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型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研究①

2014-12-05 23:13:44聂荣彪王岐富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1期
关键词:有氧阻力处方

聂荣彪 王岐富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12)

II型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研究①

聂荣彪 王岐富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12)

由于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糖尿病人人数不断增多,而其中有超过90%属于II型糖尿病,对II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II型糖尿病多发于中年后,而由于青少年和青壮年肥胖率的增加,该年龄段罹患II型糖尿病也越来越多见。因此,怎样预防和治疗II型糖尿病成为了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近年来研究II型糖尿病运动疗法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显示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和适度的抗阻力运动都对II型糖尿病患者有益,希望能为人们了解II型糖尿病运动疗法以及患者科学选择运动处方提供帮助。

II型糖尿病 运动疗法 有氧运动 抗阻力运动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范畴,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运动量的减少息息相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己成为全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长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人群中,以患II型糖尿病(T2DM)为主,占93.7%,I型糖尿病(T1DM)占5.6%,其他类型仅占0.7%[2]。II型糖尿病比I型糖尿病更为复杂,在早期体内胰岛素仍然能自我产生时最容易治疗,但由于早期症状轻微(如:无酮症酸中毒和昏迷等)且多散发,因此II型糖尿病多在病情进展多年后方被诊断。II型糖尿病多发于中年后,而由于青少年和青壮年肥胖率的增加,该年龄段罹患II型糖尿病也越来越多见。因此,怎样预防和治疗II型糖尿病成为了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1 II型糖尿病病因和危害

1.1 II型糖尿病病因

II型糖尿病(tyPe2diabctes,TZDM)是一组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现代医学认为II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很多,遗传因素在II型糖尿病的发病中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个体的亲属(特别是一级亲属)患有II型糖尿病会很大程度增加个体患病风险。此外,因II型糖尿病在世界不同地区疾病谱中表现出的悬殊比例,几乎可以确定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对其的重要影响,高糖饮食、长期睡眠不足、生活压力过大吸烟和过量饮酒与之相关,体力活动不足也会增加患II型糖尿病的危险。年龄、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某些病毒等也都是II型糖尿病的致病因素。

1.2 II型糖尿病的危害

II型糖尿病本身的危险性并不高,其主要危害在于由其持续性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长期用药物的毒副作用所引起的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控制不当甚至可以发展至失明;神经末梢的病变能导致手脚麻木、发凉、神经疼痛、关节疼痛;由血管损害引发的肾小球病变;并发的高血压和各类心血管疾病更是导致II型糖尿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2 II型糖尿病与运动疗法

当下II型糖尿病的预防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及运动处方来实现的。而对于II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著名的Joslin纪念章用到了“胰岛素、运动和饮食三驾马车”来表示治疗糖尿病的三个重要方面,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也提出了糖尿病现代治疗的5个要点: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3]。由此可见运动疗法对II型糖尿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证实运动不足是II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糖尿病综合治疗过程中,坚持规律运动治疗12~14年能显著降低死亡率[4]。现实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往往伴生着数种心血管和内分泌疾病。长期适量的运动,能降低体脂和血压、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心肺功能,预防和改善各种并发症,并可以缓释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促进综合治疗效果。当患者随机血糖在16.8mmol/L以下时,就可以在结合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的治疗方案中加入运动处方。

2.1 运动方式

以前有氧运动被认为是控制和改善II型糖尿病的最佳运动治疗方式,而无氧抗阻力运动被认为是糖尿病患者的禁忌。但是近年来,随着对II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运动疗法的深入研究,抗阻力运动已被证实能明显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血糖、血脂、肌肉力量、血压和生活质量[5]。因此,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的结合疗法,无疑会是未来治疗II型糖尿病的更优选择。

2.1.1 有氧运动

在现行的II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中,运动方式仍以有氧运动为主。各种形式的有氧运动也被证实了对于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体重、心理健康等方面都积极有效的作用。毛芝海,齐玉刚[6]认为坚持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降低II型糖尿病危险因素,调节血脂异常,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脉压差,并可起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作用。韦德良[7]通过对照研究证实了长期坚持太极柔力球运动对II型糖尿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谷颖[8]研究证实低强度的运动量适宜的乒乓球运动能够对II型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高景瑶[9]在其硕士论文不同强度下的健步走对II型糖尿病患者身体机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中,认为中低强度的健步走对I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是有效的。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研究表明了各种有氧运动对血糖控制都有效果,考虑到强度控制、学习难度和运动风险等因素,所以现在的运动处方中大多选择健步走、游泳和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2.1.2 抗阻力运动

相对于有氧运动来说,有关抗阻力运动对II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就要少得多,但是现今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证明抗阻力运动同样有利于II型糖尿病患者。Smutok MA[10]等十余年的研究证明,抗阻力运动在改善II型糖尿病方面与有氧运动相比效果相当。胡丽琴等[11]通过研究认为了在没有运动禁忌时,每周进行3次抗阻力运动有利于II型糖尿病的治疗。陈德明、陈霄辉[12]在II型糖尿病运动治疗中力量训练一文中,指出力量训练可以有效预防II型糖尿病,明显降低胰岛素抵抗。并且力量训练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耐量上的效果比有氧运动更加有效。美国医药中心有一项历时12年,对452人的研究表明,在力量训练作用下II型糖尿病的好转与有氧运动(如:跑步、划船、走步)带来的效用是相同的[13]。虽然抗阻力运动在难度掌握和危险系数都大于有氧运动,但由于其在增强肌力、改善体型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我们应当鼓励在运动处方中应用II型糖尿病患者适度抗阻力运动,但实行时需要注意运动安全。

2.2 注意运动安全

2.2.1 运动强度

对II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大多数研究都建议采用40~80%最大心率作为靶心率范围。对于从未有过训练或体质较差的患者,可以从更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

抗阻力运动一般选取数个大肌群做练习,强度也应控制在靶心率范围内,采用最大负荷重量的40%~60%,每个动作重复10次左右,每组之间适当休息。

2.2.2 运动时间

运动最佳时间为餐后1~2h之间。有氧运动的持续时间在30~60min,包括适量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如果伴有减肥要求的患者,可以视身体状况适当延长持续时间,但要注意控制好热量负平衡量。

2.2.3 运动频率

有氧运动每周应保证有3次以上,刚开始时培养运动习惯时,可以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同时每周可以计划3~5次抗阻力训练。

2.2.4 注意事项

对患有急性感染、急性酮症酸中毒、重症糖尿病肾病(Cr>17.6mmol/L)、重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坏疽、DM增殖期视网膜病变、随机空腹血糖>16.8mmol/L及体位性低血压等运动禁忌的患者,不建议进行采用运动疗法[14]。有其它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进行运动时,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以免发生意外。要注意不能早晨空腹运动;避开降糖药物的作用峰值;尽量避免傍晚运动,以免出现运动低血糖的现象。户外空气质量不好时,应避免户外运动。患者在运动过程中,也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及时调整运动量,有条件的可以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和饼干,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补充。进行抗阻力运动时,应尽量选择在有条件的建设场所进行,并且要有专人指导和保护,以免发生意外。无论是何种运动方式都不建议患者独自进行。

3 结语

无论是规律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还是抗阻力运动,都被证实了有利于I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运动疗法无疑是一种有效且实惠的治疗方法。

临床医生会对II型糖尿病患者给出运动建议,但一般不能给出具体且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我们应该增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员与临床医生之间的合作,更好的给II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帮助。

针对II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一定要充分考虑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对于有运动禁忌、年龄较大或者伴生有其它慢性疾病的患者要谨慎处理,在运动时要采取必要的医务监督。

由于运动方式的客观原因和人们的认识问题,在II型糖尿病人的运动处方中,采用的运动形式仍以有氧运动为主,抗阻力运动计划依然较少见。

合理的抗阻力运动已被证实是有利于治疗II型糖尿病的。同时,抗阻力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一定的挑战性,也有利于缓解长期的饮食控制和单调的有氧运动方式给病人带来的负面情绪,因此在运动处方中选择一定的抗阻力运动是科学有效的。

我国有关于抗阻力运动与II型糖尿病治疗的研究还比较少。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在运动处方的实际运用中,亦可以加强抗阻力运动的运用,体现有氧运动与抗阻力运动的结合。

[1]张帅军.有氧运动及补充精氨酸对糖尿病小鼠皮肤组织“隐性损伤”现象影响的实验研[C]//河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集,2010.

[2]向红丁.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分型及防治原则[J].继续医学教育,2005,11(9):28-29.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80.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5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20.

[5]Kwon HR,Han KA,Ku YH,et al.The effect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on muscle and body fat mass and muscle strength in type 2 diabetic women[J].Korean Diabetes,2010,34(2):101-110.

[6]毛芝海,齐玉刚.有氧运动对II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干预[J].运动人体科学,2012,2(29):20-22.

[7]韦德良.太极柔力球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适能的影响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11(1):8-10.

[8]谷颖.乒乓球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影响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34(3):362-364.

[9]高景瑶.不同强度下健步走对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机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南大学,2012.

[10]Smutok MA,Reece PF,Kokkinos C,et al.Aerobic versus strength training for risk factor intervention in middle-aged men at high risk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J].Metabolism,1993(42):177-184.

[11]胡丽琴,胡朝晖,陈育群,等.糖尿病运动治疗新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2,11(3):224-226.

[12]陈德明,陈霄辉.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中力量训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2):78-82.

[13]Tanasescu M,Leitzmann MF,Rimm EB,et al.Exercise type and intensity in relation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men[J].JAMA,2002,288:1994-2000.

[14]闵煜榕,高丽丽,程训民.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J].东南国防医药,2011,13(6):532-537.

G804.5

A

2095-2813(2014)11(a)-0212-02

聂荣彪(1990—),男,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联系电话:13574289469。

猜你喜欢
有氧阻力处方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11-21 09:40:36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54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1:18
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
零阻力
英语文摘(2020年10期)2020-11-26 08:12:12
人间处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34
别让摩擦成为学习的阻力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处方
小说月刊(2015年1期)2015-04-19 02:04:16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