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朝娟
内容摘要:在现行高考中,高考语文试卷作文70分的比重让教育工作者、家长兴叹,于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已成为语文老师的头等大事。如何去提高呢?很多学校的做法是学生不停地写,老师不停地改,老师、学生忙的焦头烂额,但最后收效甚微,甚至还有下滑的现象。
关键词:生本课堂 小组合作 作文评改
我校的生态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为指导,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传统式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法,彻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将二者有机结合,定会在作文评改这块荒地上取得成绩。
一. 激发兴趣,合理分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大部分学生的意识里,自己写作文,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老师找出问题,我再来修改,甚至有的学生明知有错误都懒得修改。如何跳出这个怪圈,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跳出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首先让学生意识到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他的《安娜·卡列尼娜》改了十次开头才定为“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文学典故激发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知道名家尚且如此热衷文学修改,更何况我们普通的学生呢。
小组合作评改的关键就是合理分组。一个班分为6个学习小组,每组6-8人。教师最好对学生水平心中有数,根据自己教学需要重新调整,分组时做到先进和后进搭配,打破原来上课时的学习小组。一经分定,至少保持半学期不变。时间长了,可再小范围调整,防止出现思维定式,不认真批改的现象。
二.确立标准,熟悉评改方式
教师应向学生指明该修改的内容和修改的要求、方法,使学生既能得到具体的指导,又能获得实在的训练。在评改实践中,既教其知,又授其法。重点消除学生“不知何处改,怎么改”的盲目心理。要求学生小组自改、互改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否则就是放任自流。批改前教师应提供标准,让学生批改有据可依。我平时在进行小组评改作文的标准是:一看文面是否整洁;二看有无错别字、有无病句、标点有无明显错误;三看文章中心是否鲜明集中;四看文章是否点题;五看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六看文章结构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八看语言是否简练、准确、生动、形象。除了这些标准之外,学生在评改中还应掌握常用修改符号及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在打分以及写评语时要签上自己的姓名,便于后来的小组交流。在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评改作文时,老师都要出示评改标准,让学生参考,知道学生熟悉这些标准,直至在评改中能够熟练运用。
当然,小组评改作文不局限在课堂,也可以在课外,但前提是学生已经熟悉评改标准和评改方式。由组长牵头,评改周记以及平时的小练笔。总之,每一次作文批改,要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差的作文可以“改重于批”,尽量保留作文的主要内容;好的作文可以“批重于改”,用热情的语言指出写得好的地方,扬其所长。
三. 推荐样本,完善交流
小组讨论批改完成后,各组把评出的样本作文(一般是一篇优秀作文和又问题的作文)再拿出来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评改。第一次评改《邂逅》这篇作文时,每个小组都选出了自己组里最优秀的作文,在班级里进行评选。一共是6篇作文,一一展示,没想到刚展示第一篇,就有其他组的同学开始挑毛病,而且很合理,就这样,6篇优秀作文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小组之间不仅挑问题,而且还提出修改意见。最终每组派2名同学通过投票方式选出最优秀作文,第二组韩露露收获“最佳作文”。对最有问题作文同样不能“一棒子打死”,最大限度地指出一个闪光点,哪怕一个好词、好句也好,这是对该生的鼓励,不至于使其对作文丧失信心。然后进行“手术式”修改,并阐明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让同类的“问题作文”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明白具体问题在哪。
教师课后任意抽收学生的作文进行回批,检查批改以及修改情况,作出总结。每次评改作文后,都要选出优秀作文以及评改到位的作文,张贴在班级的“阅读与欣赏”,刊登在班级的班报里。最大限度宣传优秀作文以及评改出色的作文,让学生有写作的动力,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