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与中亚—俄罗斯油气合作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

2014-12-02 03: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娅丽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65期
关键词:中亚乌克兰油气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马娅丽

国土资源部油气中心 王陆新

随着中国实施“走出去”与进口“多元化”战略,中亚—俄罗斯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能源投资和开发的重点地区,在油气勘探开发、管道运输和储运炼化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和成果。同时,中亚地区是大国博弈的交锋地带,“俄罗斯复兴”与“中国崛起”关系错综复杂,深化与中亚—俄罗斯能源合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中亚—俄罗斯对华能源合作出现了新形势、新进展,正确认识新时期中亚—俄罗斯油气合作机遇、挑战,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巩固、发展与中亚—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中亚—俄罗斯对华能源合作新进展、新形势

(一)俄罗斯进一步明确对华增供原油协议。

2013年6月,为进一步落实中俄签署的有关扩大原油贸易的政府间协议,俄石油与中石油签署原油增供的具体协议。根据中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订的供油协议,俄罗斯将在目前中俄原油管道(东线)1500万吨/年输油量的基础上逐年增供原油,到2018年达到3000万吨/年,增供合同期25年,可延长5年;此外,通过中哈原油管道(西线)于2014年1月1日开始增供原油700万吨/年,合同期5年,可延长5年,加上向中俄合资天津炼厂每年供应的910万吨原油,届时中俄原油贸易量将达到4610万吨/年。

(二)中俄天然气合作取得重要进展。

2013年5月,经过中俄双方谈判,签署为期30年总价4000亿美元天然气供应协议,将自2018年起向中方每年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同时对东线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和西线供气合作继续研究论证。2013年6月,中石油与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签署协议,获得其主导的俄罗斯北极项目亚马尔LNG项目的20%权益,此外,诺瓦泰克与中石油集团签署了一项长期供气协议,涉及每年至少300万吨的LNG贸易。

(三)中国—中亚天然气管线D线启动建设。

近期中国—中亚天然气管线D线建设启动。2013年9月,中国分别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政府签署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项目政府间协议。根据协议,计划2014年启动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设计年输气量为300亿立方米,预计2016年建成并通气,管道运营期30年,总投资额约67亿美元。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提出。

2013年9月,中国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其中能源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重要内容。丝绸之路经历的主要国家有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等国家。据BP(2013)数据统计,丝绸之路经济带内石油储量达到607.5亿吨,占到世界石油总储量的26.68%,天然气储量93.4万亿立方米,占到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48.8%,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天然气合作潜力远大于石油(见图1)。“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将带动中国与沿线各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实现双赢,共同发展。

二、当前中亚—俄罗斯能源合作机遇与挑战

(一)现实挑战与潜在挑战。

1.中亚—俄罗斯能源合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合作水平、层次、规模有待提高。在投资规模方面,中亚地区内,目前在哈萨克斯坦投资的有45个国家,在土库曼斯坦投资的有14个国家,中国投资进入时间短,资源占比并无优势,总体上中国具有资金、人力优势,但技术优势欠缺;在合作形式方面,中亚—俄罗斯能源合作仍缺乏统一谈判模式或价格标准,能源进口预付款一单一谈,工作量大且效率低,面临着技术问题和执行层面问题;在合作层次上,能源合作自由度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受影响因素多,重大能源合作项目不仅仅取决于公司谈判代表,最终都需要由国家层面主导。

图1 世界不同大区石油与天然气储量分布

2.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开展能源合作仍面临着内部矛盾和外部竞争。在中期看来,中亚—俄罗斯能源合作中面临着一些内部矛盾,一些国家善用能源做武器,假如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相互对抗,将直接影响中亚天然气管线安全;中国进口中亚—俄罗斯油气还面临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区域上的外部竞争,例如日本的天然气进口价格具有较大优势,同时又参与俄东部萨哈林区块的勘探开发,对俄能源合作成果和规模都大于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之后,中亚各国支持,但俄罗斯反应不同,俄方认为中国在中亚的存在已经触动了自己的利益,继续扩大合作必然会降低其影响力,所以中国在中亚的能源合作的影响值得关注,应充分认识到中亚地区的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现状。

3.中亚国家对外能源合作采取“多元化”战略,中国扩大能源合作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和挑战。以油气立国是中亚各国的大原则,此外,坚持能源独立原则,早期主要目标为摆脱对俄依赖,赢得政治、经济、能源上的独立,中亚国家对外能源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中国,但不会完全依赖中国,让中国成为下一个“俄罗斯”。中国与中亚的合作主要是油气勘探开发、管道运输,2012年中国进口中亚—俄罗斯地区原油3503.3万吨,占原油总进口量12.9%,进口天然气 219.56亿立方米,占比达到53.0%。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油产量占到哈总产量的1/3,已经引起了俄、哈两国内部的关注;土库曼斯坦实施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除与中国合作外,正讨论或研究“ТАПИ”(土—阿—巴—印)、“NABUCCO”(跨里海)、环里海线等天然气出口管道项目。中国已经在中亚地区取得重要进展,今后中亚国家可能会采取一定平衡策略,在油气出口方向上采取多元化战略,以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预计中国在中亚地区继续扩大油气资源份额的难度会逐渐增大。

4.虽然亚太地区市场重要性不断提升,欧洲市场仍是俄罗斯重点。对于俄罗斯,其能源战略重点在欧洲,这是多年历史形成的。2013年俄罗斯出口石油2.35亿吨,天然气2409亿立方米。油气出口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向西出口欧洲,特别是东欧、西欧国家(占75% ~85%);二是向南、西南出口独联体国家,为前苏联内部油气配送(10%左右);三是向东出口东亚地区中日韩等国(15%以上)。

尽管近年来俄向东发展,亚太市场重要性不断提升,但并没有取代欧洲,对于亚太市场,俄尽管表明优先考虑中国,但是由中日石油管道竞争中可以看出,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始终把握均势原则,以实现俄罗斯的利益最大化,日本在萨哈林项目上开发LNG(液化天然气)远胜于中国,尽管双方政治高度互信,但对华经济贸易合作中始终强调市场原则,我们需保持清醒头脑。

(二)重大机遇与有利条件。

1.中国与俄罗斯能源战略具有长期互补性优势。

中俄能源合作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区,两国之间陆陆相邻,距离相对较近,运输距离短,与海上通道相比,风险相对较小;俄罗斯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趋稳,国家油气资源政策环境有所转变,油气资源管理体制相对较好,两国能源战略具有互补性优势。中俄两国领导人重视双方能源合作,普京2014年5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参加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峰会,是中俄推进能源合作的现实机遇,加强合作符合双方发展需要。

2.中亚地区资源丰富,合作基础好、潜力大、前景广。

中亚地区的常规石油(包括凝析油)可采总资源量为183.4亿吨,占世界石油可采总资源量的3.9%。剩余探明可采储量65.5亿吨,占世界剩余可采总储量的3.5%。中亚地区的常规天然气可采总资源量为30.3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总资源量的6.5%。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3.2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剩余可采总储量的7.2%。

中亚地区面积较大,与我国睦邻友好,中亚能源合作政治基础坚实,政治互信逐渐增强,中亚国家能源合作与俄罗斯不同,中亚国家开发油气资源,需要资金、技术和基础设施。中亚国家为发展经济,修改和调整油气策略,吸引外商投资。近期中亚能源合作也取得积极进展,油气项目、管道项目等逐渐展开,中亚部分区域老油田精细勘探开发及基础设施投资是中国现阶段开展合作的现实机遇。

3.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进展有助于中俄能源价格谈判。2014年,中国石化在重庆发现了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资源量2.1万亿立方米,预计2014年年底涪陵页岩气田将实现产能18亿立方米/年,2015年年底将建成产能50亿立方米/年,计划2017年建成年产能10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相当于建成一个1000万吨级的大型油田。中国国内页岩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突破,将提高我国能源自给率,有助于改变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源的对外依赖,也将有利于中俄天然气进口价格谈判。

三、乌克兰局势对中亚、俄罗斯能源合作影响

乌克兰是独联体中除俄罗斯之外最大的国家,也是俄罗斯与西欧各国的中间地带或称为“缓冲区域”。能源制裁给欧盟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俄罗斯国内能源开发前景及对外能源战略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在中长期给世界能源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

(一)乌克兰局势及走向。

乌克兰事件影响将波及到能源市场。乌克兰局势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方的政治努力,以避免酿成军事冲突和冷战重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能源问题,特别是天然气的供应和过境运输仍将是各方博弈和施压的重要工具,一旦美欧对俄的制裁与反制裁进一步升级,并触及俄罗斯油气产业的话,国际市场LNG涨价的概率将会大增;而对于乌克兰来说,首要问题是解决好本国的独立风波和能源供应安全。

乌克兰局势导致俄罗斯与欧美关系紧张,有可能引起新的冷战。乌克兰不是美国核心的战略利益,欧美与俄并不想兵戎相见。乌克兰局势对能源市场的影响在短时期内难以出现,长期的影响还要再看局势发展,中俄能源合作受乌克兰局势影响有限,不宜高估。

(二)美欧与俄罗斯能源对抗。

乌克兰危机引发的欧美俄三方能源拉锯战已经愈演愈烈。俄三天内两次上调出口乌克兰天然气价格,2014年4月1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将出口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上调44%,从每千立方米268.5美元涨至每千立方米385.5美元;4月3日晚,这家公司再次宣布,将这一价格再提高26%,至每千立方米485美元,并督促乌克兰政府偿还拖欠的22亿美元债务。面对乌克兰局势,美国也承诺加快出口LNG以帮助欧洲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但落实面临较大困难,美国天然气难解欧洲困局,宣传大于实效,不宜过分高估美国天然气作用。

美国天然气“远水”能否解决欧洲“近渴”还有待实践考验。实际上,美国已具备出口LNG的液化加工能力,但美国天然气出口需要通过法案,出口量小难以满足欧洲需要,不影响大局,出口量大必然会导致美国国内气价上涨,挫伤美国经济,即使出口到欧洲也不具有价格优势,欧洲无太大期望。短期内,除非欧洲找到新的稳定气源或者新能源取得突破发展,欧洲才不会受俄天然气供应的钳制。

有迹象显示,乌克兰危机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欧洲能源构想。欧盟各国的能源供应有50%需要依靠进口,从中东进口石油占总进口比重的36%,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约占30%,并且这一比例仍然在上升中。据欧盟估计,到2030年欧盟能源进口的比例将上升至70%。在经济能源合作问题上,俄主要的销售对象目前仍是欧洲各国,在乌克兰危机下,欧洲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将较以往更加突出,而俄罗斯在欧洲能源供应中的作用也将被不断降低,这些依赖俄罗斯能源的国家本身在寻求其他渠道,以降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对于俄罗斯来讲,东亚能源需求旺盛,必然成为俄战略转移能源出口方向的重要目标。

(三)对中亚、中俄油气合作影响。

乌克兰危机打破了近年来欧盟与俄罗斯建立起来的战略性能源伙伴关系,俄罗斯或许会将其经贸合作进一步转向东方,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强化中俄之间的战略同盟关系。这也有利于推动中俄在输油管道问题及天然气价格谈判问题上取得进展。

乌克兰事件整体上对中俄油气合作有利,但是不容乐观。首先是乌克兰事件影响了俄油气向西出口,有助于俄油气对亚太地区出口,但在亚太地区,俄罗斯出口的国家有日本、中国和韩国等,中国在区域进口竞争中,并不占有价格优势,乌克兰事件对中俄的油气合作实际助推作用有限;其次是欧洲的油气需求不会大起大落,欧洲油气需求格局变化不会太大;最后是俄罗斯虽然与欧洲存在政治分歧,但短期不会过分影响能源合作,这也符合双边利益,欧洲对俄罗斯能源需求短期内不会改变。

从长期影响看,乌克兰事件中俄罗斯采取的能源威胁行为,必然会引起乌克兰、欧洲警惕,今后为提高能源保障能力与安全,降低对俄罗斯能源需求,或将开展能源进口多元化策略或谋求新能源转型;俄罗斯能源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受乌克兰事件影响,油气向西出口受阻,长期看来出口很可能降低,必然会促使俄罗斯能源向东出口,对亚太油气进口国家,特别是日本、中国和韩国有利。乌克兰危机将引发世界经济格局及能源供给结构重新调整,如何利用这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构建对我国有利的世界能源格局,在地缘政治和能源供应上实现利益最大化,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四、中亚—俄罗斯油气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中亚—俄罗斯油气合作前景。

1.中亚—俄罗斯油气合作前景一片光明,但是道路非常曲折。中亚—俄罗斯能源合作与地缘政治和市场条件联系紧密,在能源合作的大战略方向中,原油和天然气贸易的利益分歧或将是未来仍需博弈的难题。在中亚—俄罗斯能源合作新进展、新形势下,以现有项目为基点,进行上下游一体化合作,公司外交和国家外交相结合,共同推进贸易、技术、文化、人才培养等全方位合作,通过建立能源经济共同体的方式开发中亚—俄罗斯油气资源。

2.中俄油气合作挑战巨大,但合作潜力大,前景乐观。俄罗斯资源潜力丰富,主要集中在克拉通和前陆盆地,古生界没有发生变质,层位的勘探空间很大,勘探程度还很低,解放俄罗斯古生界下组合资源潜力后,资源潜力更大,在将来可能增加1倍;油气勘探类型以大构造为主,非构造类型几乎尚未勘探,同时非常规资源值得注意,合作潜力巨大。勘探方向上应加强古生界、非构造、深层合作,在地区上合作以东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以及卡拉库姆盐下勘探为主,同时加强非常规油气资源合作研究。

3.中国与中亚—俄罗斯油气合作需要克服困难、稳步推进。我国是能源需求大国,从长远眼光出发,中亚—俄罗斯油气合作需要坚持下去。在合作层面上,要用博弈论方式分析和审视今后合作,中亚—俄罗斯油气合作也应采取多元化进口和全面合作方式,有需求必然受制于人,不宜过多过分进口某地区油气,否则容易处于被动地位。中国应积极主导地区油气大管网、电力网建设,谋划区域一体化发展大战略;从长远角度讲,已有的中俄原油管线原油输送量可从1500万吨/年扩大到2000万吨/年,其余的以港口贸易和航运形式,修建油气管道抬高了油气价格,可暂缓油气管道扩容。

4.工程服务和投资融资将是中俄油气合作重要内容。预计在2035年俄罗斯工程技术服务市场达到3万亿卢布,约合36亿美元,实现俄东部油气产量5500万吨油当量,具有较大合作潜力空间,将为中国的技术和资本进入带来机遇。

(二)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1.研究制定国家战略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中亚—俄罗斯合作不能简单进行油气合作,需扩大思路,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软环境,创造互利共赢的格局,企业、政府、市场和社会互动、协调发展。建议从国家层面构建中亚—俄罗斯能源合作规划,提高国家掌控、指导能力,同时明确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和执行部门。

2.建立中国—中亚能源互惠、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妥善协调好能源合作中的矛盾与问题,处理好中亚一体化进程,理顺与上海合作组织关系,统一能源合作理念。维护中亚国家权益,提高油气产量、储量,逐步稳定推进对中亚国家油气投资;采用贷款换石油模式、产量分成模式、联合经营模式和技术服务模式等多种模式相结合方式,推进能源合作内容多元化、合作标准统一化战略。

3.完善对外投资项目评价制度,加强项目风险评估。中企境外项目虽然较多,但是盈利率为15%,普遍不高,国外其他公司多大于18% ~20%,因此对外投资项目宜精不宜多,建议加强前期投资环境研究,进行经济评价和风险评估,提高合作盈利率标准。

4.以经济效益为指标推动中亚—俄罗斯能源合作,实现经济与外交互动协调发展。中亚—俄罗斯能源合作需从国家角度和企业角度综合考虑。在国际合作中,宜以经济效益角度来推进能源合作,不宜以牺牲企业活力为代价推动油气合作,在合作谈判中以经济效益标准,统筹好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既保证持续稳定的能源供给,又要保证合理低廉的能源价格,以保障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

5.加快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人才队伍建设、关键技术储备和工程装备研发。面对世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中亚—俄罗斯油气资源开发对关键技术、工程装备、人才队伍的高要求,应加快、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复杂环境下工程技术装备攻关,建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优势、装备优势;着重培养有关人才队伍,树立海外油气投资的真正领军人物,从而进一步提高谈判价格、谈判技巧、谈判技术问题的能力。

略)

猜你喜欢
中亚乌克兰油气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平凉,油气双破2万吨
“峰中”提前 油气转舵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中亚速览
民营油企的中亚并购潮
失控的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