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坚,韩 烨,李世莲,陈 吉,张淑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四医院心内科,贵州 贵阳 550009)
冠心病(CAD)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疾病,临床中老年人较为常见,常伴有“三高”严重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则会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而危及人类的生命健康[1]。冠心病已成为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冠心病应用药物疗法易复发,临床效果欠佳,而进行常规手术治疗,术后并发情况较多。研究认为,冠心病应用冠状动脉经皮介入疗法(PCI),临床效果确切[2]。探析两种不同路径方案,以及分析桡动脉路径最佳压迫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入选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冠脉造影患者120例,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龄57~73岁,平均(55.9±6.2)岁,平均病程(3.6±1.8)年。所有患者按穿刺路径方式的不同分入两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平均年龄、病理类型、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基线特征大体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进行桡动脉穿刺介入术疗法,即进行桡动脉Allen's试验,无异常行桡动脉穿刺,患者取平卧位,术侧平伸上肢外展30°,置于支撑板。桡动脉搏动最强点、近侧掌横纹0.5~1.0 cm为穿刺点,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穿刺针21G型号进行非透壁法20°~45°斜向穿刺,通畅回血进针后将导丝植入,顺导丝将6F动脉扩张鞘插入,将5 ml 1%利多卡因经鞘管进行局部麻醉,维拉帕米注射液0.075~0.15 mg/kg进行缓慢推注以防血管痉挛,3000U肝素经动脉鞘推注以防血栓形成,X线平片透视下将所需各种导管及导丝经鞘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处,进行手术;术后随即将动脉鞘管拔除,覆盖无菌纱布,医用绷带包扎加压,术后4~6 h后完全减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疗法,经股动脉途径介入疗法,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手术时间。
1.3 评估指标:评估比较桡动脉组不同加压包扎时间发生桡动脉血肿、桡动脉闭塞的几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或χ2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加压包扎时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桡动脉路径组中加压包扎4 h、6 h、8 h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5.0%、15.0%,桡动脉闭塞几率随加压包扎时间增加而增加,穿刺点血肿几率随加压包扎时间减少而增加。加压包扎6h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手术时间的评估比较: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67.4±10.5)min,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01.5±20.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38,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4%、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桡动脉路径组不同加压包扎时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s,例(%)]
表1 桡动脉路径组不同加压包扎时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s,例(%)]
注:χ2/P1 为4 h、6 h 组间比较,χ2/P2为6 h、8 h 组间比较
加压包扎时间 例数 桡动脉血肿桡动脉闭塞 合计 χ2/P1 χ2/P2 4 h 20 2(10.0)1(5.0)3(15.0)2.11,<0.052.11,<0.056 h 20 0(0) 1(5.0)1(5.0)8 h 20 0(0) 3(15.0)3(15.0)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评估比较[±s,例(%)]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评估比较[±s,例(%)]
组别 例数 局部血肿 穿刺点出血 动静脉瘘 合计观察组 60 1(1.7) 1(1.7) 0(0) 2(3.4)对照组 60 2(3.4) 2(3.4) 2(3.4) 6(10.0)χ2 - - - - 3.14 P值- - - - 0.04
冠心病是由于脂类代谢异常,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的心肌确切、心脏动脉硬化等病变[5]。冠心病患者的心态直接影响病情的进展程度,负性情绪可加重冠心病,应激状态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甚则猝死。据流行病学最新结果,72%不良生活方式的冠心病患者治疗后病情反复发作[6]。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冠心病诊断及对冠状动脉病变评估上越来越得到重视,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为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疗法[7]。
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桡动脉介入疗法,桡动脉途径为经肱动脉分支穿过旋后肌,为前臂浅表位置,正中神经顺前臂中间独立走行,前臂近端与伴行桡动脉后进入前臂后侧,无重要静脉走行[8-9]。防止了经股动脉途径出现的神经损伤及发生动静脉瘘等并发症情况,在掌浅、掌深弓及尺动脉健全的情况下,术后闭塞桡动脉对手部供血无显著影响。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疗法,结果显示:桡动脉路径患者术后加压包扎4 h、6 h、8 h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5.0%、15.0%,桡动脉闭塞几率随加压包扎时间增加而增加,穿刺点血肿几率随加压包扎时间减少而增加。加压包扎6 h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与杨光全[10]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67.4±10.5)min,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01.5±20.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38,P<0.05),因股动脉穿刺容易,导管到位容易,故时间上较桡动脉组少,医护人员及患者所受射线量少,但患者术后并发症,股动脉组较桡动脉组高,且护理难度大。桡动脉穿刺路径术后并发症少,护理难度低,患者舒适度高,但医护人员需加强射线防护,并减少单人上台次数。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4%、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皮桡动脉穿刺路径可显著降低患者发生神经损伤、动静脉瘘、局部血肿等并发症情况,但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病例的择取应注意排除Allen's试验异常者。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加压包扎最佳时间为6 h,且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1] 邹克勇,李大成,龚 蕊.129例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穿刺置管失败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z1(1):173.
[2] 张子云,邢志娟,李予文.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153.
[3] 周 全,许春平,潘少勇.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3):702.
[4] 姚 娜.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PCI并发症的调查与干预[J].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216.
[5] 何 峰.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1,27(8):853.
[6] 张义红,马 娟.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2):2517.
[7] 王海军,冯玉宝,孙雪芳,等.腺苷负荷心肌声学造影与冠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15):2987.
[8] 邓根群,汪 浩.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50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0,8(6):446.
[9] 钟文豪.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观察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1):196.
[10] 杨光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比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5):6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