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视角看宁夏文化“走出去”战略

2014-12-04 15:09周玉忠杨春泉
宁夏社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走出去宁夏语言

周玉忠,杨春泉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2005年,宁夏提出了宁夏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提高宁夏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示一个和谐、富裕的新宁夏,但在如何转变思路创新模式,将宁夏文化“走出去”战略走稳走好、走得有效这一问题上,尚存在许多值得讨论和探讨的方面。现在“有太多的官员、出版人、新闻人在谈论走出去,唯独真正帮助文化走出去的实践者——翻译家们被集体遗忘。这也难怪,自古以来,翻译从来都是最不引人注意的一种运动。可它却无处不在,并悄悄地改变着世界文化的格局”[1]。宁夏文化和宁夏图书要走向世界,翻译工作是唯一一座桥梁,同时也是一道屏障。因此,宁夏文化要“走出去”,首先要过的第一道关是翻译,能走出去多远,很大程度上亦取决于翻译的效果。这是一个事关宁夏文化如何真正有效地“走出去”的重大问题,但事实上却是一个人们关注还相对不够的问题。

一、翻译是宁夏文化“走出去”的一座桥梁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流活动,是一座“文化桥梁”,是我们赖于创建人类灿烂文明的一件法宝。没有翻译,就没有翻译文学,没有翻译文学,就没有世界文学。没有翻译,我们就不能知晓希腊神话、《天方夜谭》、圣经故事,就不能了解荷马、莎士比亚;就不能知道蒸汽机、相对论。同样,西方人也就不能知晓“四大发明”、孔孟之道,也就不知道“丝绸之路”、华夏文明……东、西文化交融的最高境界,是相互融合,而要交流融合,就得靠翻译这座文化桥梁。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强的今天,翻译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国际译联主席贝蒂·科恩女士说得好,翻译就像电线里的电流和水管中的自来水,正常时你熟视无睹,感觉不到,一旦停电、停水,你才感到日子没法过。同样,从事翻译工作的翻译家自然不可或缺,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搬运工。东西文化交流的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宁夏文化要走向世界就必须靠翻译来搭桥铺路,否则就难以漂洋过海。但遗憾的是,目前太多数人却对此漠然视之,对这座文化桥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宁夏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步伐。

二、翻译同时也是宁夏文化“走出去”的一道屏障

翻译是桥梁,但搭建不成,突破不了,它就成了屏障。从宁夏文化“走出去”的现实来看,翻译是屏障已毋庸置疑,原因有四个方面:其一,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对翻译工作重视不够,用着了,招手呼来,用完了,挥手辞去。其二,中译外人才奇缺。翻译工作者一般擅长把外语翻译成自己的母语,而把母语翻译成外语,被公认为是一项高、精、难的工作。国内能够胜任中译外工作的高端人才严重不足,缺口高达90%以上,遑论宁夏。其三,翻译题材和体裁选择不当,翻译质量不高。其四,译者地位低。在职称评定时,译著、译文不算成果,加之翻译稿酬偏低,影响了广大译者从事笔译的积极性。

说翻译同时也是宁夏文化“走出去”的一道屏障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文化差异给翻译造成的困难。英语中有句谚语,叫East is East,and West is West,and never the twain shall meet。意思就是,东西方人民无论在肤色、文化、信仰、风俗、语言文学及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不大可能凑合在一起。这实际上讲的就是文化差异。由于人类的生理构成的一致和自然环境的大致相同,不同文化之间会有某种重叠(cultural overlap),因而形成了文化的共性。但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的不同,所以不同文化之间又会有某些差异。中国人用筷子吃饭,日本人盘腿席地而坐饮茶,印度人吹笛耍蛇,法国人喝洋葱汤,美国人吃麦片粥,等等,无不具有各自的文化特征。[2]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它的形成与发展深受民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影响。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证明,民族的思维语言、思维方式与民族文化有密切的联系。[2]英、汉语言由于其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首先在语言结构上就存在着差异,无不黏贴着一层文化色彩。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会给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可译现象。所以说,语言的翻译就是文化的翻译。如李白的千古绝唱:“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两行诗里没有动词,没有人称代词,没有数,而且每行的两组名词可以颠来倒去:浮云(是/象)游子意,游子意(是/象)浮云;落日(是/象)故人情,故人情(是/象)落日。物即人,人即物;物引发人情,人情外现为物,真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命题的一个绝妙的文学实例。可这两行诗英译时,因受种种英语习惯的限制,不能表达李白这两句诗的飘逸精神[2]。

三、中西文化交流中存在的“语言差”、“时间差”因素

所谓“语言差”,是指中国人在学习、掌握英语等现代西方语言并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方面,比各西方国家的人民学习、掌握汉语及理解相关的中国文化要来得容易。所谓“时间差”,指的是中国人了解西方、积极主动地译介西方文化至今持续了100多年的历史了,而西方人对中国开始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也就是中国经济崛起的这二三十年的时间罢了[3]。“语言差”和“时间差”问题的存在,提醒我们在推动中国文化、宁夏文化“走出去”时,必须关注到西方读者在接受中国文学和文化时语言接受力差、懂汉语的读者缺乏这样一些特点。这样我们在向外译介宁夏文化时,不要操之过急,贪大求多,在现阶段不妨多选一些在回族文化、西夏文化方面有代表性的精品,出一些节译、摘译、编译本,逐步过渡到“文库”的全译本。“语言差”和“时间差”问题,从事中译外工作的翻译者是可以克服的。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方式,中译外译者完全可以为宁夏文化“走出去”铺路搭桥,作出贡献。

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译外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宁夏目前翻译人才主要集中在区内高校的外语院系,外语教师是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他们中从事译入翻译的人多,专事译出翻译,即中译外人员相对较少,并且专业素养、翻译水平尚不够理想。这是国内的一个普遍现象。因为一般人都认为外译中好译,加之历史上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所以全国从事外译中的人较多,外译中的成果和作品自然也居多数。从事中译外的人少,中文译成外文的作品、成果也相应较少,形成文化输入、输出上的不平衡现象,这也是造成中国文化走不出去的主要原因。自治区外办有一些翻译主要承担会见外宾日常外事活动的口译工作,无暇顾及其他中译外工作。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举办的几届“中阿博览会”,其基本翻译力量是区内高校外语教师,高端或大型会议的笔译和口译人员均从外交部邀请。这一切足以说明宁夏翻译人才队伍的薄弱,而宁夏文化要“走出去”,不提早着手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译外人才队伍,瓶颈问题就无法解决。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具有“翻译硕士”专业授权点,同时也有“翻译理论与实践”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基地。这些年来,也培养了一些专门的翻译人才,但仍为数不多,而且,研究生培养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双导师制”中的外聘导师不够,翻译硕士的实习基地不多,因区位影响,高端、国际性会议较少,师生实战练兵的机会比东部沿海地区少。政府应把加强翻译人才培养上升到区级战略高度,制定培养计划,加大投入,在各方面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为宁夏文化“走出去”培养合格翻译人才。

五、文化著作和文学作品必须选题对路

“走出去”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让更多的外国读者喜欢并乐意掏钱买你的书。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选题对路,书的内容能激起老外的兴趣和欲望。目前,我国外向选题的创新能力薄弱。在我国现行出版体制下,出版选题大多是由各专业的作译者向出版社推荐,经出版社认可后组织出版。就对外出版来讲,从事中译外的译者,多是外文系出身,他们研究的是语言转换,而对当今外国读者关注中国哪方面的信息,喜欢什么样的书未必很熟悉。他们从中国人的思维,往往一厢情愿地向老外展现中国的什么文化,终因视野局限,涉外知识面不广,结果设计的选题与外国读者的需求合不上拍[4]。宁夏文化要“走出去”,拟翻译的文化著作或文学作品题材和体裁选择妥当与否会严重影响国外的接受。莫言的《酒国》译成多种文字,深受欢迎,其原因是这部小说无论是在叙事创新,还是在运用反讽刺题材进行深刻描绘方面,都不逊于国外同代作品[1]。国家现有“经典中国对外出版工程”、“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金水桥计划”等推行“走出去”的战略工程或计划,宁夏也应当着手制定推行文化“走出去”的计划或工程项目。

六、译出翻译应以“归化”翻译策略为主

“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中常用的两种策略,虽着眼点不同,但各有千秋,是任何一个翻译家都会交替使用的翻译策略。但就中译外而言,我们认为应该以“归化”为主,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更多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力。文化著作或文学作品的选题对路后,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至关重要,这两条都很重要。我国现在多数的外销书恰恰就输在这里,而这两条都与缺乏好翻译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比利时裔美国翻译理论家勒菲费尔和英国比较文学家兼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等人为代表的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提出了“多元系理论”、“翻译即改写”说,促成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他们指出,“翻译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一个简单的语言文字转换行为,翻译现象也不是简单孤立的文本翻译行为,翻译行为本身,包括翻译的方法、策略,甚至翻译的结果,必然要受到翻译所处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语言等诸多因素的制约[3]。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来看,所选作品的译出,就不会是一个简单的语言文字转换问题,而是一个与文化的跨国、跨民族、跨语言传播的方式、途径、接受心态、时代语境、国家政治、意识形态、民族审美情趣等密切相关的问题。鉴于此,我们主张译出翻译(out-going translation)应以“归化”策略为主,让世界人民以读得懂的方式和语言,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理解、认识、接受我们的文化。要使外国读者像阅读他们本国的书那样明白、通俗,能带来愉悦。美国翻译家葛浩文用“归化”法英译《狼图腾》、《丰乳肥臀》等一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译品在国外较受读者欢迎的事实就是范例。

七、文化“走出去”,要摒除胡译误译,避免文化误读

如前所述,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流活动,它既是语言层面上的转换迻译,同时也是文化层次上的交流传译。因此,语际翻译要求译者一定要精通两种语言,谙熟两种文化。即使译者达到了这种要求,也还因为所译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中文、英文之间对等的词不超过50%,大量的词语意丰富、多元,中文、英文互译难度很大),时常使译者绞尽脑汁,望洋兴叹!可见翻译确实是一件艰苦的、有难度的工作,不是人人都能胜任、随便就能做的事。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由于不懂翻译的性质、原理及标准,不知其中的酸甜苦辣,好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喝过一点洋墨水,粗晓外语,就能搞翻译,就可以委以重任。受任者若是“半瓶水”,也就天不怕地不怕地大包大揽下来,开始当翻译家了,更有甚者,在中学或大学学过一点外文,不懂行的单位领导或社会客户有求时,就借助字典或电脑翻译软件开始“对号入座”式的翻译了。其结果是直译、死译、胡译、乱译、拙译应有尽有,“中式英文”、“欧式中文”比比皆是,导致翻译界鱼龙混杂,乱象丛生,译品数量日益增加,译品质量每况愈下,加之翻译批评滞后,质量监管缺位,令人对当前译界现状又喜又忧!

具体到宁夏,上述翻译乱象亦十分普遍。限于篇幅,仅以宁夏旅游景点、酒店等一些公共场合的中文公示语或标识语的英文翻译为例分别举述如下:

例一:宁夏图书馆内的“开水间”的英译为between water,回译后意为“在水之间”,显系词语对译,英译无中文“开水间”之意,只能误读。

例二:宁夏五A级景区沙湖景区的中文标识语“出口”,误用英文单词“export”(商品出口)译出,成为笑话,令老外及英文水平较高的国内游客捧腹!

例三:水洞沟景区的“小心,快行”,被译为“Caution!Please speed walking”,不但英文文法有误,而且误用了“speed walking”这一体育竞赛项目——竞走,英美人士都觉不解。

例四:沙湖景区公共厕所里的提示语“小心滑倒”,被按字硬译为Carefully Slipping,貌合神离,结果只能是错译。我们将其回译,意思即为“小心翼翼地滑倒”,并非原文“当心滑倒”之本意。

我们再以当代著名作家张贤亮一本小说的英译本为例。笔者曾对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本小说的中英文本作过对比分析。英文译者为玛莎·艾夫里(Martha Avery),译本是英国企鹅图书出版公司于1988年出版的。总的来说,艾夫里对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部小说的翻译是成功的,译文基本上传达了原作的信息内容和风格神韵,文体、语气基本一致,最大的优势是英文地道,文笔流畅、自然[5]。作为一个母语为英语的人,艾夫里具备语言上的优势,但作为一个外国人,就中国文化特色和文化负载词而言,她又有其劣势,因而她的译文自然也毫无例外地存在着一些疏漏和误译之处。

1.漏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一部中篇小说,共计六部分。通过中英文本的对读,我们发现,艾夫里的英译本在七处地方有比较大的漏译,最多的一处有三个自然段未译,句子的漏译每章均有。就一部中篇小说而言,这些漏译之处从数量上来说已不算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不管译者出于什么考虑未译这些段落,但从翻译的角度来讲,这都是不完善的,也是不应该的。

2.误译。艾夫里译文中一些值得商榷或完全译错的地方不外乎两种,一是由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引起的,二是由张贤亮富有地方特色的小说语言引起的。尤其是后者,最为明显。因为张贤亮小说的地方色彩除了借自然风光、社会风俗画的描写,突出大西北特有的风情、浓重的生活情调外,最显著的标志是语言的地方色彩。他把西北地区,特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群众语言里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口语、俗语、歇后语、方言土语、少数民族用语等等,吸收到自己的创作中,还适当地活用古语,并借鉴外国文学语言,这些丰富多样的语言,同他人格中特有的质朴、真诚、热情、直率、幽默等糅合起来,同他个人独特的生活阅历、艺术情趣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他别具一格的语言特色[5]。

首先看主要由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引起的误译。例如:艾夫里将“江湖郎中”直译为“a river and lake doctor”,这显然会使读者一头雾水,事实上英文中有“a quack doctor”一词基本与之对应,虽不及汉语形象,但西方读者更易接受。把“三长两短”译为“three longs and two shorts”,这不能使读者悟出其含义,应改译为“if anything untoward happens to him”。

再看由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引起的误译。如小说中写到改劳队员在看电影《列宁在十月》时,对瓦西里和他老婆吻别那场戏发出的议论:“咦,了不得!电影影子里还吃老虎哩!”“吃老虎”是西北方言,意为接吻。艾夫里按字面意思将其译为“eat the old tigers”,无疑是不懂该方言含义的缘故所致。事实上,只要在“eat the old tigers”后面加括号注上“kiss goodbye”就解决问题了,既保留了方言的形象感,又表明了它在此处的含义[5]。

以上列举的问题,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一是硬性的问题,其中包括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大小写错误、词语误用、词性残缺、生造词语、单复数错误、词语搭配错误、词性错误等。二是软性的问题,其中包括翻译水平有限、缺乏文化差异意识、知识面不广、理解有偏差等。三是隐性的问题,这是指英汉语公示语差异方面的问题,汉语公示语原文可能对中国游客而言很合理,甚至因加入文学修辞法而变得富于诗情画意或朗朗上口,但照搬全译就会让外国游客不知所云,莫名其妙[6]。

公共场所的公示语或标识语是一个城市或地方的名片、文化风景线和“无声导游”,公示语翻译自然与城市或地方的形象密切相关。随着宁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公示语的功能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每年一届“中阿博览会”的召开,都会邀请一些国家政要、官员、客商、学者期来宁参会、参观,这就要求我们的机场、公路、酒店、景点、街道等公共场所的公示语英、阿译文一定要准确、规范、地道,但宁夏的公示语译文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质量问题。错译、语法不通、拼写错误、违反习惯说法等上述问题不算鲜见,有些甚至在国外公众中传为笑谈,严重影响了宁夏的城市形象。

由此可见,宁夏文化要“走出去”,在对外文化传播、对外宣传、图书作品、文化产品、公示语、产品介绍、广告宣传等各方面一定要在英、阿等外文翻译层面上防止、摒除由东西文化差异引起的或因译者水平低而导致的胡译、误译等低级错误,避免典型而富于特色的宁夏文化在外国人中产生文化误读和文化迷惘,产生负面影响。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有关主管单位、有关人员在搞对外文化传播翻译时一定要启用那些真正精通外文、谙熟东西文化的合格译者去译,千万不要使用“半瓶水”译者,以免歪“文”曲“译”。翻译这座“文化桥梁”搭建不好,宁夏文化就不可能顺畅地“走出去”。此外,宁夏文化在“走出去”的途中还要重视译者以外其他人的因素。文化“走出去”,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宁夏的文化产品“走出去”,但有一部分是经常被忽略的,那就是由于区内人走出了、国外人走进来再走回去了,文化也跟着这些人而“走出去”了。这个部分不是由图书作品、文化产品这样的载体来传输的,而是由活生生的自然人来传播的,他们在传播宁夏文化,都是宁夏的文化“大使”。宁夏文化要“走出去”,一定要开动脑筋,利用各种渠道或途径,讲究策略和方法,有的放矢,追求对外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1]袁莉.著名翻译家倾谈“文化走出去”[EB/OL].中国艺术批评网,2010-04-01。

[2]周玉忠.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之一[J].宁夏社会科学,1997(2).

[3]谢天振.中国文化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走出去”[J].东方翻译,2011(5).

[4]李景瑞.没有好翻译,别想顺畅“走出去”[EB/OL].企业博客,2011-11-03.

[5]周玉忠.简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英译本[J].宁夏社会科学,2005(1).

[6]周玉忠,杨春泉,等.宁夏旅游景点、酒店中文公示语英译指南[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参考书目:

1.李蓓,卢荣荣.中国文化“走出去”任重道远急需迈过翻译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8-14.

2.南桥.缺乏翻译,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EB/OL].南方网,2009-12-08.

3.周明伟.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第一关[EB/OL].中国译协网.

4.王宁.文化走出去先要突破翻译困局[N].中国文化报,2011-11-17.

5.袁莉.著名翻译家倾谈“文化走出去”[EB/OL].中国艺术批评网,2010-04-01.

6.谢天振.中国文化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走出去”[J].东方翻译,2011(5).

7.齐勇锋.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与模式探讨[J].东岳论丛,2010(10).

8.罗义.文化“走出去”硕果“引进来”[N].都匀时讯,2011-11-14.

9.叶小文.中国文化怎样走出去[EB/OL].中国网,2010-06-21.

10.李舫.走出去——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综述[N].人民日报,2011-10-08.

11.严隽琪.实现文化“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7-27.

12.范玉刚.文化“走出去”要有新思维新视野[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2).

13.李景端.没有好翻译,别想顺畅“走出去”[EB/OL].企业博客,2010-11-03.

14.常青、周玉忠.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外宣翻译[J].宁夏大学学报,2009(3).

15.王国平.文化“走出去”,避免入误区[N].光明日报,2013-06-19.

16.周玉忠.英美文学与翻译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17.周玉忠,杨春泉,等.宁夏旅游景点、酒店中文公示语英译指南[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18.庄建.人类文明的搬运工——写在中国翻译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N].光明日报,2012-12-06.

19.周玉忠.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之一[J].宁夏社会科学,1997(2).

20.周玉忠.简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英译本[J].宁夏社会科学,2005(1).

猜你喜欢
走出去宁夏语言
语言是刀
宁夏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宁夏
宁夏
我有我语言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