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琴
摘 要: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公共关系意识,学会运用公共关系思维审视自我与现实社会,更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公共关系的手段独立策划公共关系活动。参与式教学在加强学生公关实践方面意义重大,本文讨论了参与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应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公共关系课程 实践能力 参与式教学 课堂改革
参与式教学法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倡导的一种进行教学、培训和研讨的方法。“在民主、宽容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作为教学中平等的一员,积极、主动、全身心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教师共同推进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教与学的互动,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1]。换句话说,“参与式”教学,即学生不再仅仅是课堂的被动接收者,不再是存储罐子,老师教什么就吸收什么,而是要与老师一起完成课程。“公共关系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由社会群体间互动而形成的关系,它以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为基本理念和核心思想,是社会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管理人性化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助推器”[2]。其作为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运用参与式教学方式能有力提高学生的公关意识与实践能力。从公共关系课程的角度看,要让学生把课程理念融入心中,信手拈来,用公共关系的思维方式看待企业和组织的行为,其学习过程需分为三个层次,而“参与”主要体现在这三个层次当中。把握好这三个层次的“參与”,才是真正的“参与式”教学。
一、理论学习阶段的参与
公共关系课程的学习,首先开始于理论,没有理论的铺垫就无法进行后续步骤。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的参与主要体现在预习与自学上。伴随专业基础课程课时量的大大压缩,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整门课程。教师讲得少了,就要求学生在课下做得更多,否则只会是到了课堂不知老师所云,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而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仿佛觉得高中阶段的苦已经过去,课前不用预习,拿着一本书就上课。已经丢失预习的能力和动力,在这次的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前自学积极性,如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1.从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硬的高压只会让人心生反感和厌倦。要让学生产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自觉主动地完成知识的吸收,关键在于课程的第一节课。在课程的第一堂课上充分激发对公共关系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个自我介绍接龙的游戏首先让老师对学生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不再是传统的学生一个个站起来进行自我介绍。这个游戏用时很短,气氛却很活跃。其次,这个游戏其实是这门课程的一个导入,从人际关系导入公共关系。虽然已经是在一起生活学习了一年半的同学,但真正能把同学认清楚,喊清楚的又有几个?
游戏结束后,实践的检验让同学们自动进入反思。“我叫不出别人的原因是什么?别人叫不出我的名字的原因又是什么?”
在这里,使用“‘问题启发摸清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实际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启发教学的效果”[3]。到这个部分,学生产生了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兴趣。继而,从几个问题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公共关系上,让他们知道,公共关系是比人际关系更高层次的人格魅力体现。在这里,选择了“杜鲁门水门事件”与“迈克杰克逊的公关危机”两个案例,让学生见识公关的力量。再从北京奥运会、非典这些大事件入手,让同学们知道,公关无处不在。继而引申到学习生活之中,完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
2.布置自学任务,教授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大学的自学和中学阶段的自学是不一样的,不是生字词的预习,也不是问题病句的划分,而是对理论知识体系的解读与归纳总结。对预习的质和量的要求都有很大提升。如果没有适时的指导,学生陷入到勾重点的预习套路中,则不仅会立即把刚刚调动起来的积极性挫伤,而且会产生惰性与反感。所以,自学方法的教授至关重要。
在这个部分,可采用的方法有:
第一,问题归纳。对课本下节内容的自学,要求学生提炼出问题,下节课上采用问题式教学的方法。
第二,怀疑式阅读。学术不是教材,关于学术问题到了大学,同学们应该明白,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最佳答案,只要论据充分,能自圆其说,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流派。还鼓励学生从课本中找错误。
第三,观点分享。没有大量的学术阅读,是无法找错误的,所以作为补充,我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但这读书笔记不是抄下来给我看的,而是说出来的。每次课前5分钟,让一位学生到讲台上讲他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观点。一开始的时候,学生的观点分享仅仅停留在书本介绍上,“我读了一本 什么书,书里讲什么内容,这本书很好,介绍大家去读”是最浅层次的读书笔记方式。后来慢慢有学生根据好的案例谈自己的观点,一旦发现这种苗头,我立刻大肆表扬与赞美,久而久之,学生越来越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对理论的赞同或者反对,有了浅层次的学术思维。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动机;教给了他们学习方法,使他们拥有自学的能力,这些奠定了“参与式”教学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参与式教学就是空中楼阁,无水的鱼缸。
二、案例分析阶段的参与
理论是枯燥和乏味的,案例就是润滑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理论知识点。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绝大部分人都有一个误区,即举例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混淆。在课堂上,讲到某个理论时,我们通常会举例进行说明或证明,我们以为这就是案例教学,其实不然。真正的案例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这个案例中,跟随案例的脚步,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完成验证与论证。而只有真正的案例教学,才谈得上学生的“参与”。
要完美地完成这个步骤,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是:找合适的案例,保证讨论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解决方案
1.案例的寻找。
也许有人会说,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学术专著中,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案例。可是,在教学中,我惊讶地发现,这个看起来仿佛不是问题的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互联网上也好,书上也好,确实有很多例子,但这众多的例子中,却很难找到适合讨论的“案例”。这些例子,绝大多数都是成功经验的分享,或反面教材的借鉴,都是结论性的材料,而没有过程性的材料。有时候,我们不得不用猜测的方法分析结论的由来。
我的解决方案是采用經典案例和实际案例结合的方法。关键在于实际案例,实际案例可能没有经典案例那样惊天动地,但有思维的过程,有验证的可能。实际案例,就来自于我们的身边,或正在进行的事件。如,温州动车事故,马航失联事件,煤矿事件,等等。
2.问题式讨论。
盲目讨论起不到任何作用 ,范围太大的讨论也容易让学生泛泛而谈,进入不到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思考。教师在讨论之前必须预设问题,而不是泛泛地让学生讨论优点与缺点。对于讨论我是这样设置的:
(1)讨论时机:并不是每一次课都需要讨论,平均两三个周设置一次讨论。
(2)讨论时间:讨论的时间长度预设为10分钟。时间太短,无法完成充分观点表述。时间太长则容易让学生分心,讨论变成聊天。
(3)讨论主持:小组讨论必须有一个人主持。主持的选择由小组的构成决定。如果是固定小组,则由固定组长主持;如果是随机小组,则随机决定。例如,4人小组中选择学号最大或最小的组员为主持。
(4)小组讨论人数:为了提高讨论的效率,确保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小组人数预设在四五人。
3.小组讨论前先个人思考。
讨论之前的个人思考是小组讨论成立的前提。讨论的目的是陈述自己的观点,听取别人的意见,最后总结归纳,得出小组结论。如果没有个人的思考就开始讨论,则只能是肤浅而没有纲领的碎言碎语。所以,每次讨论前,先给1分钟的时间完成个人思考再开始讨论。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实训操作阶段的参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此类推,我们可以说,实训是检验与推动理论知识储备转换为实践能力的最佳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再仅仅是一堆理论,更是实际操作的能力。
一个好的实训程序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训项目来源,二是对学生执行力的推动。
解决方案如下:
1.项目选择——组织的真实小项目。
“组织”意味着整个项目的来源一定不是个人,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的沟通,没有组织也就谈不上公共关系。
“小”意味着这个项目不宜太大,一门36课时的专业基础课,最多可以用6个课时完成实训,项目太大,学生没有时间也缺乏掌控能力完成,小的项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既能让学生了解和参与整个项目的策划与实施,又不超课时,是个很好的选择。
“真实”则意味着,整个项目不是无中生有,必须是实际存在的,有委托组织的,并且是有明确要求的,否则就是老师和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就像飘在天空的云,没法在大地上落脚。真实的项目从哪来是最大的难点。
对于这个难点的突破,有三个渠道。一是以学生班级为一个组织,进行班级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这个渠道的优点是容易。缺点则是没有挑战性和社会性,对学生的锻炼不大,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不高。二是教师使用自己的私人关系,托朋友,找关系,为学生找到一个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公关活动项目,与该项目进行同步跟进(即人家做人家的,我们做我们的,两边同步,最后进行比较,检验我们的方案)。这一渠道的优点是具有社会性和真实性,缺点是学生无法实施(学生的能力没有经过检验,对方无法把项目实施交给我们的学生)。三是以学院作为组织,搭建一个实训平台,给予相应的调查与实施费用。每年或定期(刚好在公共关系课程进行后期)举行公共关系活动,把活动策划与实施交给公共关系课程的学生完成。这样的渠道既包含真实性和一定的社会性,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施积极性。
2.执行力的推动。
实践证明,大学生在实训环节表现出的最大问题是“开头激动,后来倦怠,最后无所谓”。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好奇心和新鲜感驱使学生积极讨论,写方案。随着项目的深入,工作量的增加(尤其是公关调查),以及活动策划程序具体化过程带来的挫败感,学生会逐渐表现出倦怠,如果在倦怠期没有进行有效疏导与激励,则容易使学生思想滑向“无所谓”阶段。一旦进入这个阶段,学生的积极性将再难调动,项目实施也会“流产”。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扮演布置任务、监督流程的角色,还必须时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动,及时给予疏导。成就感和价值感是最大的强心针,无论最后方案如何都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去体会,这是保证学生高积极性的最关键因素。而这需要组织的承诺和肯定。也许一开始,效果并不会十分理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能力的提升,传统的承传,最终会形成一个坚固的实训平台,真正达到参与式教学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课堂与课外的结合,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必须遵循理论学习到案例讨论再到实训操作的先后顺序。只有学生真正在每一个阶段都参加其中,才会出效果,出成绩。
参考文献:
[1]单颖.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J]. 皖西学院学报, 2006 (04).
[2]许冬梅,孙建华,刘秀岩.高校开设公共关系学公共课必要性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8,6.
[3]李俊霞,郭志红.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的五种启发方式[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