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脂肪瘤的CT诊断

2014-12-02 03:16袁亚峰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放射科江苏如皋226500
吉林医学 2014年32期
关键词:脉络丛条状胼胝

袁亚峰(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放射科,江苏 如皋 226500)

颅内脂肪瘤是一种与胚胎发育有关的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随着CT的广泛应用以及对颅内脂肪瘤的认识提高,颅内脂肪瘤的检出率显著增加。收集CT检查发现的颅内脂肪瘤16例,对其发病部位及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以提高CT诊断正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6例患者中,男6例,女10例,年龄31~86岁,平均62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等,2例出现癫痫症状。

1.2 检查方法:使用Siemens Emotion 16螺旋CT扫描机,层厚、间隔均为5.0 mm,部分病灶区域加扫3 mm薄层。扫描范围为听眦线至颅顶部。

2 结果

①颅内脂肪瘤的数量及部位:16例均为单发病例,其中发生在胼胝体7例,大脑纵裂池6例,四叠体池2例,左侧脑室脉络丛1例。②颅内脂肪瘤的形态:胼胝体部位的脂肪瘤主要表现为条状或不规则形低密度影,与胼胝体走形方向一致。大脑纵裂池、四叠体池及侧脑室脉络丛部位的脂肪瘤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圆形结节状或小条状低密度影,边缘清晰,邻近脑组织无水肿。③颅内脂肪瘤的大小:16个脂肪瘤中,病灶最大长径为0.3~3.8 cm不等,平均1.1 cm,其中大脑纵裂池的病灶相对较小,最大的长径约0.8 cm,最小的直径约0.3 cm,平均0.5 cm。④颅内脂肪瘤的CT值:测量16个脂肪瘤中心部位的CT值,CT值为-35~-115 Hu,平均CT值-79 Hu。⑤合并其他畸形:7例胼胝体脂肪瘤中,合并胼胝体发育不全4例,合并钙化2例。CT表现见图1~4。

3 讨论

颅内脂肪瘤是临床上少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0.1%。颅内中线脂肪瘤,1856年由 Rokitansky发现并首次报告[1]。颅内脂肪瘤是一种先天畸形,临床表现不一,无特异性,多无自觉症状,多数学者认为颅内脂肪瘤是由于原始的脑膜细胞异常持久分化而形成脂肪细胞,故脂肪瘤多发生在颅内的蛛网膜下腔的脑池结构处,且大多集中于中线部位,以胼胝体周围最为常见,也见于基底池、四叠体池、脉络丛、小脑延髓池、小脑桥脑池、大脑半球凸面和侧裂池等处,可伴有各种先天畸形,其中最常见者为胼胝体发育不良。脂肪瘤不侵及周围的脑膜和神经结构,但可沿脉络膜裂伸入侧脑室脉络丛。本组7例病灶位于胼胝体,其中4例合并胼胝体发育不良,2例伴有钙化;6例病灶位于大脑纵裂池;2例位于四叠体池;1例位于左侧脑室脉络丛,最大的病灶1.7 cm×3.8 cm大小,最小的病灶直径0.3 cm。

图1 男,41岁,胼胝体脂肪瘤伴钙化合并胼胝体发育不良

图2 男,31岁,胼胝体体部见1.7cm × 3.8 cm大小脂肪密度影,合并胼胝体发育不良

图3 男,67岁,四叠体池见直径0.8 cm大小结节状脂肪密度影

图4 男,68岁,左侧脑室后角脉络丛见直径约 0.4 cm大小脂肪密度影

文献报道,1/3脂肪瘤发生在大脑纵裂内[2]。本组16例病灶中,位于大脑纵裂池6 例,约占38%,与文献报道相近。癫痫是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由于脂肪瘤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浸润了邻近的脑组织所致,本组2例出现癫痫症状。较大的脂肪瘤壁上可见致密的线形钙化影,这一征象仅见于胼胝体脂肪瘤,而不见于其他部位的脂肪瘤。本组病例2例钙化均位于胼胝体膝部,与文献相符。

颅内脂肪瘤在病理上肉眼质软呈黄色,多无包膜。光镜下脂肪瘤由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也有胚胎性脂肪细胞,内含较多纤维组织和血管,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其内可见纤维组织、血管及神经组织穿行,少部分脂肪细胞内可见钙化[3-5]。

颅内脂肪瘤的CT表现较具特征性,主要表现为颅内中线部位或者中线附近的条状、结节状、不规则形的大小不等脂肪密度影,边缘清晰,密度较均匀,少数病灶边缘可出现条状钙化,均见于胼胝体脂肪瘤,CT平扫即可对颅内脂肪瘤作出诊断,但对于较小的病灶需薄层扫描,以免容积效应影响脂肪组织CT值的测量。

颅内脂肪瘤外伤后也可发生破裂,除脑挫裂伤及出血外,可表现为脑沟、脑池见多发大小不等脂肪球,此时需与外伤后气颅鉴别,气颅常伴有颅骨骨折,多位于骨折线或颅底附近,常伴有硬膜外血肿,薄层扫描及认真反复测量CT值有助于鉴别。

颅内脂肪瘤需与颅内其他脂肪密度的肿瘤相鉴别。畸胎瘤好发于儿童、青少年,多位于松果体区,密度不均匀,钙化常见。颅咽管瘤主要发生于鞍上,青少年多见,肿瘤大多数为囊性或囊实性,囊壁厚薄不均,可出现钙化。表皮样囊肿,常位于桥小脑角区,囊内密度不均,偶见囊壁钙化。蛛网膜囊肿,一般为脑脊液密度,多为方形,好发于大脑外侧裂池、枕大池等部位,常有占位效应。

本病一般不经手术治疗,但可通过CT和MRI检查得到诊断,虽然MRI检查由于对脂肪信号的高度敏感性及多方位成像的能力,以及脂肪抑制技术的应用,对显示颅内脂肪瘤及其颅内畸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CT检查更方便、经济,无禁忌证,而且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以及脂肪组织特有的密度值结合病灶特殊的发病部位,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对颅内脂肪瘤伴边缘钙化的病例能够弥补MRI检查的不足。

[1] Esposito,Nardi.Lipoma of the infundibulum:case report[J].J Neurosurg,2007,17(2):304.

[2] 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59.

[3] Loddenkemper T,Morris HH,Diehl B,et al.Intracranial lipomas and epilepsy[J].J Neurol,2006,25(3):590.

[4] 李南云,周晓军,陆 珍.中枢神经系统脂肪瘤11例临床病理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3,22(1):30.

[5] 曹代荣,游雄瑞,倪希和.颅内脂肪瘤的CT和MRI诊断[J].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1997,28(1):42.

猜你喜欢
脉络丛条状胼胝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On Aesthetic Mechanism of Translation
On Aesthetic Mechanism of Translation
脚底长疙瘩,需要治疗吗?
CT图像“条状”伪影校正方法研究
MRI对急性原发性胼胝体变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胎儿脉络丛囊肿超声诊断及应用价值
胎儿脉络丛囊肿的产前诊断及预后临床分析
正常国内人群侧脑室脉络丛钙化的CT检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