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回族青年宗教价值观分析

2014-12-04 07:47
宁夏社会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伊斯兰教回族信仰

单 侠

(宁夏师范学院思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 756000)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极强的凝聚作用,并对回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影响,两者魂体相依。但在民国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回族青年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伊斯兰教在回族青年心目中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对于一些不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青年来说,为什么伊斯兰教对他们来说不具有意义甚至是负面意义?要回答上述问题不得不涉及回族青年的宗教价值观问题。宗教价值观指主体对于自己和宗教这一客观现象之间特定关系的认识,它反映了宗教对主体的意义。回族青年信教或不信教的动机,包含了青年对伊斯兰教的价值判断和评价,集中反映了伊斯兰教对回族青年的意义。

一、不信教回族青年的宗教价值观

不信教的回族青年以知识青年为主,此外还有一些忙于生计对伊斯兰教一无所知的青年。他们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主观原因可概括为:一部分回族青年曾与伊斯兰教发生联系而认为其是虚假的、迷信的、压抑人性的鸦片,进而认为伊斯兰教是无价值无意义的;另一部分回族青年对伊斯兰教一无所知,无机会与伊斯兰教组织接触,从而认为伊斯兰教对个人现实生活无用;还有一些人把伊斯兰教看作障碍,从而打着反对伊斯兰教的幌子放荡自己的生活。

伊斯兰教是虚假的、迷信的、压抑人性的鸦片,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回族知识青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勃兴,学校在教学内容方面加入了更多的科学知识,使学生有了更加广泛接触科学的机会。特别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其大力倡导科学,从而使科学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一切唯科学是瞻。受此影响,回族知识青年“一味的相信科学的皮毛,崇拜科学的皮毛,对于回教加以轻视,进而诽谤,他们以为科学与宗教不能并立,有科学便不能有宗教。”[1]否定伊斯兰教的知识价值,认为其是虚假的,不符合人类思想、行为与客观世界的本质,甚至把伊斯兰教与迷信混为一谈。尽管幼年时期在家里受父母的影响,耳濡目染对伊斯兰教略有了解。但到了中学后“反倒把伊斯兰的教门看成迷信的普通宗教一般,说它是文化进步的障碍物,足以阻止人们的向上心。升入大学后,宗教知识日益减少,宗教观念自必日趋淡薄,甚或有迷信科学万能,反目宗教为迷信者”[2]。进而认为伊斯兰教是无聊的,而去了解、研究伊斯兰教更是无聊、无意义的,甚至有的知识青年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研究新约全书、旧约全书、基督教义、基督教史,也不愿了解伊斯兰教的教义历史。不仅轻视伊斯兰教的教义,以为其是附会,是传说,不切实用的东西,“与人生漠不相关,既不值研究,更没必要信仰,甚至还嘲笑虔诚的信教者,以为他们迂腐、迷信”[3]。以信仰伊斯兰教为耻,认为伊斯兰教是“很丢脸的宗教,回教人又是很丢脸的一种人,甚至于吃饭方面,连最低限度都要打破”[4]。当时有一篇报道说,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回族青年,很难从一百人中找出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尽管其不免言过其实,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回族知识青年的宗教信仰状况。

伊斯兰教对个人现实生活无用,持此观点的主要是一些缺乏与伊斯兰教联系的青年。缺乏与伊斯兰教联系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一些青年长期与汉族及其他民族杂居而无机会接触伊斯兰教;另一原因则是一些青年尽管生活在回族聚居区,但受生活所迫,不得不艰苦谋生而无机会接触伊斯兰教。两者都缺乏基本的伊斯兰常识,而事实上,他们似乎丝毫感觉不到伊斯兰教的需要,进而认为伊斯兰教无用。前者以扬州回族青年最为典型,由于他们长期与其他民族杂处,对于奉教之要旨以及应遵守的天命几乎茫然无所知。过节过年都仿效非回教的种种仪式,“什么五月节包粽子啦!什么八月节吃月饼啦!夜晚点着宝塔灯欢迎月亮降临啦!甚至过年五天不动炊啦!”[5]后者主要是一些家庭贫困青年,他们往往有家庭负担,既无时间又无精力去念经,必须从事生产不能兼顾学业。即使有一些人曾受过有限宗教教育,知道自己是伊斯兰教徒,但对伊斯兰教认识模糊,乃至长大以后茫然无所知,如果问他“什么叫作小开斋节”,竟也张目结舌。这部分青年认为伊斯兰教在改善其自身生活环境中毫无意义而否定了伊斯兰教的价值,否定了伊斯兰教的工具性价值,反映了其对伊斯兰教认识的肤浅。

打着反对伊斯兰教的幌子,放荡自己的生活,具有此种宗教价值观的主要是一些富家青年。他们迷恋物质生活,又不想受到伊斯兰教的束缚。整天只讲摩登、谈恋爱,从不追求正当的学问,沉迷于随波逐流之世俗而不能自拔,过着一种毫无规律,很散漫的生活。有的以学校为旅舍,把父兄或其他补助者的血汗金钱拿来挥霍,而把功课置诸脑后;有的竟不惜在背后抽烟、狎妓,做出种种损害名誉的事情来[6];甚至还有的一部分青年黑社会化了,打着反对伊斯兰教的旗帜,不遵守回教的戒律,吸烟、饮酒、赌博、宿娼、放僻、邪侈,无所不为。综上所述,一部分回族青年由于种种原因,确实已经丧失了宗教信仰者的态度和精神,他们否认伊斯兰教“善”的价值,否认伊斯兰教在人追求完满自由过程中的意义。

二、信教回族青年的宗教价值观

除了上述不信仰伊斯兰教的青年外,还有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青年。他们信仰伊斯兰教的动机主要有:遵从传统、企求回报、敬畏神秘力量等。

遵从传统,保持群体内聚力的价值。就信教的回族青年而言,相当一部分都认为“前辈信,后辈跟”,应该遵从传统。但在事实上,大多数人对伊斯兰教的基本问题,都没有透彻的认识,实际上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缺乏了解伊斯兰教的精神。“譬如你去问一个回教徒,问他回教的教义怎样?同时为什么要信仰回教?他决定不能回答你,这种人要占大多数。”[7]不只是一般回族青年,即使是专门从事伊斯兰教学习的青年学子,他们“除终日食、饮、睡三项而外,不知学业为何物者,概各处皆然。迨夫毕业时,各处而告某月某日,掛幛行礼,以示卒业,而幛文上居然大书替圣传道,品学兼优可以为师,等等颂词,扪心自问,能不自惭,以之任一寺之司教,试问能否发挥教理,能否指导教众,慢说宗教学理不能发挥,恐怕连社会上普通的常识,或者都不能完全了解”[8]。甚至还有一些青年仍旧“度着几世纪前的闭关生活,甚至连自己的宗教,都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的都有”[9]。由此可见,大多数青年仅在内心存有伊斯兰教的观念,其信仰几乎是一种传统性的引导。尽管这类青年对伊斯兰教的信仰是诚恳的,但真正知道伊斯兰真义及价值的却是极少数,与其说其信教不如说其在教。他们对伊斯兰教模棱两可甚至缺乏基本的了解,而他们在生活方式上却严守伊斯兰教的教规教律,表现出一丝不苟的严肃精神。

企求回报者,主要是想借助伊斯兰教信仰,获取个人利益。持此宗教价值观的青年从最初念经就胸无大志,一心想通过念经获得利益,他们的人生观是钱能生利,利能变钱。即便是专门受宗教教育的青年学生,他们进了学校就忘却他们求学的本来目的,整日的荡东荡西,敷敷衍衍含含糊糊而且毫不彻底的研究,到了考试时,于是瞧本子带小抄左顾右盼,简直是无奇不有,各种丑态完全暴露。有的学生勉强尊敬教员,特意地联络同学以取狡猾的手段,去敷衍自己生活,有的时候“到了众人面前,反要沽名钓誉的充好人,在求学时代,已经把各种诡诈及一切不正常的行为显然出来了,并且还养成了不好的习惯”[10]。由此可见,这些或多或少了解伊斯兰教教义的回族青年,他们并未在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接纳伊斯兰教的价值观,他们对伊斯兰教的价值观进行选择、加工以适应自己的需要,然后把这种带有明显主观印记的价值观纳入自己的认识体系。可以说,这些青年信奉的伊斯兰教真理与传统相去甚远,他们追随的伊斯兰教,仅是自己认可的人生观,既是对传统伊斯兰教的背叛,又是对现实生活所赋予青年的时代责任的逃避。

敬畏神秘力量,持此宗教价值观的青年认为伊斯兰教是神秘的宗教。他们认为教门中一切仪节,都是先辈贤达根据天经圣谕推衍出来的,以垂诸后世,用为典范。“一言一事,莫不与吾民身心有益,我辈只有奉行遵守,哪敢妄事非议,擅自变更呢?深恐些微不慎,陷于避邪。”[11]将先辈遗留的有限典籍奉为金科玉律,他们热衷于传布些命令或禁戒的条文,以至于怎样升天堂,过于趋重形式忽略精神,多半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不知回教的真义。这就使伊斯兰教与社会现实毫不发生联系,失去了宗教的真正意义。对神秘力量的敬畏,一方面流露出一些回族青年求真主恩宠的愿望,希望真主能满足自己单凭个人力量难以获得的生活欲求。这部分青年怀着对今生幸福的渴望,企求真主赐给自己改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的机会。表明了青年对自我的注重和对现世生活的深深留恋,但他们背弃了伊斯兰教认为现实生活不过是通向未来的短暂过渡,是对人生解脱的信条。另一方面表明了青年信仰者希望在与真主的交往中避免孤独与无助,在自己受挫时能得到来自冥冥之中的慰藉。两者都表明了青年信仰者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迷茫心态,从这种意义上说,伊斯兰教成为改善个体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的工具。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回族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严肃地对待青年的信仰问题,以维护伊斯兰教的健康发展。

三、引导回族青年形成正确的宗教价值观

如何引导回族青年正确对待伊斯兰教,是回族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回族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伊斯兰教与青年的关系,目的是要唤起青年的爱教情绪和兴趣,并采取了以下措施。

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以提高青年的宗教修养。他们站在时代和本民族利益的高度,将回族青年接受的教育分为两个层次:专门接受伊斯兰教育的学生要“以教义为体,中学为用”;而接受普通教育和一些无法求学的回族青年则“用不着个个懂得阿文,只需要个个能了解教义”。同时要对伊斯兰教教义“作新颖的即适应时代要求的正确解释,对一切恶风陋习严加驳斥”。[12]此外,应当训练学生礼拜、斋戒,以涵养其服从命令、谨守时刻、整齐严肃、坚忍耐劳等美德,实践回教的新生活,以免为恶劣的社会环境所腐化。其目的是使受教育的人养成生活回教化、回教生活化的良好习惯,且能知行合一地遵守教规,并能切实利用所接收的一切知识,向外宣扬回教真理,为伊斯兰教服务,同时服务社会时的一举一动都不悖于教理。

除兴办学校外,组织学术研究团体是提高青年宗教素养的另一重要途径。鉴于以往的学术团体对学术方面大多是个别研究,并没有共同探讨,为了集合大家共同研究回教学术起见,甚至设立了回民学术研究会,以更进一步探讨学理,坚定青年的信仰。在回民学术研究会,宗教知识丰富的教友,可以为教师,将自己的学识与大家分享。宗教知识相对淡薄的教友可以来作学员,大家即以此会作为一个学校,教学相长,互相研究。这种团体有助于青年个人学识上的深造,切实地为宗教努力,同时作以下三种努力:1.以研究教义或译读宗教书籍作全国会员必须的工作;2.以研究专门学科,作个人或小组的工作;3.团体的会员互相严厉地监察各人的行为,是否合乎教义。[13]以上团体都以讨论回教学术为主要宗旨,专为研究回教学术,讨论回教问题。上述组织还主张利用假期,在回民聚居的地方举办“回教青年夏令营”。学生们在夏令营里过集体生活,不仅要集体地学习教义的理论,而且要实践宗教的各种规律,并就回教文化、回教的经济制度、回教徒怎样参加政治活动、回教师应有的工作、回教妇女问题、回教徒与非回教徒的关系、国内回教徒与国外回教徒的联络、回教徒错误思想的改正等问题作有系统有规律的探讨。[14]

注重宣传。青年学生除在学校学习、了解伊斯兰教教义外还可以在假期办教义补习班或者讲习所,免费传授宗教常识,使青年明了伊斯兰教的真义,消解他们对于伊斯兰教的种种误会。甚至在清真寺设立阅览室,搜集国内外的宗教典籍和定期刊物供大家阅览。此外,加大译经的力度,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新翻译伊斯兰教的经典,编撰教科书,改变之前用阿拉伯文或文言文译经致使诘屈聱牙难以领会的局面,使青年了解伊斯兰教的真谛。甚至可以将伊斯兰教的历史和“良好的事实与美德编成剧本,公开表演或映照成影片,以作消极的宣传”[15],使伊斯兰教更贴近青年的生活,从而产生对自己民族宗教的好感和愿意了解的欲望。

发展回族经济,改善青年的生活状况。相当一部分青年由于不得不谋生而放弃了了解伊斯兰教的机会,即使出现疑惑往往“多得不到合理的解答,有的父母在教门的实践中,简直够不上领导儿女”[16]。生活问题得不到解决,对教规的恪守就渐渐地废弛,对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影响颇大。对此,马东驹指出,若要复兴宗教,改善教胞的生活环境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实;并进一步指出回教青年“第一件紧要的事就是要彻底地认识自己的宗教及自身的处境与使命,打消过去所有的一切不应有的错误观念,然后大家开诚布公,精诚团集联合起来,健全本身的组织,提高教胞们的知识水准,改善教胞们的生活状况”[17]。天、伶仃也认为回教青年应该利用自己的学识扶助同教人所创的事业,“就个人的所长,斟酌当时当地的情形,对某业贡献计划,加以指示,教民将受惠不浅”[13]。此外,青年们也可以筹办各种民众教育、社会慈善事业及“其他有关回民生活之改进与回民福利之谋求等事项”[18]。

从总体上看,民国时期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回族青年的宗教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其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是相吻合的,体现出回族青年的宗教价值观不断走向近代化,不断开放。回族青年的宗教价值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其引导人们对伊斯兰教进行深入探讨,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伊斯兰教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伊斯兰教的近代化。

[1]紫绮.伊斯兰青年要坚定中心思想[J].回民周报,1942-05-22(4).

[2]唐柯三.研究回教学术为回教青年之急务[J].中国回教青年学会会报,1938(创刊号):9.

[3]放吾.我们对于伊斯兰青年的希望[J].云南清真铎报,1930(周年纪念特刊):15,14.

[4]翔平.“念经的”与“念书的”[J].月华,1930,2(7):1.

[5]杨健美.扬州回教概况[J].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下)[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78.

[6]纳灿宝.伊斯兰青年修养的必要[J].塔光,1937(4):4.

[7]裕恒.从救教救国谈到回族青年今后的动向[J].突厥,1934,1(3):9.

[8]文迈台.教法应由大众互相维持[J].月华,1930,2(19):2.

[9]钱兴亚.江西回教概况[J].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下)[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85.

[10]金茂源.青年的弊病[J].成达文荟,1932(1):175.

[11]杨德元.中国回教新旧派争之今昔观[J].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下)[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70.

[12]刘鲠.为完成振兴宗教的使命应实施的教育方针[J].伊斯兰学生杂志,1935,1(4):30.

[13]天、伶仃.回教青年的新路[J].月华,1930,2(8):1.

[14]回教青年怎样利用暑假[J].晨熙,1937,3(6):2.

[15]天.回教青年的修养[J].月华,1929,1(6):2.

[16]常容得.推进回教民众教育之重要[J].清真铎报,1940(2):35-36.

[17]马东驹.回教青年当前对于本教应有的认识[J].回教论坛(重庆版),1940,3(4):29.

[18]中国回教青年学会简章[J].中国回教青年学会会报,1936(创刊号):32.

猜你喜欢
伊斯兰教回族信仰
信仰的旗帜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中国西北伊斯兰教门宦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影响研究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伊斯兰教纯属躺着中枪(点评)
开罗伊斯兰教老城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