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二年级学生,能写几句通顺、连贯的话就可以了,而三年级的学生则要求能写片段、写简单的记叙文。要求一下子提高了很多,使得很多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不愿意写作文。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是作者在此文中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故事激趣 实践活动 实物观察
此时,有效激趣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通过兴趣推动学生的写作过程,有效开展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
一、故事激趣,为写作做好铺垫
学生喜欢听故事,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曾伴随着他们的幼年时代。老师应该抓住孩子们爱听故事的特点,利用晨会、班会、队会,或者课堂等,组织学生讲故事、听故事,写故事。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1、补故事。作文教学时,我们可将听故事、说故事的形式变为补故事,提高训练的难度。有一次“小小故事会”上,孩子们讲完了《龟兔赛跑》的故事,我说:“同学们,如果龟兔举行第二次比赛,结果又会怎样呢?”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我调动了起来,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抢着回答。
2、编故事。为了进一步提高训练的难度,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编故事。《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个动画片学生百看不厌。一次作文课,我拿着灰太狼的玩偶作道具,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同学们听得专心致志,笑得合不拢嘴。讲完后,我问学生:“这个故事有趣吗?你们想不想试试自己编个故事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想!” ,于是我让他们自己编个灰太狼的故事,虽然结结巴巴的,但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实践活动,为写作积累素材
小学生往往什么都想去试一试、做一做。在作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自动手操作,就会发现很多素材。我结合学校开展的体艺2+1活动,在班内举行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
如在组织学生进行画画、折纸、剪纸等手工活动后,我就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做的时候怎样想的,然后组内相互提提意见,再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我适当进行点拨,提示一些词语,最后让学生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写下来。因为是自己亲手做过的,所以说起来的时候头头是道,写起来也就很顺利了。
其实有些活动,不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已经有实践了,只不过缺乏提炼,没有变成文字。比如农村孩子,有特别的生活场景:星期天可以与一群小伙伴去拾蘑菇、挖野菜、摸鱼儿等;放学后帮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养鸡喂鸭、种菜锄草、洗衣煮饭、帮助左邻右舍带孩子等。
三、实物观察,为写作获取灵感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学生缺乏了对身边事物的感性认识,就无法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对小学生来讲,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观察。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写作时才言之有物、真实生动。
因此,小学作文起步教学中可以进行一些实物观察,比如观察学校、教室、书包、文具盒、台灯,或者花鸟虫鱼、山川河流,或者大树小草等等。
因此,作为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他们喜欢的,容易接近的实际生活中去,在生活中留心观察,激发灵感,发挥才能,作生活的有心人,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优美的语言文字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会觉得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从而使得自己的作文具有真情实感。
四、开展游戏,为写作丰富思路
小学生,尤其低年级的小学生,对写作思路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此时,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做游戏中活跃思维,让写作的过程变成自己游戏过程的一个再现,这样,学生的写作思路就会在逐步训练中丰厚起来。因此,可以适当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
有段时间,流行起了吹泡泡的游戏活动。下课后,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在操场上、在走廊里、在路上吹泡泡,还比赛谁的泡泡大、谁的泡泡飞得远、谁的泡泡飞得高……有一节语文课上,孩子们还玩兴未尽,脸上还洋溢着兴奋之情,有位老师立即抓住时机,对学生开展语言训练。
“大家都说说,为什么你们这样高兴啊?”
“我吹的泡泡五颜六色的,有蓝的,有绿的,有红的,还有紫的,好看极了。”
“我吹的泡泡有的像个大苹果,有的像颗小葡萄,有的还连在一起像个双胞胎,真有趣!”
“我的泡泡五彩缤纷的,慢慢向天空飞去,飞得又高又远。”
孩子们的语言形象、生动、丰富。这位老师告诉孩子们:这就是作文!
常言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命题,能顺畅地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差的命题,只能导致学生闭门造车、胡思乱想、胡编乱造、空洞无物,为应试而作。因此,命题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尽量缩短写作与生活的距离,不能游离于生活太远。每个人眼中的生活都是独特的风景线。作文,本来就是对生活真实的反映。顺应学生的自由倾吐表达,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作文才有生命力。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江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