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健
(福建省龙岩市人民医院中医科,福建 龙岩 364000)
笔者用中、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共68例,均为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本院诊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39~64岁,平均(48.56±6.32)岁;病程5~20年,平均(8.42±2.81)年。对照组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龄41~62岁,平均(46.78±5.71)岁;病程7~21年,平均(9.27±3.2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WHO/ISH四次高血压指南诊断标准[1]。理想血压为收缩压(SBP)<120mmHg,舒张压(DBP)<80mmHg;正常血压为SBP<130mmHg,DBP<85mmHg;正常高值为SBP130~139mmHg,DBP85~89mmHg;高血压Ⅰ级(轻度)为SBP140~159mmHg,DBP90~99mmHg;高血压Ⅰ级(亚组,临界高血压)为SBP140~149mmHg,D B P 9 0~9 4 m m H g;高血压Ⅱ级(中度)为SBP160~179mmHg,DBP100~109mmHg;高血压Ⅲ级(重度)为SBP≥180mmHg,DBP≥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SBP≥140mmHg,DBP<9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亚组,临界高血压)为SBP140~149mmHg,DBP<90mmHg。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肝肾阴虚证。主症为头痛,眩晕,腰酸,膝软,五心烦热。次症为失眠多梦,耳鸣健忘,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治疗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49105)5mg,1日1次口服。杞菊地黄丸(枸杞子15g、菊花15g、熟地黄30g、山茱萸15g、山药15g、牡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服,疗程1个月。
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49105)5mg,1日1次口服,疗程1个月。
血压观察:每日记录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
症状观察:主症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分、2分、4分、6分。①头痛:轻度为轻微头痛、时作时止,中度为头痛可忍、持续不止,重度为头痛难忍、上冲巅顶。②眩晕:轻度为头晕眼花、时作时止,中度为视物旋转、不能行走,重度为眩晕欲扑、不能站立。③腰酸:轻度为晨起腰酸、捶打可止,中度为持续腰酸、作加重,重度为腰酸如折、休息不止。④膝软:轻度为微觉膝软乏力,中度为膝软不任重物,重度为膝软不欲行走。⑤五心烦热:轻度为晚间手足心热,中度为心烦手足心灼热,重度为烦热不欲衣被。
统计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血压疗效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下降20mmHg或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证候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主症积分减少大于等于70%。有效:临床症状均有好转,主症积分减少30%~69%。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主症积分减少不足30%。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mmHg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mmHg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DB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4 163.34±5.61 129.43±3.93*△ 103.23±3.12 77.92±2.17*△对照组 34 161.57±5.11 138.75±4.31* 101.49±2.91 86.83±2.52*组别 n SBP
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头痛 眩晕 腰酸 膝软 五心烦热对照组 34 治疗前 3.86±1.12 3.94±1.03 3.95±1.11 4.09±1.15 4.06±1.07治疗后 0.75±0.45△ 0.79±0.43△ 0.69±0.41△ 1.05±0.57△ 0.81±0.55△治疗组 34 治疗前 4.02±1.22 4.08±1.13 3.89±1.05 4.11±1.09 3.95±1.09治疗后 1.95±0.79 2.01±0.82 1.89±1.73 2.07±0.81 1.99±0.71
两组血压疗效见表3。
表3 两组血压疗效比较 例(%)
两组证候疗效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证候疗效比较 例(%)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2],主要病机为肝肾阴阳失调或肝肾不足。杞菊地黄丸有补阴益精,滋补肝肾之效。
杞菊地黄丸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效果,能很好的改善症状。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
[2]王洪源.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原发性高血压46例[J].光明中医,2012,27(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