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曦明 (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 修水332400)
目前,去骨瓣减压术的实际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然而常规骨瓣减压术后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仍然居高不下[1]。为分析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笔者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将其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颅脑损伤发病时间1~8h,平均发病时间(2.3±0.5)h;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6.1±0.8)岁;交通事故伤患者28例,打击伤患者9例,坠落伤患者6例。观察组患者颅脑损伤发病时间1~9h,平均发病时间(2.2±0.6)h;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6.3±0.9)岁;交通事故伤患者26例,坠落伤7例,打击伤10例。两组性别、年龄、受伤时间等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后进行手术。术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脱水、利尿、止血等对症治疗。术后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吸氧、降温、脱水、降颅压、止血、抗炎、补液、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一定量的神经促醒药物、营养脑细胞药物,使呼吸道保持通畅。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出现一侧脑挫裂伤血肿的患者,头应该偏向对侧45°,手术的切口开始于颧弓上耳屏前1cm左右的位置,于耳廓上方位置向后上方延伸直至顶结节,然后弧形转向中线直至前额的发际内侧位置,皮瓣向额颞部进行翻转,肌肉瓣向颞部进行翻转,对骨瓣实施游离处理,向下尽量将蝶骨嵴及颞骨咬除,使骨窗的大小控制在12cm×15cm左右,顶部骨瓣旁开正中线矢状窦3cm左右,将骨瓣彻底去除。对硬膜外血肿实施清除处理,悬吊硬脑膜,弧形剪开硬脑膜,使额、顶、颞叶能够充分显露,对硬膜下血肿及挫裂坏死的脑组织进行清除,达到彻底止血的目的,实施硬脑膜扩大切开减张缝合处理,硬脑膜外置负压引流管[2]。出现双侧脑挫裂伤血肿的患者实施双侧开颅减压处理,方法同上。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根据血肿部位的具体位置取颞顶或额顶马蹄形切口后实施开颅减压操作,骨窗的直径控制在6~8cm之间,实施硬脑膜扩大切开减张缝合。
1.2.2 观察指标 选择手术后不同时间点颅内压水平变化情况、颅脑损伤治疗总时间及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同时对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1.2.3 治疗效果评价 临床治愈:颅脑损伤症状基本或彻底消失,脑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颅脑损伤症状明显减轻,脑神经功能有显著改善;无效:颅脑损伤症状没有减轻,脑神经功能有明显异常,或病情加重,或患者死亡[3]。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重型颅脑损伤疾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点颅内压水平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点颅内压变化幅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后,(10.73±2.19)d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该组临床颅脑损伤疾病治疗方案共计实施(16.47±3.54)d;观察组患者应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后(8.11±1.68)d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患者临床颅脑损伤疾病治疗总时间(12.32±2.97)d。观察组患者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治疗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共发生不良反应9例,占20.9%;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例,比例2.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重型颅脑损伤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神经外科类疾病,患者的实际病死率可以达到40%左右,临床研究表明,合并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压水平升高是该类患者致残致死的一个主要原因,保守治疗多数情况下难以奏效,开颅减压是对该疾病实施救治的一个关键步骤[4]。应用大骨瓣减压术对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主要具有以下几大优势:①减压效果充分:一方面该项手术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对颅内血肿及发生坏死的组织进行彻底清除,使颅内压水平明显减轻;另一方手术操作过程中采用面硬脑膜扩大切开减张缝合,使外压水平明显降低,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脑疝的形成。② 止血程度彻底:手术的操作视野相对开阔,整个操作过程都可以在直视的条件下完成,特别是出血部位止血,从而使继发性血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③ 对血液的回流可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使脑血管痉挛的程度明显减轻,骨窗减压处理的范围相对较大,可以使脑肿胀对侧裂血管、大脑凸面静脉产生的压迫现象减少,使动脉血及静脉回流保持在通畅的状态,同时释放出一定量的血性脑脊液,使脑血管痉挛程度进一步减轻,从而控制术后脑水肿现象的出现。④ 在发病的早期阶段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脑血管和脑组织氧分压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对患者的脑组织进行有效包括,使脑组织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减轻甚至得以避免[5-7]。
[1] 刘艺春,马建华,余坚,等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2(18):890-891.
[2] 耿风阳,朱建新,付强,等 .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分析 [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12(13):223-225.
[3] 李东海,卢庆弘,王文权,等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J].广西医学,2010,29(18):1201-1202.
[4] 王红斌,杜明,朱庆华,等 .颅脑外伤后综合征180例患者的综合治疗 [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18(13):1892-1893.
[5] 李云辉,林中乎,黄建龙,等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 [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11(12):117-118.
[6] 江基尧,李维平,徐蔚,等 .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 [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0(13):139-140.
[7] 吕立权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分册,2012,29(13):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