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敦化堂古戏台建筑形式探析

2014-12-01 07:55毕忠松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29期
关键词:敦化门厅戏台

毕忠松

(黄山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黄山学院徽派建筑研究所,安徽 黄山245041)

吴丽丽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 荆州434025)

徽州戏剧演出活动源远流长,东晋时期就有 “宴会辄令倡伎作新安人歌舞离别之辞”的记载[1]。丰富的徽州戏曲文化,带来了独具徽州特色的徽州古戏台建筑形式。作为徽州现存11栋古戏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敦化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新安乡洪家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面积307m2,建筑面积338m2,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敦化堂古戏台历史沿革

“敦化堂”原为洪氏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东朝西[2]。民国元年,由洪荣生主持重修敦化堂,洪乾坤、洪佰祺、洪盐坤、洪田生等4人协助并承办有关事务。据村中老人介绍,早在民国初期,村里就已组建 “雍睦堂”戏班,该戏班演出场地在祠堂内,现戏台隔扇门上尚有 “雍睦堂”字样。2006年8月,国务院公布祁门古戏台群(包括敦化堂等11座古戏台在内)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化堂古戏台建筑布局

现存的徽州古戏台以祁门古戏台为代表,其特征是依附于祠堂而建,为典型的祠内古戏台。祠内古戏台有2种形制,一种是戏台与祠堂前进合为一体,不唱戏时是祠堂的通道,装上台板,就是戏台,这种戏台被当地人称之为 “活动戏台”;另一种是戏台也建在祠堂内却是固定的,这种形式的戏台则被人称为 “万年台”[3]。敦化堂古戏台为徽州祠内戏台中的 “活动戏台”建筑形制。

2.1 建筑空间布局

“敦化堂”平面建筑布局为 “三进两天井式”,其中轴线上由前往后依次布局前进门厅(包括古戏台)、前天井、中进享堂、后天井、后进寝殿等(图1)。面宽为三间,戏台与祠堂前进构成一体,戏台与祠堂建筑构成的平面基本上为长方形,戏台建筑平面布局为三开间,约9.37m。

敦化堂古戏台与前进门厅结合在一起,除门厅本身置柱以外,另根据需要设短柱支撑台面,该柱柱础较简易,柱上覆木板,形成戏台台面,撤掉木板即为门厅通道[4],戏台就变成了门楼,重要宾客从门楼进入祠堂。戏台正面即为享堂,戏台前两侧为庑廊,戏台、享堂与庑廊共同围合成一个标准的四合院——前天井,于是构成了类似今天的剧场的演出建筑空间。享堂之后为后天井与寝殿,在前、后天井的两侧围墙上均开有耳门,从而实现戏台与两侧巷道相通。

2.2 建筑朝向

图1 敦化堂古戏台平面图

祠堂古戏台一般建在祠堂的前面,与享堂相对,这是大多数祠堂古戏台的典型特征[5],但关于古戏台建筑布局朝向问题的解释还未有定论。《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元明建筑》“戏台”一节中写到:“戏台的朝向和一般建筑刚好相反,不管是独立的还是结合在建筑群中,往往是坐南朝北,这是为了避免演出时产生眩光,完全是出于功能上的考虑”[6],任舒雅[4]认为徽州现存的古戏台,大都和祠堂建在一起,因为古代演出是为了祭祀祖先,与祖宗神祗同乐,为了让 “祖先”更好地观看演出,所以戏台位于享堂的正对面。

笔者认为戏台的朝向问题不是独立存在的,要与地域文化及其整体建筑布局相联系。敦化堂作为徽州古戏台中祠内戏台的代表,其功能已不是单纯的演出职能,而是将演出与祭祖两种功能模式结合在一起,同时还与整座祠堂的整体布局结合在一起。敦化堂享堂与寝殿均坐东朝西,而戏台要与享堂、寝殿形成相互呼应与围合的演出与祭祖空间,就势必要与享堂及寝殿相向而建,这就形成了今天古戏台坐西朝东的建筑布局朝向了。

因此,徽州古戏台的建筑朝向问题,一是与古戏台的演出与祭祖的双重功能有关,二是与古戏台立身于徽州古祠堂的特殊建筑布局形式有关。

3 敦化堂古戏台建筑形制

敦化堂古戏台为祠内古戏台,整座祠堂建筑群在平面空间上由仪门、祠前广场、门厅(戏台)、边廊、前天井、享堂、后天井、寝殿等组成。

3.1 仪门

砖木结构,位于主体建筑西北侧,面阔7.06m,进深5.57m。三开间,五檩四步穿斗式构架,12根立柱均为方柱,用料较小,檐柱和脊柱之间设双步梁,梁出檐柱为挑头梁,梁底不设斜撑。

3.2 门厅(古戏台)

徽州古戏台的平面功能布局基本上可分为演出前台、准备后台及文武乐间,敦化堂古戏台的平面分区亦是如此。

在戏台内部平面分区上,敦化堂古戏台平面呈三开间形式,为了方便演出,明间的尺寸远大于次间尺寸,其明间为4.13m,而次间尺寸仅为2.67m,明间尺寸是次间的1.5倍。在功能分区上,明间为古戏台演出区,演出区上有天花,两次间为文武乐房及准备间。

古戏台共有14根立柱,明间后檐柱向南北两侧平移,使得明间扩大,既增加戏台演出区域空间,亦不遮挡观众视线。明间有可拆卸屏门形成的照壁,其两侧为演员出、入场的通道,也是戏台前台与后台的分界线,屏门后侧即为准备后台,是存放演出道具、演员化妆、演员临时休息等的场所,其面积较小。

在建筑结构形制上,古戏台为砖木结构,三开间,五檩四步穿斗式构架,双披水屋面。明间地面为花岗岩石板铺成宽约1m的便道,其余均为素土夯实。明间后檐柱设挑头梁,下有木雕斜撑。后金柱与后檐柱间斜向设月梁,月梁雕刻图案。后檐缝两次间,后金缝两次间,明间脊檩和后金檩间均设有隔扇门,门上花格雕刻有 “雍睦堂”字样。门屋后檐直枋和撩檐枋间设弯弓椽,椽上覆望板,望板顺弯椽构造定形锯取、铺设,形成卷棚。

敦化堂戏台为活动式,高1.4m,有独立支撑立柱及构架,戏台为南北对称布局。戏台共设12根短柱支撑台面,均有柱础。戏台于门屋明间脊缝南北向增设2根垂柱,柱下设平盘斗,斗下2根方柱落地,柱下设柱础,两方柱间装有活动屏门,为戏台背景。由于祠堂主要功能为宗族祭祀场所,故戏台明间做成可拆卸楼板,屏门亦可拆卸。

3.3 享堂

享堂为砖木结构,面阔9.82m,进深10.9m,三开间,八檩七步穿斗式木构架。前檐缝和前上金缝间设轩梁,梁背施雕花平盘斗一对,两童柱立于平盘斗上,童柱间设蝴蝶木,置象鼻梁头,次间结构同明间,仅边间步梁雕刻图案。明间前金柱和后金柱间为五架梁,梁背施雕刻平盘斗,斗上立童柱,前童柱延伸出复水椽至草架脊檩,两童柱间设平梁,出象鼻梁头,梁中上背设平盘斗,斗上立童柱承明造脊檩,檩间均施雕花叉手和托脚。明间梁下两端均置丁头栱,雕刻栱眼,梁眉椭圆。次间前上金缝、后下金缝和后上金缝间为双步梁,梁上平盘斗,斗上立童柱,童柱间设异形雕刻剳牵,剳牵上置雕花叉手和拖脚。次间梁下两端均设木雕雀替,梁眉圆润。

3.4 庑廊

前庑廊脊檩与门厅后檐檩同高,脊檩下枋与撩檐枋间设弯弓椽,结构与门厅后檐相似。庑廊各柱间与门厅后檐、享堂前檐边列柱间均设下枋互相拉结,天井檐柱一周均设木雕斜撑。

享堂次间后檐枋上立短檐柱,柱上架檐檩,向后延伸至寝堂明间前檐柱,庑廊脊檩与边列柱上檩条同高,脊檩和檐檩间架设屋椽,檐出飞椽,形成后庑廊。

3.5 寝殿

寝堂亦为砖木结构,通面阔9.2m,通进深8.5m,为不规则四边形,三开间,八檩七步穿斗式构架。前后金柱、檐柱均为通柱,明间前步设月梁,月梁上置平梁,平梁上立童柱,童柱上置下金檩,前后上金柱间设上下枋和柱头枋,脊童柱由柱头枋和上枋支撑,次间梁架结构同明间。明间后檐步架设神龛,神龛木下槛和中槛间设有板壁,中槛和楼桁枋间有隔扇窗。两侧为耳房,耳房置板壁隔墙,西侧设双开门。后檐柱和前上金柱间阁楼,柱间架楼板枋,楼板枋上承30mm木楼板,无楼梯。

4 敦化堂古戏台的典型价值

4.1 历史价值特征

敦化堂古戏台坐落于新安乡洪家村,该村为洪氏聚族而居之地,该祠亦为当地洪氏宗祠,是宗族祭祀场所。民国初期,本村戏班 “雍睦堂”在祠堂戏台内演出,现戏台隔扇门上尚留存有 “雍睦堂”字样。因此,戏台承载了特定时期的历史信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4.2 科学价值特征

敦化堂古戏台前进为增大戏台檐面视广角,采用了移柱形式,后进为增大寝堂明间间距,故减少了檐面次间间距,此做法类似移柱构造形式。祠堂除大门外,还另设2侧4扇耳门与戏台周边巷道相通,满足日常交通及必要时疏散人流,该做法既设计合理,又满足功能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4.3 艺术价值特征

敦化堂古戏台门厅戏台木雕梁枋、前天井檐口一周斜撑、享堂内梁袱平盘斗、蝴蝶木、象鼻梁头及后步异形剳牵、叉手、拖脚均雕刻各种纹饰、图案,栩栩如生,工艺和美术美轮美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5 结语

敦化堂古戏台为古徽州典型的祠内戏台建筑形制,不但具有演出的建筑功能,同时还承担着家族祭祖及处理家族日常事务的功能。从这个角度上讲,戏台空间是整个祠堂空间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戏台位于门厅内,又要承担举行重大活动时的通行功能,于是出现了可拆卸的戏台。因此,敦化堂古戏台已脱离了以演出为纯粹功能的传统戏台的建筑布局形式,形成了独具徽州地域特色的祠内戏台建筑形式。

独具特色的徽州古戏台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其他徽派建筑一样面临着损坏乃至消失的危险。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使用功能的丧失以及自然与人为的破坏。据调查发现,明清时期在古徽州地区盛行而大量建设的祠堂建筑在今天逐步丧失了其使用功能,虽然近些年来逐步加大保护力度,但也是纯粹的对建筑本身的保护,使用功能的丧失加速了建筑的损坏速度,也失去了建筑的内涵。因此,如何更好地保存、保护徽州古戏台建筑及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价值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紧迫话题。

[1]陈琪.藏在宗祠里的徽州古戏台 [J].中国文化遗产,2013,(15):42-49.

[2]吴健.祁门古戏台场地建筑探析 [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06.

[3]章望南.徽州古戏台及其建筑艺术 [J].中华民居,2008,(Z1):48-53.

[4]任舒雅.徽州古戏台研究 [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1.

[5]邹砺锴.传统戏场建筑研究——以湖北地区为例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6]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元明建筑(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敦化门厅戏台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基于行为分析的适老化门厅家具设计研究
博物馆门厅和序厅的区别鉴定策略分析
戏台送到家门口
狸猫戏台
书柱(大家拍世界)
敦化抽水蓄能电站不良地质段施工技术方法
敦化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山西古戏台掠影
市委书记开微店 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