刺伤的例数。③观察肝脏扫描计数率。从PET-CT采集图像显示终端的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观察受检者肝脏扫描仪计数率。
1.2.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注射器药液残留活度、发生针刺伤的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脏扫描计数率均较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注射器药液残留活度、针刺伤率及肝脏扫描计数率比较
18F-FDG是PET-CT检查最常用的放射性显像剂,因其发射的是正电子射线,辐射能量较高,因此要做好检测与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受检者和操作人员受到不必要的辐射[2]。要想得到高质量的PET-CT检查图像,除了要保证仪器本身的各种技术参数处于最佳状态外,还与注入静脉血管内的18F-FDG的剂量有直接关系。受检者体内合适的放射性计数是成像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3]。当使用FDG的剂量较低时,图像的分辨率和均匀性会明显下降[4],但使用FDG的剂量增高到一定程度时,除受检者会受到额外的辐射,图像质量反而下降[5]。所以在进行PET-CT检查前注入18F-FDG必须做到剂量精确,兼顾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限制的要求,坚持核医学临床实践放射防护原则[6]。
本研究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应用两种注射器注射后注射器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存在差异,使用可回抽自毁注射器注射法不但减少了操作者发生针刺伤的几率,也减少了操作者和受检者局部皮肤污染,而且避免了普通注射器存在药液残留过多的缺点,稳妥地实现了注入受检者血管内18F-FDG的剂量精确。局部集中过量的放射性药物不仅可造成注射侧肢体外流淋巴结显影和图像重建后形成横向伪影引起相邻结构图像畸变,影响或干扰诊断,甚至造成检查失败[7]。临床实验发现,注射器内残留药液量越少,放射性残留活度越低,图像质量越清晰,放射性药物的辐射剂量越小[8]。使用无效腔注射器注射法注射器药液残留活度也明显好于普通注射器的注射方法,为0.12mCi~0.14mCi[8]。而可回抽自毁注射器注射的方法注射器药液残留活度为0.08mCi~0.11mCi,表明可回抽自毁注射器的使用比无效腔注射器注射的方法药物残留量又少一些,针头不外露,不存在毁形和发生针刺伤,又优于无效腔注射器。
总之,使用可回抽自毁注射器注射放射性核素,药液残留量极微,最大限度地保证注入血管内18F-FDG的有效剂量精确,方法稳妥,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符合放射性防护原则,符合医院内感染控制要求,很好地满足了PET-CT这一高端检查的基本要求,是注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理想选择。
[1] 杜晓光,陈艳林,程兵,等.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检查中显像剂的两种注射方法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33-934.
[2] 金河天,陈大伟,汤鹏飞,等.PET-CT中心注射护士受照剂量估算[J].吉林医学,2009,30(6):571-572.
[3] 钱根年,陈自谦,赵春雷,等.影响PET-CT图像质量技术因素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12):12-14.
[4] Tarantola G,Zito F,Gerundini P.PET instrumen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in whole-body application[J].J Nncl Med,2003,44(5):756-769.
[5] 于丽娟.PET/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6-17.
[6] 郑均正.电离辐射医学应用的防护与安全[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9:284-285.
[7] 杜晓光,程兵.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剂注入剂量准确性的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929-930.
[8] 刘蕊,陈云富,于丽娟.无无效腔注射器在输注放射性药物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10B):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