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艳,孙家祥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 德阳 61800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增生及软骨破坏引起的慢性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数情况下RA患者的这种慢性炎性反应会引起关节滑膜增厚最终导致关节的破坏[1]。RA患者在2年以内大约70%的关节破坏症状进行性加重,RA的早期诊断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由于RA的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且具多样性,至今仍没有较为公认的特异的生化、免疫或组织学诊断指标,临床上常常造成误诊,其单项自身抗体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有不足[3]。为了评估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检测在R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笔者对95例RA患者、80例非RA患者以及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CCP抗体和RF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2月~2013年5月由我院临床确诊的RA患者95例,诊断均符合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联合推出的最新RA诊断标准[4];其中男45例,女50例,年龄17~73岁,平均(42.8±13.5)岁。RA患者均排除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肿瘤、急性感染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非RA患者80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强直性脊柱炎(A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年龄15~70岁,平均(41.6±13.9)岁。选取本院健康体检合格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男38例,女42例,平均年龄40.2±11.8岁。对照组与RA患者组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试剂与方法:所有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均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2 h内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于当天内完成检测。RF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试剂盒采用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产品,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HITACHI-008)上进行,其结果>20 U/ml定为阳性临界值。抗CCP抗体检测采用上海科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进行,具体操作按试剂说明书进行,以结果>25 U/ml定为阳性临界值。
2.1 各组血清RF、抗CCP抗体浓度检测结果:RA组血清RF含量为(73.52±22.38)U/ml,显著高于非 RA组(16.26±13.51 U/m1)和健康对照组(8.55±5.01)U/m1;血清RF含量在非RA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的抗CCP抗体浓度为(155.58±28.85)U/ml,显著高于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健康对照组的抗CCP抗体浓度又显著低于非RA组,结果详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RF、抗CCP抗体浓度比较(±s)
表1 各组血清RF、抗CCP抗体浓度比较(±s)
注:与非RA组和对照组抗CCP抗体比较,①P<0.05
组别 例数 抗CCP抗体(U/ml) RF(U/ml)RA组 95 155.58±28.85①73.52±22.38非RA组 80 17.65±10.08 16.26±13.51对照组80 4.11±4.15 8.55±5.01
2.2 抗CCP抗体、RF对RA诊断的各项评价指标:抗CCP抗体在95例RA患者中阳性70例,80例非RA患者中阳性4例,80例健康对照组全部阴性。RF在95例RA患者中阳性73例,80例非RA患者中阳性19例,80例健康对照组阳性2例。血清的RF阳性率在RA组、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76.84%、23.75%和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的抗CCP抗体阳性率73.68%,显著高于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健康对照组的抗CCP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非RA组。抗CCP抗体的灵敏度与RF相近,特异性明显高于RF,提示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并且优于RF,详见表2。
95例RA患者中有37例抗CCP抗体、RF同时阳性,5例同时为阴性,一致率为44.21%(42/95)。经相关分析,两者无相关性(r=0.052),表明虽然44.21%RA患者抗CCP抗体和RF的结果符合,但两者并不可相互取代。
表2 血清RF、抗CCP抗体各项评价指标(%)
RA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控制RA患者的病情进展,减少其关节破坏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多年来,对于可疑RA患者开展最广泛的血清学指标是RF,其对于RA诊断的特异性较差,不但可以在结缔组织病中出现阳性,在一些非结缔组织病,如感染、肿瘤等疾病中,甚至正常人中也存在5%的阳性率[5]。在本资料中,虽然RA组的RF阳性率高达76.84%,提示RF是RA较灵敏的一个诊断指标,但在非RA组及健康对照组也分别出现了23.75%和2.5%的阳性率,也进一步说明了RF对RA的特异性差这一特点。近20年的研究结果发现,应如下评价RF[6]:①目前仍然是诊断RA的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标准,也并非RA特有。②作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区分标准。③正常人2%阳性,老年人可达5%阳性。④RF与其他蛋白、半抗原有交叉过敏反应。⑤多种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麻风、结核、亚急性心内膜炎等)、肝硬化、弥漫性肺纤维化、结节病等均可阳性。⑥病后半年才产生,有关节外表现者滴度高。持续高滴度RF预示疾病严重,预后差。这表明虽在早期RA患者中,当临床表现不典型时,RF很难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但RF与临床表现和关节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是损伤指标中最强有力的预后因子,其他自身抗体不能取代RF在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地位[3]。
多年研究表明RA患者的血清中除RF外还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隐性类风湿因子(H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及抗环状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等,这些自身抗体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7]。研究表明,抗CCP抗体正是RA的一个高特异指标,并已成为国内外RA诊断的新热点。本资料显示,抗CCP抗体对R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3.68%、97.5%,与其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RA患者的抗CCP抗体阳性率较RF稍低,但抗CCP抗体对RA的特异性为97.5%,RF对RA的特异性为86.8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这有效地解决了多年来困扰人们的RF的特异性低的缺点。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就可出现,常在RA患者出现明显的关节损伤之前被检测出,并对RA患者的关节侵害和放射学损伤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见抗CCP抗体是RA早期诊断的标志物,是RA早期诊断较好的指标,也是鉴别侵蚀性、非侵蚀性RA的灵敏指标,抗CCP抗体阳性者通常发展成较抗体阴性者更为严重的关节骨质破坏[8]。
值得注意的是,在RA患者中无论RF阳性与否,均有一定比例的抗CCP抗体检出,说明抗CCP抗体出现与RF没有必然联系[9]。本资料也显示RA患者中,虽有近一半的血清抗CCP抗体与RF检测结果一致,但两种抗体并无相关性,因此不能相互取代。葛文亮的研究也支持此结果[10]。由此可见,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不但使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RF对RA诊断的不足,特别是对RF阴性的RA诊断具有补充意义,还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预测病情的进展。
[1] Scott DL,Pugner K,Kaarela K,et a1.The links between joint damage and disabilit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Rheumat--ology(Oxford),2000,39(2):122.
[2] Bejarano V,Quinn M,Conaghan P G,et al.Efect of the early use of the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adalimumab on the prevention of job loss in patients with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J].Arthritis Rheum,2008,59(10):1467.
[3] 黄镜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两种抗体的检测分析[J].医学信息,2009,1(5):222.
[4]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4):265.
[5] Suzuki K,Sawada T,Murakarni A,et a1.High diagnostic perfonmnee ELISA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to citmllinated antigen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Stand J Rhemnatol,2003,32():197.
[6] 蒋 明,David YU,林孝义,等.中华风湿病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309-319
[7] 陈仁利,苏 茵,粟占国.自身抗体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7,11(8):466.
[8] Nishimura K,Sugiyama D,Kogata Y,et a1.Meta-analysis:diagnostic accuracy of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and rheumatoid factorfor rheumatoid arthritis[J].Ann Intem Med,2007,146(11):797.
[9] 罗德梅,赵春梅,张朝霞,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J].新疆医科大学报,2009,32(12):1732.
[10] 葛文亮.抗CCP抗体和RF联检在RA诊疗中的临床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23(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